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隰县特产

石楼枣花蜂蜜

石楼县位于吕梁山西麓,是传统的农业县城,由于多年来发展红枣产业,形成了27万亩的红枣林。每年农历六月,这里的枣花就会相继怒放。不仅会引来游客的光顾,而且会迎来全国各地的蜂客前来采蜜。枣花蜜,如琥珀透明,气味浓香。它是上乘蜜,可与槐花蜜、荆条蜜等媲美,具有抗衰强身的多种功效。而石楼的枣花蜜是同类蜂蜜中的极品。

汾西梨

汾西县地处吕梁山南麓,汾河西岸,属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全县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一张天然的大阳坡,天然的地理条件适宜梨的栽培。临汾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栽植梨树的记载。汾西梨多为锥桶状圆形,果肉细腻,核小,酥脆甜爽,汁液多,酸甜可口,芳香味浓。果型端正,品相好。色泽微黄或黄中带绿,果面光泽细腻,平均单果重200-400克,最大单果重500克以上。

隰县梨

梨是我国原产果树之一,《诗经秦风章》《晨风篇》就有“山有苞棣,隰有书隧”记载。隰县梨先后38次荣获优质产品奖,1999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金梨之乡”。2011年被林业部命名为“中国酥梨之乡”。2007年玉露香梨被中国奥组委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水果。2010年被晋祠宾馆选定为专供水果。隰县梨是隰县的主导产业,政府十分重视,近十几年,隰县政府先后在全县发展梨树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20万吨。。2013年,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审定并认证,隰县梨的知名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销量进一步扩大。全县梨种植面积13334公顷,其中盛果期果园6667公顷,年产优质梨20万吨。隰县梨产自海拔950—1450米的区域,果品色泽鲜艳、果面端正,含糖量高、口感纯正,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并出口俄罗斯、新加坡、香港等地。

大宁西瓜

大宁西瓜,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品质优良。西瓜在大宁种植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大宁县地处山西省吕梁山南端,黄河东岸,四面环山,形如盆地,海拔最低为481米,最高为1791米,土壤肥沃,为地带性褐土。气候温和,日照平均值为2466.7小时,昼夜温差大,极适合西瓜种植。加之大宁昕水河纵贯全境,水资源优势更是邻县无可比拟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大宁“小金殿”西瓜的美誉。关于“小金殿”的渊源还有一段当地人人皆知的佳话。相传唐王李世民因宫廷争斗躲到民间逃难,跋山涉水来到今天的大宁境内。唐王为了逃命,三天三夜滴水未进,此时的他早已是饥肠辘辘,口干舌燥。可初到此地,举目无亲,又到哪里去填饱腹中之饥呢?唐王抬起头向远处望了望,隐约间见远处有一片惹人的翠绿色。唐王朝着那片绿色走去,到近处一看原来是一片刚刚成熟的西瓜地。虽是盛夏之际,但个头奇大的西瓜似乎在瓜蔓的庇护下仍能让人感觉到丝丝凉意。唐王见到如此清爽之物,赶紧摘下一颗打开,只见瓜瓤通红,汁水外溢,忍不住咬了一大口。甜而清爽的滋味瞬时间征服了唐王的味蕾,令其欲罢不能。吃饱之后唐王顿觉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地自语道:人间竟有如此爽口果实,实乃我大唐之昌盛象征也。待到离开瓜地时,唐王才发现下肚的大个西瓜足足竟有3个!为了感谢西瓜的救命之情,唐王随手将贴身玉佩埋在了瓜地。后来纷争平息,唐王回朝后特封大宁为:盛唐小金殿。封大宁西瓜为:小金殿西瓜,并下旨大宁西瓜年年作为朝廷贡品。直到解放初期“小金殿”西瓜的美名依然名扬万里。 按此有据可考的记载推算,山西大宁种植西瓜的历史,至今已有640多年,由此可见大宁西瓜,早在元代就已经是闻名遐迩;据明万历21年(公元1543年)大宁县令沈榜编著的“宛署杂记”中记有“农历六月宛平县为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荐新供西瓜15个……”的记载,说明大宁西瓜不仅早在元代就已经作为贡品向皇室进贡,到了明代又列为必供祭品。到了清代,沿袭旧制大宁西瓜更是名声大噪……大宁西瓜外观独特,瓜体个大,翠绿色瓜皮上嵌有清晰花纹。皮薄肉脆,见刀口裂,浓甜的汁水顺刀而下。瓜内尽是通红沙瓤,点缀几颗黑色籽,吃起来甘甜清脆,口感独特。1995年,在山西省农业厅举办的西瓜大赛上,大宁西瓜单个重量达47斤,荣获“瓜王”称号。2005年,在临汾市首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展销会上,荣获优质农产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