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源面塑是一种民间传统美术。既有美术观赏价值又有贡品价值。它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莲花血鸭”味鲜、香辣,作为江西特色菜之一,早已名扬天下,是莲花唯一上了国宴的佳肴。2009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莲花县志》载:“莲花炒血鸭始于南宋末年,莲花血鸭一直为县民所喜食,其制作工艺早已传入外地”。另据《莲花县志》“民间传说”栏目中载:“宋景炎元年(1276年),一日,各路豪杰聚会在一起,商量兴国大业,准备升帅旗,饮血酒,但当时缺鸡,遂以鸭血代之。忽报宋丞相文天祥到,众皆欢呼,盟主吩咐摆酒接风。有个叫刘德林的莲花人,是个厨师,炒得一手好菜。今天为文丞相摆酒接风,非同小可,他心里有点紧张。炒了几个菜后,轮到炒鸭子,由于慌乱,错将没喝完的血酒当成辣酱倒入锅内,他唯恐倒了血酒不好吃,便小心翼翼地炒着,忽然闻到一股香辣味,比往常的味道更鲜美。将菜端出去后,文丞相一尝,赞口不绝,问道:“此为何菜?”刘德林一想,答道:“就叫血鸭吧”。“血鸭”这道名菜,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芦溪年年丰狮造型酷似真狮,狮头原先用竹蔑扎制,现用玻璃钢翻制,内装操持起舞用小柄,狮眼用蛋壳或乒乓球做成,顾盼传神,栩栩如生,而狮身披金黃、橙、紅色毛。年丰狮一般是8个人,4个舞狮,1个耍绣球,3个伴奏。雌狮雄狮成对出現,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二人舞一头狮子,由裝扮成武士的人前领,手拿绑有彩帶的狮球。年丰狮属北狮一派,又融文狮和武狮为一体,不仅有擦痒、舔毛、抖毛等小动作,还有跳跃、翻滚、腾转等高难动作,其中高台阵势最为惊险。用桌、凳搭成高台,雄狮与舞狮球者逐级跳跃而上,在高台上打滚、腾转、站立,而后高空纵跳打滚而下。雌狮则在高台下表演打滚、站立等动作,加上耍狮现场的锣鼓声、观众喝彩声不断,气氛热闹非凡,把兽中之王机灵威武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之令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

芦溪上埠镇茶园村的牛灯系芦溪县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种,俗称“三脚班”,又称“牛带茶”, 它是萍乡采茶戏的一种,是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和化妆的灯彩,表演有锣鼓及唢呐伴奏,多人帮腔,扎一纸牛犁田,丑角则穿插其间,并以胡琴与笛相和。它是萍乡采茶戏的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和化妆的灯彩,表演有锣鼓及唢呐伴奏,多人帮腔,扎一纸牛犁田,丑角则穿插其间。...

萍乡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一个分支,亦名萍乡地方戏。是在江西傩舞、灯彩的基础上,兼收湖南花鼓戏、赣南采茶戏、汉剧、粤剧的营养,逐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流行于萍乡全境及相邻的万载、宜春、铜鼓、宁岗、浏阳、醴陵等地。...

上栗牛带茶灯蕴含着音乐、舞蹈、戏剧等多元文化养素,由采茶女表演《茶女采茶》首尾呼应,用方言道白,有歌有舞、有乐器伴奏。其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生动,既有上栗语系,又有醴陵语系和浏阳语系;同时,由于湖南花鼓戏在湘赣边界的流传和影响,上栗的牛带茶灯演唱的词曲在保留了萍乡地方韵味的基础上,还吸收了湖南花鼓调的精华,从而使牛带茶灯的表现形式活泼轻快,健康向上,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风情。...

芦溪古城独角缩龙在锣鼓、唢喇、鞭炮的壮威声中,牌灯手开道,执龙者边走边舞,并不时地施放地铳,响天动地,近10只通红的小鱼灯在黄色的缩龙前后左右上窜下跳,绵延百余米。缩龙表演分为金龙闹海(大之图),盘龙绕柱(绕屋柱),真龙报春(闹新年),神龙归位(团龙)等十余个小节。最绝的表演是“团龙”,若大的一条龙,数十个执龙的人层层叠叠如宝塔盘旋而上,龙头居其顶端,左顾右盼,含首致意,意气风发,龙尾在龙头前舒展舞动,得意之状可掬。远望灯光灿若星海,而一龙昂首浮于星海之上,其景甚为壮观。...

