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白族游神

  湖南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八十:

  桑植白族游神

  

  湖南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东界石门、慈利两县,南界张家界市永定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西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毗邻,北和湖北省宣恩、鹤峰县相连,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湖南桑植白族游神,主要活动区域在桑植县马合口、麦地坪、淋溪河、走马坪、刘家坪、芙蓉桥、洪家关7个白族乡。

  湖南桑植白族游神是桑植白族特有的崇拜本主的民间信仰活动,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整个活动分请神、娱神和赛神三个过程。请神时由三元教老司唱《白族拜祖词》,娱神时由会首(族长)和三元教老司组织将神像抬出祖祠在白族各村寨“巡视”,人们采用歌舞形式与神同乐,赛神时群众可自愿参与歌舞表演将游神活动推向高潮。桑植白族游神在文革期间被禁止,现已处于濒危状态。

  公元1261年,桑植县白族始祖谷均万、王朋凯、钟千一等被征在“寸白军”中服役,他们相互间有姻亲关系,在军中互相照应。遣散时,共同流落于江西,后溯长江、渡洞庭、漫津澧、步慈阳(今慈利县)来到鸟坪(今廖坪村)、孤里溪(今芙蓉桥)、麦地坪一带,,见山川锦绣,民俗淳朴,乐其风土,结庐归耕,于是“插草为界,指手为标”,伐木造室、开垦田土,从此世代定居于斯,子孙繁衍,今已三十余代。白族衣裔为纪念迁始祖和为本民族消灾驱祸的英雄人物,创造了游神习俗。它经历了两次融合和发展时期。第一次为迁始祖来桑植落户安家后,白族人为歌颂祖恩,教育后人不忘祖先艰苦创业与其他族民和谐相处的优良品德,在白族区域抬祖先像广泛游神。第二次为元末明初,四川、湖北等省的百姓因躲避战争来桑植白族聚居地落籍,为提高民族威望,促进各民族大融合,白族人逐渐完善了游神程序,游神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和完整。

  湖南桑植白族游神有着独特的价值,主要有四点:(一)历史研究价值。对研究湖南桑植白族历史变革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二)信仰和谐的精神价值。白族人通过游神,做到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仅提高了本民族凝聚力,而且还反映出白族开放、团结、豁达、侠义等民族性格,对促进现代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三)社会文化价值。游神活动包括祭祀活动、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商贸活动,这对研究桑植白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提供了一块“活化石”。(四)旅游开发价值。作为一种民俗活动,湖南桑植白族游神有着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也具有广泛的旅游开发前景。

  桑植白族游神 游神队伍中的仪仗队(由万民伞、龙凤旗、白族姓氏堂号、本主神牌等组成)摄影:李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