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白鹅

织金白鹅属绒肉兼用型鹅种,主产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全身羽毛雪白,体型紧凑。该鹅种具有生长快、育肥性能好、肉质鲜嫩可口、耐粗饲和抗病性强等特点。

2.1气候情况 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终年温暖湿润。极端最低气温为-4℃,极端最高气温为32℃,年平均气温14.1℃左右,冬暖夏凉,年降雨量约1436毫米,降雨量全年均匀分布,年日照达1420.8小时,无霜期约327天。 2.2水文情况 境内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水资源丰富,河流、溪流较多,水域面积宽广。河流主要有六冲河、三岔河、织金河、落东河等,其中河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条;共有以优质山泉水为源头的大小河流、溪流96条。流域面积达14340公顷,可利用面积达7170公顷。全县共有稻田10654.53公顷。县境内还有洪家渡、引子渡、东风水库等人工湖泊、水库等,其面积达1万余亩,是养殖种鹅的较好场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形成了优质的织金白鹅品种。 2.3土壤地貌情况 全县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壤、黄棕壤、黄、黑色石灰土,PH值呈中性至微酸性,中等肥力。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3.1产地选择 产地选择在沿县内交通主干道分布、距交通主干道1公里以上、交通方便、生态良好的地方;水源取自水量充足的山间泉水,无污染、水质较好;基地内的土壤以黄壤土为主,微酸性,适于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牧草;基地周围3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工厂或其他污染源,养殖环境符合《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GB/T 19525.2 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NY/T 1169 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3.2品种范围 织金白鹅,经长期驯育而成,其历史悠久,产地环境优越,织金白鹅肉质细嫩可口,鹅汤清香浓郁,鹅毛雪白可作羽绒使用。织金白鹅全身羽毛雪白,体型紧凑,头清秀,颈长呈弓形。喙、额瘤、蹼为橘红色。公鹅体型高大,喙长且宽,额瘤较大,颈粗壮,胸宽大,胫粗长。母鹅体长而深,骨盆稍宽大。 3.3生产控制 3.3.1品种性能 3.3.1.1生长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103克,30日龄820克,90日龄公鹅4250克、母鹅3250克,成年公鹅5000克、母鹅4000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为65%,母鹅79%;每只成年鹅年产羽毛280~300克,其中绒毛占85%。 3.3.1.2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255天。平均年产蛋45枚,平均蛋重165克,大者可达180克。平均蛋壳厚度0.65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56。蛋壳白色。公鹅性成熟期200~240天。公母鹅配种比例1∶(5~7)。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5%。母鹅就巢性不强。公鹅利用年限2~3年,母鹅3~4年。 3.3.2 织金白鹅的饲养管理 3.3.2.1 范围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饲养管理办法规定了织金白鹅养生产环境要求,养殖技术,饲养管理、牧草饲料、疫病防治、产品检疫、检测、运输及生产记录。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饲养管理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32132 动物性材料(羊毛、羊绒、鸭绒、鹅绒)属性DNA鉴定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GB/T 29388 肉鹅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 27622 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 12694 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 GB/T 17237 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GB/T 27519 畜禽屠宰加工设备通用要求 GB/T 17237 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GB/T 30768 食品包装用纸与塑料复合膜、袋 GB/T 31123 固体食品包装用纸板 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软用水水质 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472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4 无公害食品 禽肉及禽副产品 NY 5266 无公害食品 鹅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 5267 无公害食品 鹅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3.3.2.2养殖场选择 (1)、有饲料生产基地,以便种植绿色饲料。 (2)、环境清静,空气清鲜,有树木遮荫。 (3)、远离村镇,利于卫生防疫。 (4)、水源:织金白鹅养殖场附近应有清洁的水源,以河、湖等流动活水为最佳。水深1米至1.5米,水能经常更换,水质无污染。 (5)、地形和土质:场址宜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南向或东南向为佳。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土为宜。 (6)、织金白鹅养殖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土为宜。 3.3.2.3品种的选择 3.3.2.3.1种鹅要求 雏鹅应来自有种鹅生产经营许可证,而且无小鹅瘟、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的种鹅场,或由该类场提供种蛋所孵化的经过产地检疫的健康雏鹅,或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专业孵化场提供的健康雏鹅。同一栋鹅舍饲养的鹅群或全场的所有鹅只在同一时期内应来源于同一种鹅场。 3.3.2.3.2种鹅选留标准 (1)羽毛:全身洁白。 (2)体重:70日龄体重3-3.5公斤,成年公鹅5-6公斤,成年母鹅4-5公斤。 (3)公母鹅要求:选留的种鹅应来自高产种鹅的第2年后代,公母鹅应来自不同的亲代。①公鹅要求:健康,体型高大,眼凸有神,叫声洪亮,脚高,胸宽深,腹平,后躯长,自卫性强。②母鹅要求:健康,体型大小适中,结构紧凑匀称,性情温和,胸腹宽深,后躯发达,两胫间距离宽而有力。选留种鹅必须健康无病,无外伤、无疫病、无皮肤病表现;无遗传疾患;符合品种外貌特点。种鹅出场时,要具备种鹅出场证、种鹅谱系、种鹅免疫记录、推荐的鹅群免疫程序和产地检疫证明、种鹅检疫证、车辆消毒证等。还要注意索取种鹅运输、饲养注意事项和种鹅营养需要推荐饲料配方等。 3.3.2.3.3雏鹅的选择 (1)出壳时间在29天~31天。 (2)体重在 120克以上。 (3)绒毛整洁、长短合适、色泽鲜亮。卵黄充分吸收,脐部干燥,愈合良好,其上覆盖绒毛。腹部柔软,大小适中。活泼,反应灵敏。抓在手中饱满,挣扎有力,有弹性。 3.3.3饲养管理 (1)育雏室及用具准备 a、保温性能好,安装有顶蓬。 b、光照充足。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比例为1∶(10~15)。 c、保持舍内干燥、清洁。舍内地面比舍外高出25cm~30cm,用混凝土或三合土筑成。 d、消毒时间:在进雏前2天~3天。 e、墙壁、地面:用20%石灰乳涂刷墙壁;用5%漂白粉混悬液喷洒消毒地面。 f、饲养用具:饲料盆(槽)、饮水器(槽)等用消毒液按规定要求喷洒或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g、保温用品:棉絮、毛毯及垫草,用前在阳光下曝晒1天~2天。 h、空间:用福尔马林与高猛酸钾,按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14g高猛酸钾混合液熏蒸24小时,消毒完毕后打开门窗换气2天~3天。 (2)饲养 ①初饮 a、时间:出壳24小时~36小时。 b、水温:冬季、早春25℃±2℃,其它季节为常温。 c、初饮水种类:5%葡萄糖或清洁用水。 d、初饮后,应保证雏鹅有足够而清洁的饮水。 ② 开食 a、时间:初饮后即可开食。 b、开食料:配合饲料或夹生饭搭配切细的青菜叶或黑麦草,配合饲料与青饲料比为1:2,混合饲喂。 c、方法:将配制好的开食饲料撒在塑料布上,引诱雏鹅自由采食。 ③保温 a、育雏室室温:第1周28℃~26℃,以后每周下降2℃~3℃,直降至15℃时开始逐步脱温。将温度计挂在离地面15cm~20cm高处墙壁测定室温。 b、红外线灯泡加温:一只250瓦红外线灯泡可育雏鹅150只左右。 c、灯泡高度:7日龄内离地面40cm~45cm,随鹅日龄增加逐步升高。 ④防潮 a、湿度:育雏室相对湿度55%~65%。 b、降湿方法:a)喂水切勿外湿;b)垫草见湿就换;c)通风换气。 ④密度 a、1日龄~5日龄:(25~20)只/ m2 。 b、6日龄~10日龄:(20~15)只/ m2。 c、11日龄~15日龄:(15~12)只/ m2。 d、16日龄~20日龄:(12~8)只/ m2。 E、20日龄以后,密度逐渐降低。 ⑤分栏 根据雏鹅大小、强弱进行分群。分栏饲养,每栏25只~30只为宜。 ⑥ 舍饲 a、日喂次数:3日龄前,喂6次;4日龄~10日龄,喂8次;11日龄~20 日龄,喂6次;20日龄以后,喂4次,其中夜间1次。 b、配比:10日龄前精饲料与青饲料比例为1∶2,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或混合喂;10日龄后精饲料与青饲料比例为1∶4,先喂青饲料后喂精饲料或混合喂。 ⑦放牧 a、初放时间:冬季、早春10日龄~14日龄,部分羽毛开始翻白;其它季节,外界气温与育雏室温度接近时进行放牧。 b、初放天气:冬季、早春在风和日丽时。 c、放牧场地:草嫩、无疫情、无污染、有饮水源。 d、注意事项:有雷雨、大雨、烈日、露水未干时不放牧。 c、每天放牧2次,中午回鹅舍。夏天,上午早放早归,下午晚放晚归;冬天,上午晚放晚归,下午早放早归。夜间补饲1次优质牧草或其它青饲料添加适量混合合饲料或谷实类饲料。 织金白鹅多饲养于靠近河流、池塘等水源条件较好的农户。饲养方式多以放牧、自由觅食为主。每天下午收牧后补以青草和玉米、小麦等精饲料。 3.3.4疫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行防治结合的方法,按早、快、严、小的灭病原则,根据疾病发生、流行的规律、条件,准确、合理、经济、安全使用疫(菌)苗、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对病死或淘汰的尸体按《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鹅出售前应按《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进行检疫,并符合《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后方可出场。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1)雏鹅: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小鹅瘟抗血清免疫: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在1~7日龄时1∶16以上,每雏鹅皮下注射0.5毫升。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应在1~3日龄时用上述血清,每雏0.5~0.8毫升。异源血清(其他动物制备)不能作为预防用,因注射后有效期仅为5天,5天后抗体很快消失。上述方法均能有效地防制小鹅瘟的流行发生。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灭活苗免疫:雏鹅10日龄左右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2)仔鹅: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鹅禽流感在第一次免疫后1个月左右须进行第二次免疫,适当加大剂量,每鹅肌肉注射1.0毫升。后备种鹅3月龄左右用小鹅瘟种活苗免疫1次,作为基础免疫,按常规量注射。 (3)成年鹅:产蛋前免疫: 鹅蛋子瘟灭活苗、禽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免疫:鹅群在产蛋前15天左右肌肉注射单苗或二联灭活苗免疫。 (4)严格卫生消毒制度:坚持经常性消毒、定期性消毒、突击性消毒三结合卫生消毒制度。保持用具、舍内外环境清洁,利用日晒、紫外线消毒。 粪便、污物或其他废物堆积发酵处理。 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处理。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结合本地疫病流行情况,按以下免疫程序,做好鹅群疫病的免疫注射工作。 3.3.5消毒设施 养殖场必须建立消毒制度,完善清洗消毒设施,采用适宜的消毒方法,定期对鹅舍、饲槽、水槽、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消毒药品必须安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符合《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或《NY/T 472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的规定。鹅舍应通风、采光良好,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 1169 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规定。 