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岛刺参

  • 更新日期:
  • 保护日期:
  • 保护范围:
    山东省烟台市
  • 特产分类:
  • 颁发机构:
  •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

崆峒列岛位于芝罘区东北9.5公里处,由崆峒岛、豆卵岛、担子岛、夹岛等十三个小岛组成,总面积0.8平方公里。是我国刺参著名的原产地之一。崆峒岛是烟台市区第一大海岛,岛多海蚀岩洞,西南湾如半月,海不扬波;岛的北面多是陡峭的礁石,南坡地势平缓,并有一月牙形的天然海水浴场,后岸峭壁危岩,水急浪险;周围岛礁环列,或如仙鹤,或似乌龟,担子岛更是维妙维肖,岛礁棋布,形态怪异,若虚若幻,“四周环水,超尘绝俗”,犹如世外桃源令人神往。当年叶剑英元帅到这里,被其奇异的风光所吸引,留下了“仙人扁担挑双屿”的诗句,很形象地写出了担子岛的奇异风采。独特的自然环境、底质条件及水质条件,为崆峒岛刺参的优良品质奠定了基础,并以其质高品味佳,行销全国各地。

1、独特的气候条件:崆峒列岛海域远离陆地,属于大陆性过渡气候,夏季海洋因素影响明显,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冬季属大陆性气候。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5℃,极端最高气温为38℃;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6℃,可以说是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年平均降水量为737.0㎜,年最大降水量为965.0㎜。累年年平均风速为4.1m/s。太阳能较为丰富,年日照时数多达4320h,日照百分率为60%,大风日数平均为67d,年最多99d。在崆峒岛刺参的生长繁殖季节,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各种饵料生物的快速繁殖,为崆峒岛刺参的繁殖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基础。 2、独特的底质条件:①海洋底质:崆峒列岛系地层断裂形成分离基岩岛屿,各岛周围基岩裸露,多为海蚀地貌礁石,或呈海蚀平台、海蚀洞,或岛礁环绕或陡岸峭壁。列岛底质多为岩礁,暗礁底质连成一片,各岛间5 m等深线外侧则多砾石或砂泥、粉砂及泥砂底质,这里潮流和余流缓和,各岛间易形成多种洄流沉积,形成多种生态小环境。沉积物中硫化物、有机碳、石油类、汞、铜、铅、砷、镉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优质的底质环境,为崆峒岛刺参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和繁衍环境。②藻类资源:崆峒岛海域海底藻类多样性丰富且密度较大,主要种类为大叶藻、鼠尾藻、马尾藻、石莼、石花菜、萱藻。其中,大叶藻分布面积较大且资源量丰富,经水下观测,密度较大的区域呈片状分布;鼠尾藻、马尾藻、石莼等多分布于沿岸岩礁上。丰富的藻类资源为刺参提供了安全栖息场所,衰败后的有机碎屑、有机质和分解成的营养盐,丰富了海域浮游生物资源,为崆峒岛刺参提供了优质的鲜活饵料。 3、独特的水质条件:①海洋水文:崆峒列岛海域无淡水注入,海水盐度较高且变幅小,一般在30.44~31.36间,11月最高,8月最低;列岛海域海流和余流均较弱,主要是潮流,最大涨潮潮流流速20cm/s,最大落潮流流速22cm/s,最大余流流速9cm/s;水温变化于2.0℃~24.6℃之间,水平分布和垂直变化均匀,由于崆峒列岛海域受烟台近海冷水团和黄海暖流末端的微弱影响,海水夏冷冬热,减少了严寒酷暑的影响,相对延长了刺参的生长周期,同时该海域四季分明,符合了刺参夏眠的生长习性,保证了崆峒岛刺参的品质。②海水化学:海水pH值均衡、稳定,变幅为8.12~8.31,年平均值8.24;海水溶解氧含量高,变幅在6.44㎎/L~9.80mg/L之间,年均值为8.50mg/L;列岛海域海水有机质含量均值为1.044%,海水水质优良。海水活性磷酸盐、硝酸盐和活性硅酸盐等年均值都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COD、石油类、溶解氧、重金属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③海洋生产力:海洋初级生产力年均500每毫克平方米·d,年总产量183每毫克平方米,高出一般温带海洋标准;海洋叶绿素表层2.74每毫克立方米,底层4.24每毫克平方米。据计算全海区每公顷年产浮游植物3600吨,浮游动物549吨,有机碳近万吨,海洋生产力均高于烟台其他海域。崆峒列岛中除崆峒岛有居民和担子岛有养殖公司、马岛有苗种中心常驻外,其他岛屿均为无人岛,海域中除少量生活污水注入、少量养殖机船排污外,没有工业污染,海流畅通,水质肥沃而清新,优越的水质条件为崆峒岛刺参的优良品质奠定了基础。

