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必吃餐厅 ...更多

咸亨酒店

2021年第三批“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示范)店-咸亨酒店创建于1894年,2010年5月以5星标准新开业。因鲁迅先生在《孔乙己》等多部作品中的生动描述,而名扬海内外。现经扩建改造,绍兴咸亨酒店已提升为以江南文化、越文化为背景,融名城、名士、名酒风情于一体的五星级文化主题酒店。

有家酸菜鱼

有家酸菜鱼取自四川经典美食,同时融合了本地人的口味特点,将土方法和洋工艺结合,炮制出独具风味的新式酸菜鱼,口味酸爽无腥,原汁原味。 2013年5月有家酸菜鱼第一家吴中店开张至今,有家酸菜鱼在全国已有门店六十多家,分布在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深圳、绍兴、宁波等许多城市。拥有员工一千多人。如今开一家火一家,口碑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赞誉,已发展成为大型餐饮连锁品牌。获得中国绿色餐饮企业称号,中国饭店协会理事单位称号,3.15放心消费诚信 会员单位称号,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诚信认证企业称号!

东方御花园酒店

2021年第三批“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示范)店-东方御花园酒店的葱香芋头获得2019年“越宴十八味” 银奖。

绍兴大禹开元观堂

2021年第三批“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示范)店-这是最不像酒店的一家酒店,行走于青石板上,穿梭于巷弄之间,探寻着粉墙黛瓦的历史,聆听着斑驳白墙的故事,好像仍停留于千年前的古村中。绍兴大禹开元观堂保留着江南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白墙墨瓦的明清建筑,古戏台、乌篷船,小桥流水庭院深深,入夜后的静谧,看到的每一处都堪称美景。大禹开元观堂地处会稽山脚下,毗邻大禹陵景区,原为大禹后裔姒姓家族繁衍生息之地,距今已有四千余年历史。酒店占地6.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2万平方米,共有客房252间。

越城区经典名菜 ...更多

扎肉

绍兴人吃肉有种江湖气,大块来去,一点没有江南水乡的秀气模样,和酒乡这样的称谓放在一起倒也十分契合。扎肉因过去物资贫困时发展出来一种略显拮据的做法,人们将切成块的猪肉,连皮带骨,以竹箬壳紧扎, 烧煮后,和很多偶然成就的美食一样,意外发现极其美味,吃起来肥而不腻,口感微甜。

糟鸡

在酒乡绍兴,人们不仅闲来爱小酌,便是日常的菜肴之中也非常喜欢加入黄酒用来调味。黄酒酿造后的酒糟,香气醇和、味厚,以此来精制绍兴本地放养的“越鸡”是再好不过的了。拿来下饭或下酒,一开瓶,酒香四溢,未吃便醺了三分。民间也常常将平日里吃剩余的白斩鸡腌制,既成风味又可保存。

炒年糕

是传统特色食品,与众不同,炒年糕其实是沃年糕,一个“炒”字蕴含诸多风情,在生活贫困的年代,以炒为贵,“炒”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念想与期盼。 在新昌人的食谱里,年糕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家常主食,更是充满寓意,“吃年糕,年年高”,清末曾有一首诗:“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在2017年浙江省农博会上,新昌炒年糕荣获“2017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第一名,并入选“舌尖上的浙江——2017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产品鉴赏推介会”推荐食材。

清汤鱼圆

水在绍兴有太多的妙处,好水酿酒,好水也养育出来鲜美至极的鱼。在绍兴菜中,鱼茸风味是一个重要体系,看似清汤寡水的鱼圆,如何做到细腻和爽滑,也是融入了本地厨师的巧思和手艺。在过去,筵席菜是江南各地饮食中重要的表达。一道清汤鱼圆寓意了团圆、圆满、吉祥,寄托了绍兴人对未来的希望。

越城区著名小吃 ...更多

油炸臭豆腐

臭豆腐其名俗气、外陋内秀、平中见奇、源远流长,臭豆腐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休闲风味小吃,古老而传统,一经品味,常令人欲罢不能,一尝为快。臭豆腐“ 闻着臭、吃着香”的经典口号更是耳熟能详了。在江南的街头巷尾,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场景:一副担子,一头小灶油锅,一头木格桉板,油锅小沸,桉板上调料瓶、竹签。小老头从木格里取出一块块臭豆腐放入油锅。随着 “ 吱、吱 ” 声响,臭豆腐渐渐转成金黄色,奇特诱人、亦臭亦香的气息弥漫开来。看着炸好的臭豆腐一块块放在铁丝篦上滴着油,孩子们的眼珠都瞪出来了。小老头用一根竹签串起几块,抹上红红的辣酱。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拿过臭豆腐串,一口咬下去,烫得嘴里 “ 吸熘哗啦 ” ,脸上却堆满幸福 ……

咸亨油炸臭豆腐

臭豆腐是绍兴美食的必修课,但对大多数外地人来说也是最难过的关,它是用苋菜梗汁浸制的,有蒸的也有炸的,炸的比较多见,因为吃起来方便,蒸的就有更多的家常的味道,细品品其实鲜味无穷。爱吃的是闻臭而动,不爱吃的是避之惟恐不及。个中高手吃起来是不用加任何调料,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臭”。

越城区特产手信 ...更多

绍兴兰花

绍兴兰花养(植)历史悠久,据宝庆《会稽续志》记载:“兰,《越绝书》曰,句践种兰渚山;旧经曰,兰渚山,句践种兰之地,王谢诸人修禊兰渚亭”。说明春秋时期,绍兴已开始种植兰花。晋代,会稽一带养兰渐盛。王羲之曾邀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山阴兰亭,修禊作诗,王羲之作《兰亭集序》。宋代,绍兴民间庭园普植兰花,屡见于宋代诗歌与文献。谢灵运撰《山居赋》曰:“风生浪于兰渚,日倒影于椒涂”。陆游诗《稽山行》中曰:“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说明会稽山兰花茂盛。明代,会稽山区盛产兰花。万历《绍兴府志》与万历《会稽县志》皆称:“兰,会稽山甚盛。”清代,绍兴兰业更盛,康熙《会稽县志》曰:“兰,今会稽山甚盛,凡山皆有,而出自南镇、秦望山者最佳”。绍兴兰花先后在国际国内各级兰展和兰博会中获得400余个金银铜奖,其中金奖、特别金奖140余枚。

越城区文化遗产 ...更多

绍兴古戏台的产生、发展与绍兴戏曲的孕育、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明朝以来,戏曲转入发展和繁荣时期,绍兴古戏台也相继出现,成为绍兴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集木雕、砖雕、石雕、彩绘、堆塑等工艺为一体,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学、建筑、绘画、哲学等方方...

绍兴目连戏,是流传于绍兴市及所属各县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戏文,,应节中元,驱邪解禳,是绍兴水乡社戏乃至整个民间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明代已盛行。与其他目连戏相比,具有唱腔独特,拥有特殊乐器“目连号头” 出目独特,在近200出目中,数十出为郑之珍...

锡器制品在我国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我国有关锡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有“金锡连丹”的叙述。商周时代,人们已经能够用锡与铜、铝合铸体积、容量庞大的青铜礼器 南北朝时期,王室贵族常以纯锡制作冥器 唐、宋两朝,民间锡...

艺兰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越国,到了明清时期,江、浙、沪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艺兰活动非常盛行。上至帝皇将相,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参与艺兰活动。艺兰是一门以欣赏艺术为主的,包括兰花品种的鉴别、栽培、管理、欣赏等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