3.3.6粪尿污水处理设施 养鹅场应设有粪尿污水处理设施,废弃物应遵循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原则,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废弃物及污水排放和处理必须达到《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7622 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的规定。鹅粪集中堆积发酵后,用于农作物、牧草的追肥,通过土地消纳。在养鹅场周边及鹅舍之间种植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以改善和调节环境大气质量。 3.3.7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措施 养鹅场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种鹅来源、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发病、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鹅调运目的地等),档案需专人管理,所有资料需按时整理、归档,装订成册,保存两年以上。 3.4产后处理 3.4.1鹅的调运 种鹅和商品鹅应从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鹅场购买。 3.4.2 饲草饲料 精料主要有玉米、豆粕等谷物和蛋白质类饲料。青饲料以野生牧草和栽培的牧草及蔬菜等为主。放牧草地禁止使用农用除草剂、农药等化学物品。 3.4.3 饲料添加剂 为保证生产安全、放心的畜产品,必须严格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使用无公害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酸制剂等),禁止饲喂动物源性骨肉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NY/T 471-2010 绿色食品 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的要求,严禁违规、超量使用。 3.4.4 鹅肉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4.4.1 生产鹅肉的屠宰场和肉类加工企业应遵守的有关规定 生产鹅肉的屠宰场和肉类加工企业应遵守《GB 12694 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T 17237 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 27519 畜禽屠宰加工设备通用要求》和《GB/T 17237 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远离垃圾场、畜牧场、医院及其他公共场和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生产饮用水应符合《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3.4.4.2 活鹅 活鹅必须来自织金白鹅生产基地,经当地动物监督检疫机构宰前检验合格后方能屠宰。 3.4.4.3 鹅肉 鹅肉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应符合《GB 12694 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T 20094 屠宰和肉类加工企业卫生管理规范》的标准要求。在鹅肉及其制品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防腐剂和人工合成着色剂,加工设备、用具、储存、运输和车间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工作人员应持有健康合格证,保持环境卫生。

产品特征:
4.1产品品质特色 4.1.1外在感官特征 雏鹅羽毛黄色,体质健壮、生活力强、生长发育较快。成年鹅全身羽毛雪白,绒朵大、质量好。喙和蹼为桔红色,皮、肉白色。织金白鹅体型紧凑,体态优美。头清秀,头顶有桔黄色的肉瘤,喙长且宽。颈部细长呈弓型,胸较深,背宽平,胫粗长。公鹅体型高大,气质英武,额瘤较大,颈粗壮;母鹅清秀,体长而深,骨盆稍宽。 织金白鹅,经长期驯育而成,其历史悠久,产地环境优越,织金白鹅肉质细嫩可口,鹅汤清香浓郁,鹅毛雪白可作羽绒使用。 4.1.2内在品质指标 4.1.2.1生长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103克,30日龄820克,90日龄公鹅4250克、母鹅3250克,成年公鹅5000克、母鹅4000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为65%,母鹅79%;每只成年鹅年产羽毛280~300克,其中绒毛占85%。 4.1.2.2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255天。平均年产蛋45枚,平均蛋重165克,大者可达180克。平均蛋壳厚度0.65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56。蛋壳白色。公鹅性成熟期200~240天。公母鹅配种比例1∶(5~7)。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5%。母鹅就巢性不强。公鹅利用年限2~3年,母鹅3~4年。 4.1.2.3 鹅肉品质 织金白鹅是在贵州山青水秀,以放牧为主采食天然牧草,适当补充谷物或混合饲料而生产的,因此其肉质营养丰富,其中鹅肉蛋白质含量20.10%~20.52%;脂肪含量18.90%~20.40%;氨基酸含量14.2~18.7%;微量元素每公斤含量钙、磷、钾、锌、硒分别含65.6-75.2mg、118-126mg、189-196mg、161-162mg、0.162-0.174mg。符合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 4.2质量安全要求 织金白鹅生产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生产投入品、饮水、大气、饲料、兽药使用等执行标准《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GB/T 19525.2 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 1169 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GB/T 26624 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 26622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准则》、《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NY/T 472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NY/T 471 绿色食品 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20094 