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和莲枪舞”是以打击道具莲枪为主的民间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发端于泸州百和镇,流传于百和镇及其周遭地区。“百和莲枪舞”源于叫花乞讨,其道具莲枪也是由叫花子的打狗棒演化而来的。过去,百和镇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当地人主要靠乞讨为生。在乞讨中...

  汉代起,赤水河二郎滩彝族、苗族先民有尚酒习俗。北宋年间,始生产凤曲法酒;1903年起,形成回沙工艺酿酒,命名“回沙郎酒”,1933年更名为郎酒。迄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工艺采用两次投粮、八次加曲发酵,七次蒸馏取酒、三年以上洞藏储存、传统...

  “滚板山歌”是流传于川南、川东地区,属“加垛”结构的山歌,由于其中的“滚板”是在相似的音调和节奏上演唱一连串的垛词或垛句,所以有的地区也诙谐地称之为口吃者唱的歌。“滚板山歌”的歌词以七言四句体为主,也有多句式,特点主要表现在垛句上,加入...

  福宝地处川南、黔北、渝西结合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与巴蜀文化、夜郎文化、中原文化相融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山地文化,“福宝高腔山歌”就是在此文化环境中产生并向川南、黔北、渝西地区传播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山歌,它兴于汉魏,盛于明清。“福...

  明末清初叙永县分水镇,随“湖广填四川”的童姓人家将蔡伦造纸术带到此地,取其构树皮造纸,工序繁多,工艺复杂。 总为72道工序,保持着原始的工艺流程。构树皮舀纸不掺假,颜色洁白,经久耐用,可日晒雨淋,风吹雨打都不怕,不易被虫蛀,不变色。...

  “‘泸州河’川剧艺术”形成并风行于川、滇、黔接壤的泸州地区,形成于明末清初,正式成班于1724年成立的庆华班。“‘泸州河’川剧艺术”是川剧艺术的重要艺术流派,高腔艺术独树一帜,以“九楼” “十八院” “十二配” “八记”为代表的高腔剧本...

  民国初年,叙蓬溪(当时叙永县第四区所辖)酱园业先后崛起,有“福泰长”(后改为“四美同”)、新泰祥、新泰和、利胜祥等商店。1921年,刘再儒设分厂,聘张季清为技师,产的护国陈醋远近闻名。护国陈醋以大米、麦麸、精盐为主料,以近百种中草药研制...

  先市位于川南黔北结合部,于赤水河岸,日照充足,赤水河的水汽白天蒸发升空,夜晚降落在晒露缸内的酱坯里,促成微生物酶活力的分解,为酱油的日晒夜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先市酱油老厂经过一百多年连续不断地生产,在厂区内自然形成了多种有益...

  泸县“福集耍锣”又名“地锣鼓”“围鼓”“杂锣鼓”,是流传于当地民间的锣鼓乐,常用于婚丧嫁娶、节日聚会等场合。它由鼓、锣、钵、镲、马锣、小锣等打击乐器组成,其演奏既可座打,又可行进时演奏。在乐队中,“鼓打全面”,负责乐队指挥的责任;“大锣...

  《易》有“鼓之以雷霆”的记载;屈原在《礼运抵》中有“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的描述;唐朝段安节也在《乐府杂录》中道:“鼓乐手,葫芦笙”,可见在古代,苗族人把鼓作为祭祀通神、威镇鬼邪的神器。流传于叙永县木格岛的“苗族祭祀鼓乐”,距今已有5...

  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始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前。一是独特的配方,二是形式多样的加工工艺。 技艺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是含有“五谷为养”传统养生内涵的针对婴幼儿及中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独特配方,其配伍多达20多种(如:黄豆、绿豆、扁豆、玉米、莲米、...

  “合江地道中草药热灸技艺”始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它秉承传统中医理论,贯彻“辩证施治”原则,强调“药方”与“手技”的辩证关系,认为“药物乃热灸之肉,配方乃热灸之血,手技乃热灸灵魂”。“合江地道中草药热灸技艺”的灸条配方由...

  “搬打狮子”是一种融武术、杂技、歌舞于一炉,集文狮、武狮于一体的无任何安全防护设施的纯民间高空艺术。“搬打狮子”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相传130个春秋,流行于川南各地民间,是四川狮舞的一个优秀流派。纳溪“搬打狮子”有“大脸子”、“小脸子”、...

  “永宁河船工号子”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西南部泸州市纳溪区至叙永县辖区内的一种船工号子,其表现形态为一领众和或齐唱。歌词由领唱即兴而发,多为歌唱沿途风光、劳动场面和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内容。调式多为五声羽调式和角调式。曲式结构主要为多段体。...

  “得胜花灯”也称“彩灯” “幺姑灯”,是当地人民群众节庆贺岁,结婚嫁娶时热烈欢乐的表演活动,是流行在泸县境内的一项传统的民俗民间舞蹈艺术。它的表演分别由舞和唱两部分构成,唱腔动听,舞蹈优美,互为衬托,场面甚为热烈,气氛非常活跃。演唱者扮...

  “玄滩狮舞”是中国狮舞中北狮派系的武狮流派,具有150多年的传承历史,狮子造型精美。“玄滩狮舞”在自身艺术的基础上学习提炼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堂狮子”“高跷狮子”“搬打狮子”“地狮子”等的精粹而自成一派,狮舞以雌雄成对并配有小狮出场...