莲花茶灯舞又名茶灯闹春。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我县六市、高洲、坊楼等乡镇广为流传。乡间村民每逢喜庆佳节,常以莲花茶灯舞上门祝福。该舞每到一处,主人在门外鸣放鞭爆相迎。表演者进入堂屋或大厅时,都要高喊“恭喜发财”“恭喜万福”等赞语。舞毕,主人向表演者赠送红包或备以茶点、酒食款待,作为酬谢。...

上栗皮影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它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上栗皮影戏节目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七姐下凡、西游记、仁贵征东、粉妆楼、封神榜等曲目,是民族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复合体,是一份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地处赣西边陲的湘东区民间有句俗语:河里赛水龙船,岸上划干龙船。划旱龙船也叫划干龙舟,因靠近萍水河湘东段,是湘东端午节前后由来以久的一大民俗活动。据老《萍乡县志》和《湘东诗苑》第一期里记载,湘东划旱龙船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83年前后任萍乡知县的胥绳武所作的萍乡竹枝词为证:“东去湘西写官板,西下湘东浆倒划,中五十里船不到,两岸桐油兼苎麻”。其中浆倒划是划旱龙船一个特有动作。...

“哦嗬歌”是一首五声音阶、落音(6)的调式山歌。音调刚劲,高昂激越。旋律生动优美,舒展开阔,饱含真挚而细腻的情感。节奏自由,易于表达歌曲内在意境。旋法一上一下,一高一低,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起唱时风味独特的甩腔,引人入胜,展现出歌曲的魅力。结束时一声高亢挺拔的“哦嗬……喂”号子声,彰显特色,余韵悠扬,回味无穷。歌词简洁精炼,朴实无华,有时触景生情,自编歌词,即兴演唱,活泼生动,颇有情趣。曲调地方色彩深厚、浓郁,富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安源花果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艺食品的典型代表。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观赏价值。它是由柚子、桔子、辣椒、冬瓜、南瓜、萝卜、马铃薯、刀豆、藕、木瓜、地瓜、青菜梗、鹅明豆等四时果蔬的根、叶、茎、花、果实经过(选料、洗净、切叠、挤压、雕刻、编织、水浸、烫煮、保色、定形、糖腌、烘烤)十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先民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放鞭炮,贴对联的热闹场景。鞭炮烟花,中国一绝。每逢节日和庆典活动,人们都要燃放鞭炮以示喜庆吉利。这一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的民俗。在我国,制作和燃放鞭炮已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鞭炮是谁发明的呢?据传,鞭炮是唐贞观年间江西袁州府萍乡县上栗麻石猎户李畋发明的。作为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上栗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鞭炮发祥地”,“中国鞭炮烟花之乡”。李畋的传说揭示了爆竹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树立了贫苦猎人李畋敢作敢为,勇而担当的形象,对于激励后人勇于创新和丰富花炮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唱戏是城隍庙会的传统习俗。几百年风雨飘摇,历史变迁,城隍庙上供城隍,下建倒戏台的规格不会变。城隍庙会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起,二十都每个图都要唱一台城隍庙会戏,数百年从未间断。百姓为祈福、禳病、消灾,到此烧香还愿。每逢此时,农贸商贩、三角戏斑,人来人往,云集庙会之中,台上台下十分壮观。其中烧太平香则是城隍庙会的另一传统习俗。将八寸围的枫树筒架成香(柴)塔,层层堆砌,高至丈余。农历十月初三那天正午,从香塔顶上淋上茶油,点火从上烧起,烧至深夜。...

湘东区地处赣西边陲,文化底蕴深厚,有“傩文化之乡”“花锣鼓之乡”和“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美誉。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以火药制作的烟火爆竹也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爆竹记载始见于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书中描写了鸡鸣而起时,先在庭前爆竹,以避恶鬼的习俗。当时所谓的爆竹其实是燃烧竹筒,导致筒内空气发热而爆裂发声。隋唐后,改为将火药装入竹筒。宋代废弃竹筒,改...

  湘东傩面具是优秀的民间传统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湘东为“江南煤都”萍乡所辖,是江西的西大门。据处士赖明德口述,湘东傩面具的雕刻技艺有唐代雕法和宋代雕法之分,唐代雕法比较粗陋,宋代雕法比较精细。现存湘东傩面具雕刻技法在清代时由湖南传入,在湘东已传至三代,主要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用这种手法雕刻的面具...

  萍乡春锣流传于江西省萍乡市及其周边地区,系由明末流传于江西西部的“报春”演变而成,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萍乡春锣节奏明快,语言诙谐,有“见赞”等重要的表现特征。其表演有站唱和走唱两种形式,演唱者身披一黄色绸袋或布袋,左腹系一面直径约二十厘米的小鼓,鼓边挂一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