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街道特产手信 ...更多

宁波金柑

金柑原产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就有1600多年,封建时代曾作为贡品,诗人墨客常以此为吟咏的题材。据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公元三世纪)载:“鸡橘子,大如指,永宁界(今浙江台州)中有之”。此外,在西汉刘向《列仙传》、西晋郭义恭《广志》等书中多有记述。唐宋时代,金柑已广为栽培。

梅山街道文化遗产 ...更多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一个曲种,在奉化、北仑、镇海、鄞州、象山一带尤为普遍。唱新闻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百余年历史。南宋时期已有盲人唱“朝报”(官方新闻),后来演变为唱社会新闻。新闻的内容多是当地街头巷尾流传的古今故事和流行小调,用乡音俚语进...

 蛟川走书是宁波地方曲艺中的一个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独具的曲种。流传于北仑等地,追溯渊源,迄今有一百多年历史。蛟川走书的曲调有30余种,常用的有20余种。如:小起板、基本调(蛟川本调)、赋调、抗调、词调、平湖、哭调等,但至今还保留着落调时的和...

公元1121年,在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在浙江战败方腊期间,沈氏祖先随鲁智深、武松两位习武,以后举家搬迁,其五世孙沈恭敬在红巾军麾下领兵抗元,屡建战功,后辞官隐退于宁波北仑区梅山岛里岙“耕读尚武”并世代相传,逐步形成了“梅山水浒名拳”。清咸丰年...

穿山村造始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穿山村靠海,旧时村中男子常常做脚夫谋生,曾建立“脚夫会”。“造”即造型、造脸,“趺”指脚趺,“造趺”即指站在脚夫肩上的造型。“造趺”又名“肩背戏”,亦称“造型”与“造脸”(画脸谱),俗称“马嘟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