1、产地要求及水质条件规定:生产区域为崆峒列岛周围海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良,远离陆地,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影响极小。水温适宜,浮游生物、大型藻类丰富。海区水质均符合《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的规定要求。 2、育苗和底播增殖:亲参和育苗按《刺参增养殖技术规范亲参》(SC/T2003.1)、《刺参增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SC/T2003.2)技术规范实施。其中,亲参必须全部采自崆峒岛海域自然生长个体,苗种必须为省级芝罘刺参原种场生产。常温育苗于五月下旬开始,升温育苗于三月下旬开始,人工育苗是从受精卵培育到稚参,然后进入养苗阶段,养至体长达到3cm以上检验合格后,投放到自然海域增殖,确保崆峒岛刺参为自然生长品种。 3、自然环境优化:通过人工投放鱼礁、移植大型藻类等措施,优化刺参繁衍生息环境,增加资源密度,自2005年起,共投放鱼礁68.5万余空立方米、投放废旧渔船共278艘,鱼礁投放完成后移植鼠尾藻、马尾藻等大型藻类。 4、采捕收获及种质资源保护:采取潜水采捕方式,以免产品受伤;采捕规格控制在个体重150g以上的不低于90%;采捕季节留存不低于20%的大个体亲参以供自然繁殖,保障刺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产品加工:根据市场需求,鲜销和加工干品相结合。干刺参加工主要依照已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加工工艺:剖脏、淡水煮熟、盐渍、干燥、盐煮缩形、灰参、干燥、分等、检验、包装等流程进行,现在加工的全过程,除水和食盐外,杜绝施加任何其它物料。

产品特征:
1、产品品质特色:体型圆筒状、黄瓜形,成参一般体长为15cm~40cm、体重100g~1500g,体表亮洁呈黄绿色或深褐色。背面稍隆起,背、侧面有4列(尤其是背部两列)排列不规则的挺直粗壮的圆锥形肉刺(疣足)。具有刺参特有的气味,无异味。 2、内在品质指标:肉质厚实紧密,口感细糯滑润,富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鲜参含有蛋白质4.13g~5.12g/100g、脂肪1.0g~1.5g/100g、钙91.28mg~93.14mg/100g、铁5.01mg~6.15mg/100g。 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育苗、底播增殖、加工等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从事生产经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刺参》(NY5328)、《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5073)中规定的项技术标准。按照上述各项标准要求,制订质量管理细则,强化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崆峒岛刺参”的质量安全。

包装规定:
在产区地域范围内的所有从事刺参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崆峒岛刺参”地理标志,须向烟台市芝罘区渔业技术推广站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标志使用单位应在其产品或外包装上统一使用水产品地理标志(崆峒岛刺参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1)包装:所用包装材料要做到坚固、洁净、无毒、无异味。内包装采用清洁无毒的塑料袋。所有包装物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的规定。 (2)包装标识:按《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的规定,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等级、商标、条形码、食用方法、贮存指南、单位名称、单位地址、产品标准标号、生产日期、批号、毛重(㎏)、联系电话等。 (3)贮存:贮存环境洁净卫生、阴凉、无毒、无异味,符合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执行严格的卫生制度。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及防止其它损害。 (4)运输:运输工具清洁、无毒、无异味,禁止与有毒、有害或有腐蚀性的物品混运,运输途中防止日晒雨淋、虫害、有害物质的污染及包装物的机械损伤。

证书持有人:
烟台市芝罘区渔业技术推广站

地域保护范围:
“崆峒岛刺参”的生产地域范围是:烟台市芝罘区崆峒列岛周围海域,地理坐标为:121°27'28.80"-37°34'35.04"、121°31'58.80"-37°32'28.68"、121°33'36.00"-37°32'31.20"、121°37'40.80" - 37°37'06.96"、121°31'04.80"-37°37'05.52"。地域保护范围面积7690公顷,刺参(鲜)年产量约28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