“蓝田花船”是长江流域农耕经济为基础的文化形式,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传统礼仪和民族习俗。舞蹈融汇了传统川剧音乐、民间口头文学、手工技艺、民间原生态化装艺术等诸多文化元素,人物动作都极富舞蹈韵味;演唱台词富有韵律和乐感;服装、化装浓艳而夸张。其基...

  龙舞“马潭火龙”是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之一。龙舞活动从每年的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在这期间,耍龙者把火“龙神”请上,伴同舞龙人员走街窜户拜年。活动的高潮是在元宵节举办火龙烧花活动。整个场面声势浩大,锣鼓声...

  “咪苏唢呐”源于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咪苏坝,流传于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其历史悠久,两晋前就有出现,唐宋以后,广泛流行于民间,明朝叙永设永宁宣抚司时建立彝族统治中心,“咪苏唢呐”不仅盛行,还用于各种礼仪活动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

  福宝地处川南黔北渝西结合部,素有“原始森林,夜郎古道”之称。“福宝贯打唢呐”是产生于这里,并向川南黔北渝西地区流传的一种以唢呐主奏、脚盆鼓、板锣、钵、马锣、竹节鼓、竹梆等打击乐器伴奏的吹打乐,它起源于唐,发展于宋,完善于明清。主奏乐器是...

  “泸县石雕”是以泸县盛产的天青石为原料,集采石、构画、雕刻为一体。泸县的龙脑桥、宋墓石刻、龙桥群的石料都是采自当地的天青石。其石质密度高、韧度强、耐风化、无杂色。“泸县石雕”工艺分为取料、度量、造坯、线条、锉平、描图等。其雕刻手法继承了...

  “雨坛彩龙”盛行于明末清初,地处泸县、荣昌县、隆昌三县交界的龙洞山上的雨坛乡,自古以来就有设坛耍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习俗,雨坛乡亦因此得名。清光绪十八年左右,当地艺人将原有的“草把龙”改成彩龙,到1919年出现了第一条雨坛彩龙。自...

  “焦滩乡大端阳节”始于宋元,发展于明初。正式确立于1937年农历正月十五,区别于传统农历正月初五的端阳节,名曰“大端午”。“焦炭大端阳节”最初由群众自发组织庆祝。每到农历五月十四日,四面八方的村民聚集在临江的河边,络绎不绝,后来逐渐兴起...

  “分水岭乡火龙节”是流传于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的传统大型民俗节日。自清同治二年始,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举办,每次举办参与者众多,影响波及重庆、宜宾、贵州等周边省市。该传统节日起源于当地火烧孽龙的传说。经过长期发展,是“分水岭乡火龙节”...

分水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   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分水油纸伞厂是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的纸伞生产企业。 伞骨选用蜀南竹海等地海拔800m以上的深山老楠竹,经防霉、防蛀等工序处理。伞面选用拉力强的特制手工皮纸,绘中国...

  “古蔺花灯”,民间俗称“扭扭灯”,是流传在古蔺县的一种民间歌舞,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一般是年前开始“备灯”(组织队伍、准备乐器、服装、道具等),从正月初二起灯,喜庆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表演者主要是一男(唐二)一女(幺妹),幺妹由...

  “四川扬琴(黄家扬琴)”是四川扬琴的一部分,黄泗川于1815年在古蔺县组建扬琴演唱班子,代代相传,至今近200年历史。唱词几乎都是元、明、清时期的戏剧名作,如《琵琶记》 《玉堂春》等。属于曲牌体的曲艺艺术,曲牌有10多个,即:月头、月尾...

  “川南苗族踩山节”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南部叙永县苗族地区的民俗节庆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叙永县城为中心,苗族同胞在叙永境内的宝瓶山、九家沟、白坪、落壕沟、累马沟等不同地点举行踩山活动。“川南苗族踩山节”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1....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在元、明、清三代得到创制、雏形、定型及成熟,主要包括泥窖制作维护技艺、大曲药制作鉴定技艺、原酒酿造摘酒技艺、原酒陈酿技艺、尝评勾兑技艺。以持续酿造的泥窖窖池为根基,师徒相承、口口相述,流传至今,分布于江阳区、龙马潭区、...

  蒸馏酒酿造是先将谷物、薯类等富含淀粉或糖质的原料制成酒醅(没有过滤的酒)或发酵制成酒醪(浊酒),而后再蒸馏成酒。蒸馏酒呈白色或微黄透明,因而俗称“白酒”。其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属烈性酒。按照使用原料和糖化发酵剂来区分,蒸馏酒酿造时会有大曲、小曲、麸曲酿造技艺的不同。蒸馏酒用...

  伞是日常生活中用以遮阳或挡雨的工具,可张可收,携带方便。我国制伞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鲁国著名匠师鲁班之妻王氏将竹子劈成细篾条,上蒙兽皮,张如盖,收如棍,此即最初的伞。古代伞有“盖”、“华盖”、“伞盖”等别称。西晋时期,帝王和贵官出巡时往往有侍从执伞随侍,成为仪仗。古代伞面均用...

  泸州老窖酒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其相关酿造技艺的产生、传承、发展均在四川省南部的泸州市。这一技艺的重要载体之一——泸州老窖窖池群包括四口位于城区的有四百余年历史的老窖池(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三百余口分布于城区及周边县的百年以上的老窖池,它们是泸州老窖酒酿造技艺传承、发展的根...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