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漆器制作工艺

  • 项目编号:
    Ⅷ—29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喜德县伊洛乡伊洛村有阿普如哈彝寨,是彝族漆器发源、传承、发展、集中之地。
传统的彝族漆器工艺品生产主要包括选伐原木——干燥——粗坯——干燥——细坯——干磨——吃青——补灰三道——水磨三道——验收——打底——细磨——小补——塞孔——磨孔——点敏——磨敏——验收——清洗——吹尘——盖面——阴收——验收——磨花——圈地——阴干——验收——清洁——包装等四十多道工艺流程。一般选用优质杜鹃、酸枝、樟木为原料,制作胚胎,经过磨砂,加水细磨,用锅烟、猪血、豆浆拌成原料打底色,上土漆后进入彩绘流程。
产品主要有餐具、酒具、刀鞘、马鞍、铠甲等涉及彝族生活的用具和装饰品。
彝族漆器用黑漆为底色,加绘黄色和红色的花纹组成图案,以抽象化、艺术化、规则化的手法,运用二方、四方连续图案在胎体上再现大自然以及人类的生活场景。有浓郁的彝族风格特征。
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
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人民政府

保护单位:
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