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玛

  查玛是藏语音译,是一种宗教舞蹈形式,蒙古族称之为“查玛舞”。明万历六年(1579年)由西藏传入内蒙古地区并得到发展,现分布在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蒙古族生活的诸多地区。

  查玛舞分为祭祀查玛、米拉查玛、驱邪消灾查玛三种,内容涉及赞颂舞、欢乐舞和鸟兽舞。其中,米拉查玛是融歌、舞、说、唱、表演于一身的一种综合性舞蹈形式。

  查玛的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穿法衣,分场次,以舞蹈形式表演和演绎劝善、护佑、祈愿等与宗教仪式相契合的宗教故事。表演者需由寺庙内经过严格训练的喇嘛担任,舞蹈动作规范,角色分工明确。与舞蹈相谐的宗教音乐旋律厚重而独特,由专门的乐队演奏,使用的乐器包括海螺、大法号、法鼓、鼗鼓、笙、管、镲钹、云锣等,并有特定的表演曲目。除乐器外,表演器具还有法器、法杖、法轮等。查玛表演者的法衣以黄色和绛紫色为主,面具以鹿、牛等动物或以骷髅、各种神怪为原型,彩绘凝重、形象逼真,制作工艺独特。

  蒙古族查玛在宗教仪式的舞蹈表演中既渲染了宗教祭祀的隆重气氛,又表达了人们祈福消灾的善良心愿,同时通过生动的舞蹈形象地表演各种宗教故事,深受蒙古族与各民族民众的喜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多元的艺术价值。

  镶黄旗民间舞蹈查玛舞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它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佛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态各异,分“大查玛”(主要神祗)和“小查玛(泛指鸟兽及侍从)两大部分。在内容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赞颂舞,第二种是欢乐舞,第三种是鸟兽舞。镶黄旗民间查玛舞在传播发展中吸收了蒙古族舞蹈的优点,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1957年之前,查玛舞在镶黄旗哈音哈尔瓦庙、敖来宝拉嘎庙、拉瓦庙、伊苏庙等大型寺庙表演。

申报地区或单位:
锡林郭勒盟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