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城金银花

平邑县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协会申请认证了“郑城镇金银花”地理标志。郑城镇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主产区,为“郑城镇金银花”的主产区,该镇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干花600万公斤,有“中国金银花第一镇”称号。近几年始终把金银花产业作为全镇核心支柱产业来抓,坚持“团结、奉献、求实、创新,做大金银花产业,打造特色强镇”为目标。金银花素有中药里的青霉素之称,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现代中药方剂中很多配方中使用金银花,目前金银花价格的细微变动都将影响到整个金银花行情。该镇实行引导,协会带动,行业自律等有效举措,提供高品质金银花。

1、土壤地貌情况:平邑县郑城镇境内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山区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2%,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金银花生长。属砾砂土壤,pH值5.8-7.6,有机质0.3-0.6含量之间。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山区特征。位于省内第二高峰蒙山南麓。 2、水文情况:温凉河贯全境,区内水利条件配套齐全,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水质清澈,无污染,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适宜金银花的生长。 3、气候情况:地属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其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有利金银花的生长发育。光照:本区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和作用,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82.9小时,占全年可照时间的54%。温度:年积温4855.5℃,平均气温12.8℃,7月份最高32.1℃,1 月份最低气温-3.2℃。无霜期200天左右,自然农耕期长达290天左右。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金银花养分积累。水:平均降水量600-1000mm。多集中在7-8月份。 4、人文历史情况:金银花栽培历史可追述至西晋,至今已有2000多年,明朝时被列为朝廷贡品。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是金银花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宋朝崇宁年间,天灾不断,战祸连年,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苏州天平山白云寺的和尚化缘无着,只好靠挖野菜度日。一天,他们食用了山涧的野蘑菇中毒,使用金银花解毒,救活了四名和尚的性命。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博采众方时,将“中野菌急采鸳鸯藤啖之”验方载入《本草纲目》之中,鸳鸯草即金银花的全草。一九九六年三月,郑城金银花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津村株式会社连续8年派员专程考察金银花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有效含量积累规律等;韩国以及东南亚诸国也是金银花及其加工制品的良好市场。2008年,平邑县被国家农业部批准建立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金银花)标准化生产基地,郑城镇达到60000余亩。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适应性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深厚的土壤种植,根系发达,生长良好,产量较高。土壤湿度过大,会影响生长,叶易发黄脱落。适应性较强,耐盐碱,能耐寒耐热,较耐旱耐涝。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同时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郑城金银花栽培品种有300多个,形成规模产量的近10余个,代表性的品种:九丰一号、大毛花、鸡爪花、蒙花一号、二号、三号等,均是我镇选育出的优良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管理:土壤管理: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深厚的土壤种植,根系发达,生长良好,产量较高。土壤湿度过大,会影响生长,叶易发黄脱落。适应性较强,耐盐碱,能耐寒耐热,较耐旱耐涝,注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科学施肥:栽植后的头1年-2年内,是金银花植株发棵定型期,多施一些人畜粪、草木灰、尿素、硫酸钾等肥料。栽植2年-3年后,每年冬前或春初,应多施畜杂肥、厩肥、饼肥、过磷酸钙等肥料.“立夏”后每茬花采收后即应追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为下茬花提供充足的养分。每年早春萌芽后和第一批花收完时,开环沟?浇施人粪尿、化肥等。在人冬前最后1次除草后,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堆肥(饼肥)于花棵基部,然后培土,以利银花植株的安全越冬。适时灌水及时排涝:根据季节和土壤含水量确定灌水时间,萌芽前、花后、硬核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水,初冬要灌封冻水,晚熟品种采前尽量少灌水,防止裂果。桃树根系怕涝,要注意雨季及时排水。合理整形修剪:栽种后头两年的主要任务是使金银花的植株能够生长成伞形的植株造型。以后每年的秋冬季节,修剪掉老枝、弱枝及徒长枝。使金银花植株的内外层次分明,通风透光,以利提高产量。每年的早春发芽前,将枝条顶端剪去,促使枝条下部逐步粗壮,直立生长。较大的植株应除去老枯枝和内堂无效枝,生长旺盛的植株要轻剪,生长弱的老龄花株要重剪,促使多成花枝。