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蓼堤镇特产

杞县大蒜

早在夏初,古老中国就有一个小诸侯国——杞国,为大禹的直系后裔,国祚曾延绵1500多年。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灭夏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今河南杞县一带),后几度兴灭迁徙, 多经磨难,少有辉煌。《列子·天瑞》中以杞人忧天的故事使杞人成了庸人自扰的代名词。新中国成立后,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以其独有特点享誉国内外的杞县大蒜即为万千中之一支。蒜,根据蒜瓣的大小而有大蒜、小蒜之分,功用相似。据《汉语大字典》载:“大蒜种西汉是从西域传入。小蒜种由山蒜(蒚lì)移栽,从古已有。”汉代延笃《与李文德书》文中说:“折张骞大宛之蒜,歃晋国郇瑕之盐。”鉴于张骞当时名气之盛,尤其所带传入内地之物种也应颇具盛名,延笃所写当较为接近事实。也许由此可见大蒜当由张骞传入内地,源头应为西域之大宛,即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一带。至于现今的大蒜是张骞引进之蒜,还是我国自古有之的小蒜长期培育而来,虽不得而知。但蒜已经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健身治病之宝则是不争之事实。蒜之所以能够发展为产业,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其防病健身功用的广泛认识。蒜的神奇,列入史册的至少有两处。一是《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对华佗以蒜治病的记载:“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cù,同“醋”),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蛔虫)一枚,悬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悬此蛇辈约以十数。”二是《南史·褚澄传》中对褚澄用蒜治病的事:(褚澄)历官清显,善医术,建元中,为吴郡太守。百姓李道念以公事到郡,澄见谓曰:“汝有重疾。”答曰:“旧有冷疾,至今五年,众医不差。”澄为诊脉,谓曰:“汝病非冷非热,当是食白瀹鸡子(瀹yuè,以汤煮为瀹)过多也。”令取蒜一升煮服之。始一服,乃吐出一物,如升,涎裹之动,开看是鸡雏,羽翅爪距具足,能行走。澄曰:“此未尽。”更服所余药,又吐得如向者鸡十三头,而病都差,当时称妙。对蒜神奇功用的认识并不仅仅局限于我国。相传古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民工饮食中每天必加大蒜,用于增加力气,预防疾病。印度医学的创始人查拉克说:“大蒜除了讨厌的气味之外,其实际价值比黄金还高。”现代医学认为,大蒜生辛热、熟甘温、有小毒,具有杀虫除湿,温中消食,清热解毒,破恶血、止痛等功效,对治疗痛肿疗毒、水气肿满、腹泄痢疾,腹中冷痛等症均有疗效。美国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可见,蒜在古今中外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惠楼山药

惠楼山药产于虞城县店集乡惠楼一带,是著名的传统产品,距今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明朝神宗万历年间被列为贡品,誉为佳肴。惠楼山药略弯曲,稍扁,形状不规则,表皮局部有红斑,肉色乳白,质地细嫩,生食不麻不涩、脆甜爽滑,熟食甘甜、易剥皮。

宁陵白蜡杆

"白腊杆"(俗称"白腊树","腊木杆"等),生长在豫东平原上的黄河故道两旁 ,由于其独特生长所需的土质、水质和气候地理特点及特有的弹性、柔韧性等,这种资源国内外极为少有,唯独在商丘种植白腊杆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优点耐干燥、潮湿、通体洁白如玉、坚而不硬、柔而不折、天然绿色灌木丛生植物,是加工武术器材,锤把,锹把的理想天然原材料,不震手,不伤手,弯曲180度仍恢复原状。

永城面粉

有丰厚的营养,浓郁的麦香质感,润滑鲜爽的口感,食后让人回味无穷的情趣。不少专家学者对永城面粉给予极高的评价和推崇,故被授予“中国面粉城”“全国小麦粉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殊荣。用永城面粉加工的面条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细如银丝,在中国食博会上被评为“中国面条王”,现已成为中南海享用和馈赠亲朋的理想食品。

民权花生

民权花生荚果洁白,双仁率85%以上,平均百果重285克,百仁重123克;花生种皮红色完整无裂纹,内衣皮金黄色,果仁大,籽粒饱 满,有光泽,出仁率高达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