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孝义市特产

灵石荆条蜂蜜

灵石荆条蜂蜜的历史非常悠久。当地文献中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灵石民间就有饲养中华蜜峰(简称中峰)的记载。明末清初著名的社会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诗人傅山先生游学灵石时,在石膏山后寨门看到石壁的洞穴上有蜂窝下有蜜源的地方,触景生情,曾作《义蜂》诗一首,借咏蜜蜂以喻其反清复明的不渝之志。诗曰:“群蜂失其主,浩荡往来飞;苦蜇撩人打,甘心得死归;穿花红乍落,入林绿全腓;烧睫君臣泪,无从湿征衣。”据灵石文史丛书《老城记忆》书中记载民国年间,灵石经历了翻云覆雨、朝令夕改的动荡岁月,就是在这新旧体制的交替中,1931年迎来了新一任县长李凯鹏,在他主政期间智斗军阀,避免了兵祸的蹂躏,为当地百姓所称颂,同时着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积极提倡养蜂,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本邑境内山岭重叠,野花颇多,对养蜂颇为相宜”。所以他组织人员设立了养蜂传习所,派人去省农务局学习技术,回县后大力推广意大利黄金蜂种一百余群,使灵石的养蜂事业从此有了新的发展。《灵石民俗风情》一书中,记录了民间传唱的歌谣“夸特产”中唱到“荆条蜂蜜甜圪津津”。《灵石县志》所载本县属土石山区,气候温和,汾河两岸及东西两山蜜源植物主要有荆条、狼牙、洋槐、荞花等。辅助蜜粉源植物有地寸草、尘头草、益母草、野菌花、葵花、马茹、伏里条、酸枣、枣树、榆树、杨树、柳树和各种果树等20余种。东山林区还有圪尖、椴树、苔条、山荆芥等几十种蜜粉源植物。其次,毗邻晋中盆地有大面积油菜、枣花、棉花、葵花等主要蜜源。沁源县有大面积圪尖和狼牙,均可供小转地采集。尤其本县荆条蜜源,为全省三大荆花蜂蜜之重点产区。所产荆花蜂蜜色鲜味好浓度大,质量高。按照蜜粉植物资源计算,全县可养蜂2万箱,其中荆花蜂蜜在低产年可产20万斤,中等年产量40万斤,高产年可产60万斤,若全部利用,一般年产量可达100万斤以上。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县养蜂843箱,品种有中蜂和意大利蜂,分布于仁义、桃钮等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养蜂253箱。1948年全县养蜂500余箱,其中有饲养百余箱的农户。1949年,全县养蜂643箱,产蜂蜜2.25万斤。1952年,全县养蜂857箱,产蜂蜜52.99万斤。1955年,全县养蜂1124箱,产蜂蜜3.93万斤。1957年,成立县国营蜂场举办三期养蜂技术培训班学员70余人。1958年,全县养蜂1679箱,产蜂蜜5.87万斤。1959年,社办起集体养蜂场,全县养蜂6000箱,产蜜19.2万斤。1975年,全县养蜂2800箱,产蜜8.68万斤。1982年,从吉林省养蜂研究所种蜂场引进法国喀尼阿兰蜂,全县养蜂1680箱,产蜂蜜4.83万斤。1984年,引进罗马尼亚喀尔巴阡蜂和美国意蜂。1985年全县养蜂1517箱,实现蜂群良种化,年产蜂蜜6.68万斤,蜂蜡6700斤,饲养量较多的有两渡、城关、夏门、富家滩、南关、交口、段纯、仁义等乡镇,其中饲养100箱以上的个体户有8户。此外,1975年,每年夏季有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地的国营、集体及个体户计3000至5000箱蜂群到本县境内采酿荆花蜂蜜。山西科技出版的农村科技致富丛书,养蜂与蜂关产品开发书中写到太行山的荆条漫山遍野,为全国著名的夏季蜜源基地,以沁水、阳泉、灵石三县市为中心,联接周边各地县形成较集中的三大片,而唯独野生紫花荆条集中分布于灵石县。灵石历史上的荆条蜂蜜,原为中峰所产,那时候人们养蜂是把野生的中峰收回家养,饲养方法模拟野外中峰生活方式,在土墙壁上凿洞嵌入瓦罐或陶瓮饲养之,每年花期结束后割一次蜜脾,群产蜜约5公斤左右。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灵石有人引进了意蜂,开始了活框饲养蜜蜂和按花期取蜜,灵石荆条蜂蜜的质量和纯度都有了明显提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灵石县成立了山西省第一个养蜂协会,实现了优种化饲养和生产。近年来有许多养蜂界知名人士来灵石对荆条蜂蜜调研,对其品质赞不绝口,荆条蜂蜜已成为灵石县的重要出口商品,远销德、英、法、日等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梧桐山药

