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必吃餐厅 ...更多

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

串串香,起源于四川成都,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也是草根美食较大众化的体现,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又往往称其为小火锅。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串串香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串串香已成为四川味道的代表之一。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隶属于成都钢五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成都无缝钢管厂研发的味道,早在成都春熙路天桥下摆摊,凭借老成都30年深厚底蕴的配方,摆上了如今的大街小巷。从装修一看,既有工业风,又是小清新的环境。

台州皇冠假日酒店

2021年第三批“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示范)店-台州皇冠假日酒店是世界著名酒店管理集团——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国际品牌酒店。酒店拥有3个风格迥异的餐厅,可提供国内外一流美食,不仅可以品尝到令人垂涎欲滴的“路桥十大碗”,更有香港名厨主理港式粤菜,融合本地大厨本帮菜系之经典,辅以海派菜,浙菜之精髓。

金富士大酒店

2021年第三批“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示范)店-金富士大酒店是首批十家“路桥十大碗”推荐店之一,主打台州传统菜与台州名优特食品,兼容粤、川、湘等适时适口菜品。酒店创始人拥有40年餐饮经历, 通过刻苦用心的经营和对工艺的精益求精为食客带来一道道经典的美味。

路桥区经典名菜 ...更多

目鱼肠

这个看上去又黑又粗壮、其貌不扬的“香肠”,可是台州人拿来下饭的心头爱。目鱼肠的原料目鱼又称日月鱼,呈贝壳圆形,因为半边肉红色像太阳、半边洁白像月亮而得名。家里老人爱用它来煲鸡或猪骨,据说有明目的功效。新鲜目鱼可以做成目鱼肠,咬起来韧韧的,咸咸的,有一股莫名有食欲的好闻的腥气。因为方便携带和储藏,目鱼肠很受欢迎,拿来切片直接蒸了吃或炒肉炒菜都非常美味。

鲳鱼年糕

说起台州菜,在台州人的饭桌上,小海鲜加上年糕是最佳CP。透骨新鲜的鲳鱼配上软糯可口的年糕,浓浓的汤汁,一份根本不够吃。“三鲳四勒”说的就是三月的鲳鱼,四月的勒鱼是最肥的。这个季节,清蒸一条勒鱼,品着仙居的杨梅酒,再来一份鲳鱼家烧,配上手打的年糕段,蘸着鲳鱼的汤汁吃,那是极好的。

姜汁调蛋

台州人酷爱吃姜,姜汤面、姜米粥、姜汁肚片等菜品比比皆是,其中甜品以姜汁调蛋为翘楚。将姜汁、鸡蛋与红糖一同调匀,装小碗进大锅干烧,不多会便得红黑相间、热气四溢的姜汁调蛋,混合了姜的辛辣与红糖的香甜,扎实的一口下去直暖到心尖。讲究的还会放核桃和桂圆肉,又祛寒气又补中益气。怪不得从前是产妇坐月子才能吃到的滋补品,如今已成了台州人当早 点或宵夜的至爱。

路桥区特产手信 ...更多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

我国捕捞大黄鱼的历史,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吴地记》载:“阖卢十年(公元前505年)东夷侵、吴王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月余,属时风涛,粮不得渡,王焚香祷之,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 大黄鱼有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云:“大黄鱼,开胃益气,治暴下痢。” 大黄鱼是东海渔场的优良鱼种,不仅“其色如金、体态优美”,而且“肉厚骨少,味松而嫩”,故而《吴郡志》中说它是“唯出海中,其味绝珍”。 大黄鱼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并有许多趣闻、掌故,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例如,明穆宗年间,以东海大黄鱼为原料的糟熘鱼片曾名扬京师,为明朝皇帝朱载垕所宠爱。 东海大黄鱼已渗透到海岛人的生产、生活、礼仪、节庆、游艺、信仰等各个层面中,如在婚俗礼仪中,海岛人定亲,均要送一对大黄鱼作为吉祥食品。

路桥枇杷

路桥枇杷在宋朝就有栽培,宋嘉定《赤城志》载:“枇杷 叶阴密,不凋,冬花夏实。”《土物小识》记“枇杷,叶婆娑,冬开折花,来春结实,味甘美。……出安溶”。《民国志稿》载:“本县上山童一带盛产枇杷”。1934年《浙江实业志》载,“黄岩枇杷年产量9600担,仅次于余杭,居全省第二”。1984年,以黄岩县(路桥区)枇杷为原料的糖水枇杷罐头还获巴格达国际博览会优质奖和国家经贸部荣誉奖。路桥区1994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6年,路桥区桐屿街道被农业部等有关单位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1999年被省林业厅评为“浙江枇杷之乡”。路桥枇杷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等。

路桥区文化遗产 ...更多

路桥灰雕是流传于台州路桥,以经过特别处理的石灰为主料,用批刀直接雕刻于墙上或屋顶,干结后形成山水、人物各种图案的一种传统工艺。它起源于宋朝,兴于明、清,乾隆年间尤为兴旺。...

路桥莲花源于唐代佛曲“落花”,清中期流入路桥,并与当地方言、古老的乱弹戏腔调、道士戏揉合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曲艺。...

章氏骨伤疗法始创于清道光三年,至今已180余年。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正骨手法、外固定、中药内服、膏药和药膏外敷治疗骨伤疾病方面独树一帜,成为骨伤科的一大流派。...

拷绢,又称殿前绢。有史料可查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中叶,主要流行于路桥洋屿殿附近的下梁、新桥一带,以生丝和蚕丝为原料,薯莨为染料拷成布匹的传统技艺。拷绢坚润胜于纺绸,绢面光滑,质硬挺刮,为夏暑避热之上品。穿在身上,既不沾汗,又能透风,而且牢固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