屠宰和肉类加工企业卫生管理规范》、《GB/T 27519 畜禽屠宰加工设备通用要求》、《GB/T 17237 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 29388 肉鹅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GB/T 30768 食品包装用纸与塑料复合膜、袋》、《GB/T 31123 固体食品包装用纸板》、《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 4.2.1组织措施 成立织金白鹅养殖管理小组,由织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刘琴任组长,负责全县织金白鹅养殖基地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织金白鹅地标登记范围内养殖基地或养殖农户进行技术指导,由县农牧局负责所属基地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由各基地负责人具体负责所属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基地实行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疫病防控统一。 4.2.2技术措施 织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是织金白鹅地理商标知识产权保护法人,是织金县农牧局二级机构,织金县农牧局现有技术人员61人,其中高级14人,中级36人,初级11人。保证了织金白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

包装规定:
5.1使用织金白鹅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必须产自划定区域。 5.2使用织金白鹅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取得登记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5.3使用织金白鹅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5.4使用织金白鹅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按照生产经营年度,向织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提出申请,并签订织金白鹅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饲养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5.5 织金白鹅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织金白鹅产品地理标志。 5.6 织金白鹅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可以使用登记的织金白鹅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和展销。 5.7 织金白鹅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保证织金白鹅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5.8. 产品登记 5.8.1 分级 按织金白鹅品种标准等级评定标准,对出场的织金白鹅进行等级评定,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对出场种鹅施加出场标识,建立标识使用管理制度,并对标识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登记造册并存档,存期二年以上。 5.8.2 包装 经深加工后的鹅肉制品进行包装,应符合《GB/T 30768 食品包装用纸与塑料复合膜、袋》、《GB/T 31123 固体食品包装用纸板》、《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包装规格为每盒(袋)净重50克、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5000克。按包装标志:在包装方式上采用箱式包装和袋式包装两种。包装上农产品地理标志明显,标清产品、品名、等级、重量(毛重、净重),并注明检验人员姓名或代号。 5.8.3 标志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织金白鹅产品地理标志(织金白鹅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型式);每个包装袋外标明: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重量、生产日期、检验人员代号、保质期、储藏方法等。防热、避光、防湿、防异味等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5.8.4 储藏 产品仓库专用,仓库必须干净、卫生、通风,严禁与有污染的异味物品共储一室。 5.8.5 运输 运输具有防雨淋措施,堆装整齐,注意通风。运输过程中,注意严防雨淋,严禁用含残毒污染的仓库和车厢,不允许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装,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以防发霉。

证书持有人:
织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

地域保护范围:
织金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东与清镇市、平坝县隔河相望,西接纳雍县、六枝特区,南连普定、平坝县,北与大方县、黔西县以河为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平均海拔1319米。以山地、丘陵为主,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辖以那、板桥、桂果、等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住着汉、苗、彝、布依、仡佬等23种民族,总人口120万人,少数民族占48.02%。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著名的“溶洞王国”、“煤海磷都”、“宫保故里”、“竹荪之乡”。 织金白鹅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其中大部分分布于织金县金龙、以那、茶店、八步、官寨、板桥、绮陌、文腾、双堰、金凤、中寨、桂果、实兴、三甲、化起、龙场、大平、纳雍、自强、马场、牛场、猫场、上坪寨等23个乡(镇)办事处,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90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5º39'12.71"-106º04'29.59",北纬26º28'23.93"-26º55'10.50"。生产规模30万羽,年产量6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