花果管理: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座果率低的品种如仓方早生、早久保、川中岛等品种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花前疏花蕾,花后两周疏果,生理落果后定果,大型果果间距15-20公分,小型果果间距15公分左右。中晚熟品种要全部套袋,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套袋,采收前20天左右摘袋。病虫综合防治:①褐斑病:多在夏秋季发生。发病严重时使叶片脱落,引起植株生长衰弱。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褐色圆形病斑,也有的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的病斑,病斑背面有灰黑色霉状物,一张叶片如有2-3个病斑,?就会脱落。防治方法;秋季集中烧毁病残体,增加有机肥,加强水分管理。防治方法: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1:1.5:300波尔多液每隔7天-10天喷一次,连喷2次-3次。也可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连喷2次-3次。②天牛:夏初成虫出土,于枝条表皮产卵,幼虫先在表皮为害,后钻入木质部,再向茎基部蛀食。防治方法:在幼虫孵化时,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发现有蛀孔,可用药棉蘸50%敌敌畏原液,塞入蛀孔或剪下虫枝烧毁。?③蚜虫:危害嫩枝和叶片,5-6月份危害严重。可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喷杀。但要注意在开花前10天应停止用药。采收:金银花采收最佳时间是:清晨和上午,此时采收花蕾不易开放,养分足、气味浓、颜色好。下午采收应在太阳落山以前结束,因为金银花的开放受光照制约,太阳落后成熟花蕾就要开放,影响质量。采收时要只采成熟花蕾和接近成熟的花蕾,不带幼蕾,不带叶子,采后放入条编或竹编的篮子内,集中的时候不可堆成大堆,应摊开放置,放置时间不可太长,最长不要超过4h。 4、加工:金银花的初加工是将采集的新鲜花蕾通过一定方法,使之变为干燥花蕾。主要方法有晾、晒、烤等。晾花和晒花由于不适合大量加工,且质量差不稳定,所以逐渐被淘汰,生产上主要应用的加工方法是明火烘干法。此法不受天气影响,干燥花蕾质量好,为群众所普遍采用。但“明火烘干法”缺点是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严重,近年来,创造了“烤房四段变温烘干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做到了无公害加工。 5、包装、运输:分级包装后上市。包装材料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注明品种、产地、商标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后进行外销。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以忍冬花蕾为代表,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厘米,上部直径3毫米,下部较细,表面黄白或绿白,时久色渐深,外被密集短绒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五裂,裂片有毛。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五个雄蕊,一个雌蕊,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2、内在品质指标:郑城金银花有效成分为绿原酸、木犀草苷等,其中绿原酸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金银花的内在质量,不同色泽及不同开放程度的金银花其有效成分含量也有所不同。金银花色泽与其绿原酸含量关系密切:带绿头浅黄白色的含量均较高,浅黄棕色次之,全部褐色后含量不到前者的1/10,所以适时采摘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金银花的内在质量。郑城金银花有效成分水分10-10.5%,绿原酸含量≧4.5%,木犀草苷含量不低于0.05-0.1%。 3、安全要求:郑城金银花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的卫生指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包装规定:
1、分级: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发的国药联材字(84)第72号文“附件”规定把金银花分为四个等级。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必须注明标志、产品名称、产地、商标、日期等,经验收合格进行销售。 2、产品包装及标示: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郑城金银花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储藏:宜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里,室温一般不宜超过30℃。数量少者,应存放在大缸内。缸的底部放少量石灰,上面盖塑料布防潮。在贮藏过程中,如出现潮湿或发霉时,可采取阴干或晾晒的办法,也可以用文火缓缓烘焙,切忌曝晒,以防变色。晾晒后烘烤干燥后,要待其回软后才能进行包装,否则,花朵容易破碎,影响等级和质量。 4、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用无毒塑料袋包装,以防反潮。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运输时不得对金银花进行强力挤压,防止花蕾破碎。

证书持有人:
平邑县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郑城金银花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境内。地理坐标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6′12″~117°42′25″,北纬35°09′35″~35°13′23″,南北长12.9㎞、东西宽5.8㎞,主要涉及平邑县郑城镇1个乡镇,共计38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