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美食文化

除夕为一年的结束,春节则是一年的开始,意为辞旧迎新。自古除夕之夜,通海先民就有登秀山祈福的习俗。通海的除夕,人们吃完年夜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带上家人和早已准备好的香烛开始登秀山祈福。沿秀山公园坊一直往上,见寺就进见佛就拜,一直拜到最高的涌金寺和最远的白龙寺,整个祈福才算完整。而每一户人家都会在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许下全家人幸福安康的美好心愿,祈求来年万事顺意。秀山祈福从除夕一直延续到初一上午,除夕之夜的秀山将是我们的不眠之夜!

秀山祈福:

1、土主庙——拜土主(感恩太平盛世)

2、普济寺——拜释迦牟尼佛(祈求平安康泰)

3、登瀛桥——拜观音菩萨(祈姻缘美满、多子多福、儿女平安)

4、普光寺——拜千手观音(祈度过难关、平安吉祥)

5、玉皇阁——拜玉皇大帝(投币接福、问道古今)

6、清凉台——拜药王(祈健康、长寿)

7、涌金寺——拜释迦牟尼佛(祈万事顺意、十全十美)

8、白龙寺——拜财神(祈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来到通海,

怎么能不去看看著名的聚奎阁。

那可是看着无数通海人长大的阁楼,承载了无数通海人儿时的记忆。

东西南北街,连接着它,仿佛诉说着关于这座小城的故事。

 通海是个小县,六镇三乡,开车一天之内即可跑一个来回。县城也是不大,东西南北四条主街,走路步子快的顶多半个钟头就能围着县城绕上一圈。

通海地方虽小,可名头大。721平方公里的小县,山灵水秀,经济发达,商贾云集,历来就有“小上海”、“小香港”、“小昆明”等诸多称号,其繁荣昌盛自是不用多加赘述了。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烟火,有烟火的地方就会有代表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通海气候滋润,物种丰富,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通海饮食文化的特色,当通海菜肴得到形成、发展的时候,这种特色自然也就成为了通海菜肴的一大突出特点——烹制的技艺多样且精细,炸、炊、煸、煎、炒、炖等方法一应俱全。更值得一提的是,厨师在烹制菜肴时,能根据季节性食材变换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使烹制出来的菜肴,恰到好处的体现出食材的特色。这其实也能体现通海菜肴取材健康,取用遵循大自然规律,一切都保留着自然与本真的原始风味。

  正因如此,得益于气候的滋养,本土物种的丰富,习俗文化的传承,通海的美食,成为了本地人如数家珍,外地人欣然前往的一道风景。


一个小小的县城通海县竟然有三家店上榜中华餐饮名店

↓↓↓



“中华餐饮名店”

通海老南街餐厅

通海海云餐厅

通海通印酒店



通海县必吃餐厅 ...更多

通海通印大酒店

上苍恩赐通海人杞麓湖,通海自古就是有着江南风韵的渔米之乡,湖光山色、田畴丰稔;富饶美丽、景色柔美。因湖而生的美食绵绵不绝。   杞麓湖里盛产乌鱼,刺少肉多、肉质细嫩,且营养价值颇高。“翻花乌鱼”自古就是通海人津津乐道的一道上乘菜肴,老少皆宜。在通印大酒店餐饮部厨师长李华的手里,乌鱼“翻”出“奇花”,调出浓淡咸适的高原水韵。

通海县海云餐厅

通海县海云餐厅从2004年开业至今,获得"中华美食名店""云南名店"县级"优秀私营企业"市级"烹饪技能比赛团体赛铜奖"市旅游协会"优秀推荐单位"县级"食品卫生示范企业"等光荣称号。通海海云餐厅的破酥包子,那可谓是几十年的老招牌了,皮薄馅多,让你吃了之后,久久不能忘怀。要是想吃了,那还得赶早,晚了就没了!

通海老南街饭店

老南街餐厅,一家营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店, 经历了国营到私营的转变,饭店的掌勺人也从老杨变成了小杨, 可是无论怎么变换,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一份熟悉的通海味道。翻花乌鱼片,是上桌率最高的一道菜,被食客们笑称“不点会 后悔系列。

通海县特产手信 ...更多

普洱茶

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多经普洱运销各地,普洱茶即因此而得名。属于黑茶。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玉溪烟叶

在玉溪市八县一区,这里的烟叶在全省都是最优的,但大部分都被红塔集团收购了,只有很少的外调到省外。现在,红塔集团的原料基地在省内主要有玉溪、大理、楚雄、昭通,每年收购量在500万担左右,用于近500万箱名优烟的生产。来自云烟之乡玉溪的原料,是红塔山几十年不衰的根本原因。“玉溪”烟就是全部选用玉溪烟叶来做的,所以他们说,天下烟叶在云南,云烟之乡在玉溪。

通海县文化遗产 ...更多

者湾是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一个自然村,共有1199户,4191人。者湾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文人墨士辈出,具有崇尚书画、喜好收藏、耕读并重的优秀传统。布文星——清嘉庆三年(1798年)戊午科武解元,兼工书法,以行、草见长,在云南名重一时;...

  通海高台是在云南省通海县传统节庆民俗活动中保留的一种抬阁表演形式。   明清时军屯移民将粤、闽等省的“抬阁”和“飘色”传到云南。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二十七日立的《高台会碑》记载,原通海、河西(今通海县辖镇)两县迎高台兴起于清乾隆年间,从七街(今通海县辖镇)开...

  洞经音乐主要流行于云南省的汉族、白族、纳西族群众中,它原是一种道教礼仪音乐,因以诵唱《大洞仙经》经文为主要内容而得名。其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每个流传地区都有独立成套的各类曲调,数量四十首至百余首不等。   通海洞经古乐流传于云南省通海县境内,以秀山镇、河西镇为中心,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