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丹寨县)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是苗族的传统乐舞,专为大型祭祀和丧葬之用,它演奏独特,曲调悲壮肃穆,具有鲜明的宗教乐舞特征。主要流传于丹寨“嘎闹”支系的七种服饰文化圈内苗族村寨,以及周边雷山县、榕江县、三都县、都匀市的部分地区。丹寨地处贵州省东南部,云贵高原南端,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府,东邻雷山县;南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接都匀市:北抵凯里市;西北隔清水江与麻江相望。15万多人口,其中苗族人口占76%。

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芦笙乐舞,风格和功能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芦笙经历数千年,芦笙的功能有所演变,由娱神转化为娱人,惟有芒筒芦笙及其祭祀乐舞保持着芦笙最初的原生态文化。《苗族简史》载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是为祭祀祖先和祈求风调雨顺、祈盼丰收而兴起的,源于古代乐器“笙”与“匏”。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出现的。苗族古代叙事诗中记载,苗族芦笙和木鼓是同时代产生,从所用的材料来看,都是用青铜所做,应为青铜器时期的产物,苗语习惯把两者称为“给、纽(gix、niul)。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芒筒芦笙是在芦笙的基础上配上芒筒而成的,其音乐旋律强烈,声音宏亮,感召力强。相传,苗族在长期的战争和迁徙中,芦笙几经失传。后来,苗族在祭祖时,需要芦笙,于是大家商议到方西(即榕江)屋寨商议手工技艺,才把芦笙样品做出来,但在第一次祭祖时,由于苗族居住的地区,山高坡大,芦笙音量小,压不动场面,惊动不了地方,唤不醒鼓,苗族地方仍然有天灾人祸。后来有一个叫告相的苦心钻研,才做成芒筒,果然芒筒配着芦笙一吹,声震山谷,九岭十八湾在回响,大家好不高兴,就以这种芒筒芦笙来祭祖,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所以苗族祭祖都离不开芒筒芦笙,老人去世也都离不开芒筒芦笙。这个告相就是现今麻鸟、羊先这一支系苗族的祖先,距今已有七十多代。

芒筒芦笙的主要功能是娱神,用于大型庆典、祭祖、丧葬三类。芒筒芦笙音乐分为小调、混合调和大调三种,大小调式共有78首。小调只吹三支芦笙,不用芒筒伴奏,音乐细腻,情节讲究。混合调音乐在演奏时,一部分用芒筒伴奏,舞步有快有慢,节奏按舞步造型进行安排。大调音乐具有悲壮、庄严、厚重,震撼力强。分为站着吹、转动吹、跳跃吹等姿势。整个音乐需芒筒伴奏,吹奏按音乐顺序进行,不得跨越吹奏。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是苗族人民最早的乐器之一,千百年来,虽代代相传,但脉传谱系十分复杂。在传承过程中,都以自愿为特征,多为松散型,没有严格的传承体系。麻鸟一带的芦笙世家:余富文,苗族,麻鸟村人,苗名里往,生于1934年。家族传承世系:九告→农九→纪农→畏纪→略畏→里略→昌里→往昌→里往→兄里→牛兄。余富泽,男,苗族,排调镇麻鸟村人,生于1934年,余富泽一面继承父辈的技艺特点,一面注意发展提高,因而制作的芦笙工艺精致、外形美观、声音响亮、演奏方便,深受人们欢迎。余富泽传承谱系:七代人—往昌—余富泽—余贵周。王兴堂,苗族,1903年出生,排调镇羊先村人。王兴堂祖上五辈都是芦笙制作传承艺人,到他祖父时,因制作芦笙发家而成为当地首富。王兴堂传承谱系:六代人→王兴堂→王国安→王方元→王方喜→王珍丽。杨国堂谱系:杨国堂,苗族,初中文化,1954年11月生,龙泉镇排牙村人。杨国堂师从于排调镇麻鸟村余富泽。传艺于大儿杨兆征、二儿杨长沙。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和声独特,曲调悲壮肃穆,加上芒筒芦笙一起演奏,其声音雄厚粗犷,气势磅礴,具有多声部特征。

芒筒芦笙祭祀乐,芦笙与芒筒边奏边舞互为一体,乐、舞合一,形成苗族芦笙乐舞的一个独特种类,奏乐时,有吸有吹,花舌技巧多样,有别于其他吹奏乐器。多用于祭祀和丧葬,具有鲜明的宗教乐舞特征以及远古渔猎时代遗风和农耕时代生活相并存的文化特征。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作为重大祭祀活动的宗教性乐舞,在苗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历数千年,经久不衰。是苗族先民表现鸟图腾及生活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宗教、民俗研究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的渗入和现代文明的普及,给青少年一代的文化观念带来了更新,同时也冲击和淡化了传统文化。加之青少年的入学和打工潮的影响,传承人不断地减少,因此造成芒筒芦笙的传承已后继无人。同时,近年来丧葬制度的改革,对芒筒芦笙祭祀乐舞的生存空间也形成了很大的威胁,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急同样急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