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山黄精

天问山黄精地域范围位于哈尔滨市区东南,属半山区,为张广才岭与松花江平原交汇地带,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森林与林间山泉交汇区域,林地与山间湿地交汇冲积形成的缓坡的地方。由于黄精喜阴凉湿润潮湿环境,所以保护范围内沟谷溪边缓坡林缘地是黄精生长的绝佳地理环境。天问山黄精外观呈结节状弯柱形,直径0.7~1.8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半透明状,有纵皱纹。质地硬韧,微柔软。断面淡黄色;气微、味甜香浓郁。

海拔高程一般在112~826米之间。土质肥沃,土地多为原生土壤,具有深厚肥沃的腐殖质层(50~70cm),排水渗水力强,土壤疏松,通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黄精根茎生长,产出的黄精根茎粗壮发达。水资源储量充足,江河遍布,水质优良。有松花江、阿什河、蜚克图河等大小河流近10条,总量3.9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67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64亿m3。境内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7.43亿m3,为黄精种植提供水利条件。 天问山黄精地域范围处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降水集中,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为3.4℃,年平均温差为43℃,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2小时,年活动积温2300~2600℃。无霜期短,135~14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80~600毫米,最大降雨量1032毫米,最小降雨量383.5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空气质量好,无污染,森林覆盖率70%以上,是天然的氧吧。光合作用的有效辐射量远远超出全省其它地区,相当于长江中下游的辐射量,所以光合作用好,有效物质转化快、积累充分、含量高。由于地处高寒高纬度地区,相比南方中药材黄精种植产区,病虫害发生轻,农药施用量少。黄精保护区域内自然生态优势明显,以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基本无破坏,非常有利于中药材黄精种植生产。

天问山黄精是多年生植物,一般5~6年起收,在保护区域4月下旬返青出土,10月上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经多年驯化栽培试验,成功驯化黄精为主栽品种,在区域内推广。在生产方式上,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方式,小片林下地生产过程多为人工管理,缓坡平整土地可实现机械化。 3.1选地与整地 3.1.1 选地 种子繁殖,先集中育苗,生长2~3年再进行分栽。 育苗地应选择林缘缓坡处,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轻壤土。低洼易涝、盐碱地或重黏土地不适宜。 移栽地应选比较湿润肥沃的林间地或山地,林缘地最为合适,要求无积水,盐碱影响,以土质肥沃、疏松,富含腐质的沙质土壤最为好,土薄,干旱和砂土地不适宜种植。 3.1.2 整地 土壤深翻30cm以上,整平耙细后作畦。一般畦面宽1.2m。畦长10m~15m,畦面高出地平面10cm~15cm。在畦内施足优质腐熟农家肥4000kg/667m2,均匀施入畦床土壤内。再深翻30cm。使肥土充分混合,再进行整平耙细后待播。 3.2 播种移栽 3.2.1 播种 品种主要是基地黄精种质资源圃驯化后的黄精。种子采收后选取成熟饱满种子进行低温沙藏处理,第二年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播种时按行距12~15cm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约2cm,播种量10~15kg/亩,稍压后浇水,盖草保湿。 3.2.2移栽 幼苗生长第3年,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移栽。将苗床内黄精根茎全部挖出,按行距22cm~26cm,株距10cm~16cm,深5cm种植于整好畦内,覆土3cm~5cm,稍加镇压后浇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于上冻后盖一些牲畜粪或圈肥,以利保暖越冬,第2年化冻后,将粪块打碎,搂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 3.3田间管理 育苗田出苗时应逐次将床面的覆盖物除去。幼苗期杂草生长相对较快,全部人工锄草。勤锄草和松土的同时,注意宜浅不易深,避免伤根,促使壮株,雨季防止积水及时排涝,以免导致烂根。2、3年生苗在8月初生长期适当施有机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除去残存茎叶,向床面盖土2~3cm,以利幼苗越冬。 移栽田经常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要向茎基部培土,防止幼根露出地表。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同时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次施入人畜优质肥1000kg/667m2~1500kg/667m2。每年冬前再次亩入优质农家肥1200kg~1500kg,并混入过磷酸50kg、饼肥50kg。混合均匀后沟施,然后浇水,加速根的形成与成长。 黄精的花果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每一茎枝节腋生多朵伞形花序和果实,致使消耗大量的的营养成分,影响根茎生长,为此,要在花蕾形成前及时将花芽摘去。以促进养分集中转移到收获物根茎部,得于产量提高。 防虫灭病:①黑斑病: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进而显著降低黑斑病的发病率。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可以使黑斑病的发病率降低约70%,其滤液也可以使黑斑病的发病率降低约45%。②地老虎:危害幼苗及根状茎。防治方法:可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用黑光灯或毒饵诱杀成虫;施用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 3.4 采收及留种 3.4.1采收 移栽后2~3年收获,9月下旬10月至上冻前,将根部挖出,适宜采收的土壤湿度为20%~25%,土壤容易与黄精根茎疏松分离,根茎颜色泛黄,表面无附着水。晾晒半日,上滚笼去土,晒至半干,再滚笼加工一次,撞至全光。如产地初加工可将黄精须根摘下统一处理,再将黄精根块较大或较厚的分成两半,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蒸锅内蒸0.5~1h,取出阴干或50℃烘干即可。 3.4.2留种 留种田应选生长4年以上的健壮植株,平时应加强管理,花期增施有机肥,雨季注意排水。9月份果熟期,采集果皮呈紫黑色或黑绿色,果肉变软的果实。应随熟随采,或分批采收,否则果实熟透,易落地,把采下的果实放水中浸泡,搓去果肉,把果皮果肉漂洗干净,取出沉底的种子摊开阴干,装于布袋里或牛皮纸袋里,置干燥阴凉处保存。 3.5生产记录 对天问山黄精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做好化肥、农药的使用记载;专人保管化肥、农药;定期对黄精基地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对在抽检过程中,发现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农药残留超标的,不得上市销售,并予以曝光。做好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天问山黄精外观呈结节状弯柱形,直径0.7~1.8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半透明状,有纵皱纹。质地硬韧,微柔软。断面淡黄色;气微、味甜香浓郁。 4.2内在品质指标:天问山黄精主要含糖类、氨基酸、微量元素、蒽醌类、甾体皂苷、黄酮类、多酚类等成分。经检测水分≤18.0%,总灰分≤4.0%,浸出物≥45.0%,黄精多糖≥7.0%。 4.3 安全要求: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的要求,大气、土壤、灌溉水、地面水、药执行标准为GB3095大气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83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4.4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包装应符合市场流通产品包装的有关规定,正确规范地使用标志。

包装规定:
5.1 标志 每个包装上标注“天问山黄精”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重量、等级、规格、包装日期、生产单位等信息,标志上的字要清晰、完整、准确。 5.2 包装 包装容器应符合SB/T 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及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求。 5.3 运输 装卸运输中应快运、轻装轻放、运输途中应防雨淋。运输用的车辆、工具、防雨设施等,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污染,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5.4 贮存 贮存时应在通风、阴凉、清洁卫生的场所进行,堆码整齐,防日晒、雨淋、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5.5 标志的使用规定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和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7)标志使用人应当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天问山黄精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证书持有人: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绿色农畜产品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哈尔滨市阿城区所辖小岭街道办事处、玉泉街道办事处、亚沟镇街道办事处、交界街道办事处、平山镇、松峰山镇、红星镇、金龙山镇共计8个街镇4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7°02′18″~127°39′56″,北纬45°10′8″~45°37′48″。天问山黄精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37000公顷,种植面积360公顷,年产量58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