金溪浒湾油面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3-Ⅷ-7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油面又称挂面、圆面、须面、寿面等,抚州油面在明朝末期就开始在市场出现,尤以金溪浒湾出产的油面最为有名,浒湾油面于是被选为宫廷食品,由此成贡面。

油面采用红漆木盒包装,木盒外雕刻有龙凤呈祥、百年好合、锦绣河山等图案,并配描金品名和作坊字号、烹调说明。浒湾油面用料讲究,采用上等的优质面粉、茶油、精制薯粉、食盐等原料,按照不同季节严格配方,历三期发酵,经手工精制、微风晾干而成。它具有外观圆细均匀,色白条长,烹调不糊不浑,烹煮后滑润细腻,爽口,食之清香等特点,并具有健脾胃、降血压、发伤感、祛风寒、催母乳等功效,是深受民众欢迎的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佳品。

浒湾生产油面的作坊主要有森和兴、美芳斋、利芳福、何源和等。油面作坊改为公私合营后,作坊全部收归浒湾粮油加工厂。1982年,浒湾油面厂专门生产龙须贡面,同年荣获江西省粮食局授予的传统食品优胜奖,1984~1985年,浒湾龙须贡面两次被江西省商业厅评为优质产品。1984~1986年连续三年荣获抚州地区行政公署、地区粮食局授予的优秀产品证书、产品质量奖,1988年参加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在上海展销会上深受上海市民的青睐,被评为博览会优质产品。

历史渊源

金溪浒湾油面为金溪县传统名牌产品,明末就见诸市场,清代曾被选为宫廷食品,由于油面嫩如龙须,又经皇帝品尝,人称“龙须贡面”。

明末清初,浒湾镇的商业贸易已具规模。至民国初期,浒湾不仅是全县商业的中心,而且已经成为赣东著名的通商要埠。“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涉履,通宵喧闹”是当时浒湾商业兴旺程度的真实写照。由于商业繁荣,流动人口众多,各种方便小吃便应运而生,油面就是其中之一。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浒湾油面后赞叹不已,至光绪年间,油面制作十七代传人叶润和受官府指派,为皇上寿辰做贡面,获得皇上奖赐,从此,浒湾油面更是家喻户晓。由于吃面习俗已经成型,浒湾油面生产自古至今都长盛不衰。

建国后实行公私合营转国营,私营店号便被废除,1984年浒湾油面厂根据制作贡面的技艺和产品,向国家申报注册了“龙牌”贡面商标,至今已经是油面生产的骨干企业。

工艺流程

油面生产工艺讲究,技术含量高,采用上等优质能承受拉力的面粉、茶油或麻油、精制薯粉、食盐为原料,按不同季节配方,历三期发酵,经和面、调料、搓条、过油、绕棍、入箱、上架、拉丝、摊晾、下架、切面、包装等十余套工序而成,全部手工操作,一环扣一环,时间要求非常严格,且天气、干湿、节令冷暖不同有不同的调料配方。其和面质量,直接影响面条细度与风味,加水加盐之比例极为重要,民间有种说法叫“水是筋、盐是骨”。又与四季气候与水质等自然条件关系极大,凡此种种,全靠工匠悟性,积累经验,才能提高油面生产质量

申报地区或单位:
抚州市金溪县

保护单位:
抚州市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