梧桐山药”产于孝义市梧桐镇中梧桐一带,其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明清即有大面积种植,在清代曾长期作为朝廷“贡品”。梧桐山药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优良品种,独特的栽培技术,形成了独特的魅力和独特的梧桐山药文化。据清乾隆三十五年《孝义县志》记载:“山药谷雨时种于园地,霜降后掘地而取,南乡民多种如艺禾麦焉”。梧桐,战国时期魏将吴起曾在此屯兵镇守西河,故名吴屯,后村内建崇相寺,寺内广植梧桐,民间俗语有“家有梧桐树,招得凤凰来。”村民以祥瑞谐音更名梧桐。在当时,这一带已开始有山药种植。魏将吴起在此屯兵期间,为弥补粮草不足,常调节军营火食,于是吴起带领士兵并动员乡民广种山药,因此在这一时期,梧桐山药获得大面积的发展和种植。据说吴起常用山药做成菜肴,招待当地的官员、名流及往来的客人,其中以清蒸山药和拔丝山药最为出名,一直流传至今,现在仍是梧桐一带有名的美味佳肴。清末石象山人的《冯济川日记》曰:“选梧桐山药,烹调拔丝山药;选西乡核桃仁,烹饪桃仁肉片,皆为本邑名菜佳肴。”民间俗语有:“梧桐的山药,蔚屯的蒜,曹村的豆腐不用看。”这三样确为梧桐“三宝”,其中应以梧桐山药最为著名。明清时期,古怀庆府一带药商经常到梧桐收购加工山药,并在当地建起了加工作坊,清光绪年间梧桐山药加工成山药片还被出口到荷兰、日本等地,梧桐山药还走进荷兰王室,很受该国国王的亲睐。

孝义柿子

孝义柿子是孝义市的又一名优经济林品种。柿树产量高、寿命长、木质优良,俗有“鸟木”之称。果实含糖量高,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柿子及其制品有较高的医疗价值。主要品种有磨盘柿、牛心柿等7个优良品种。柿子年产量可达1500吨。

孝义核桃

孝义核桃个大,皮薄,夹少,桃仁饱满,味道香,品质佳,有“中华核桃王”之美称。孝义市位于黄土高原太原盆地,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属暖湿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孝义核桃的种植历史悠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植的历史至少有2500年。据记载孝义核桃从晚清时就进入国际市场,是山西省核桃名、特、优产品基地。孝义市位于黄土高原太原盆地,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属暖湿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孝义核桃的种植历史悠久,从晚清时就进入国际市场,是山西省核桃名、特、优产品基地,核桃产量曾跃居中国榜首。所产孝义核桃,品质优良,尤其是是孝义西部山区特产的“龙眼核桃”,个大,皮薄,夹少,桃仁饱满,味道香,品质佳,有“中华核桃王”之美称。孝义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是“汾州核桃”的主产地。据核桃自然和人工选择的进程估测,孝义核桃的历史少则有2500年。据记载孝义核桃从晚清时就进入国际市场,但旧社会核桃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核桃的发展,开始在全市发展核桃林

汾州核桃

汾州核桃为胡桃科核桃属,落叶乔木,每年3月下旬萌芽,4月下旬开花,到9月下旬即白露后一周成熟。树势旺盛,枝条粗壮,树冠呈半圆形,树体高大而枝干秀挺,绿荫爽适并散发清香气息,寿命可达四五百年以上。代表品种有大龙眼(晋龙1号)、小龙眼(晋龙2号)、中林1号、汾南3号等。从汾阳地史资料进行孢子粉分析和现在土石山区均有核桃分布的情况看,栽培历史大约在200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