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名录。     目前与董永传说的相关遗迹有:望仙桥、清乾隆三十七年十月立的《重修望仙桥记》石碑、延陵镇董家村、司徒镇董阁庄村。董永传说是由汉代真实的孝子故...

庙会(柳茹庙会),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柳茹庙会,是丹阳境内最早的庙会之一,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庙会之一。其源于北宋末年金兵侵犯中原,汴京沦陷,钦徽两帝被俘。国难之时,河南长垣县贡祖文与汤阴县岳飞一同“仗剑从军”抗金并结成“刎颈之...

许氏中医正骨推拿,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许氏中医正骨推拿源自清咸丰年间中医骨伤科维存派,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清咸丰年间,维存派传人许旭朝在继承维存派骨伤诊疗技术和跌打损伤秘药膏方的基础上,潜心研发了具有辨证施术、刚柔相济、复位精...

花岸龙灯会,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句容后莘行政村花岸组(原花岸村)龙灯会,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本村上空有青黄雌雄二龙翻腾盘旋的传说。旧时龙灯会出灯是正月十三,现为正月初六。出灯时,14名舞龙手高擎...

冒氏烧伤神应膏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冒氏烧伤神应膏制作技艺,源于明代天启年间,历经十二代传承,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该药膏呈棕黄色,气味芳香,选用数十味上等中药材浸泡于地产优质麻油数天,再经武火、中火、文火熬制后将药...

唐老一正斋膏药制作技艺(金山镇江膏药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唐老一正斋膏药制作技艺是外用敷贴的传统硬黑膏药制作技术,因其研制的膏药疗效显著而影响遍及江浙沪、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其创始人唐守义于清康熙元年在古城镇江大市口...

东乡云飏汤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俗称东乡长鱼汤。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小憩东乡时,品长鱼汤感味美绝伦,又见汤中鸭蛋花飘动的样子犹如云丝飞飏,遂龙颜大悦,亲自命名“云飏汤”。东乡云飏汤制作有八道工序:汆鱼、划丝、煮汤、炸丝、...

镇江小磨麻油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镇江小磨麻油源于民国年间,迄今约百年历史。镇江小磨麻油制作技艺分石磨磨制和水代法取油两种。石磨磨制过程低温、低压,过程温度仅60~65℃,不会破坏香油中的芳香味物质及功能性营养成分。水...

古琴斫制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斫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技艺,远在唐代就已十分精湛。南朝著名琴家戴颙隐居镇江南山,斫琴、弹琴,留下了“斗酒双柑听鹂声”的佳话。清末,镇江地方志有记载,润州琴园巷也是因一位琴痴张勤夫居于此斫...

焦山六舟全形拓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形拓,又称“全角拓、立体拓、器物拓、图形拓、博古图”等,是一种以墨拓等技法,把器物立体原貌以1:1比例拓制到平面宣纸上的一种特殊技艺。该技艺源于镇江焦山,由清代焦山定慧寺六舟和尚所创,...

茅山手工茶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茅山乃茶叶古产地,茅山手工茶制作技艺历史久远,自唐宋开始延续至今。南朝陶弘景隐居茅山在《杂录》留有“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茶字,古作荼)之记载。茶圣陆羽也曾隐居茅山写出《...

镇江恒顺酱菜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酱菜,乃酱和菜搭配一起而做成的菜,源于汉代,迄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镇江属于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的气候为果蔬的生长及关键用料稀甜酱的发酵提供了有利条件。镇江恒顺酱菜制作,源自创建于1...

宝堰面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宝堰镇位于丹阳、句容、金坛等地交界处,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十分适宜水稻、小麦的生长,面食是当地人的主食之一,面馆也因运而生。因其投入小,逐渐成为一种职业,后逐渐向周边地区流布。宝堰面是用当地...

梨膏糖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末民初,中医孟河派传人笑德林在常州开设德林堂药店专事中药配制、跌打损伤膏药及小儿驱虫梨膏糖熬制。丹阳珥陵人陆龙年少即赴“徳林堂”药店学徒,师承笑德林、赵启明,学习并掌握梨膏糖配方、熬制以及...

瑞荣毛笔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笔居文房四宝之首,古人尤对优质毛笔情有独钟,制笔行业应运而生。清康熙年间,丹阳陵口邹宗盛年少赴苏州周虎臣笔庄学徒,专攻“仿古兰花笔”“漆管狼毫”笔,被誉为“湖水名笔”第一人,后传子邹奕意...

苏派装裱技艺(丹阳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书画装裱,又称裱画或修裱,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南宋建立后,手工艺人南迁,书画装裱逐渐在苏州扎根并进一步发展传承,形成了“苏派”系,以“平挺柔软光滑、镶料配色素洁淡...

家具制作技艺(丹阳精细木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长江中下游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这里的手工业极度兴盛,苏南地区是中国明清家具制作的发源地,明代《金陵琐事》有记载:南国工匠技艺,小木高手,美在外型,内存千秋。丹阳精细木作...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汉韵二胡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汉韵二胡制作技艺源于清顺治年间“汉韵琴坊,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汉韵二胡制作技艺精湛,属典型的传统手工技艺,琴杆、琴筒、蒙皮、音窗等制作要经过开料、配料、木工、雕刻、...

镇江肴肉制作技艺(源春肴肉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镇江肴肉制作技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就记载有以猪皮冻丝为主的“水晶脍”“水晶冷淘脍”的菜肴。明代万历年间的《金瓶梅》第三十四回中,也记...

灯彩(金山灯彩),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山灯彩作为传统的民间工艺,是镇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唐宋时期镇江寺庙众多,尤以市内金山庙会、都天庙会为甚,主办者多以各种灯彩吸引游人烘托氛围。润州位于镇江...

面塑(京口面塑),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面塑就是用面粉、糯米粉及防腐剂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蒸煮冷却后加色(也可后期绘色),再根据需要通过“一摁、二捏、三镶、四滚”技法捏制成各种小型人或物,形象逼真立体感强,是一门集绘画、...

泥塑(华山太平泥叫叫),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华山太平泥叫叫,源于南朝,它是镇江新区华山村特有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一种儿童玩具,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传说小孩吹了华山太平泥叫叫,会吹去晦气,保佑健康,平平安安。制作太平泥...

镇江刻瓷(龙脉山刻瓷),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以及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和瓷板上表面刻划,凿镌出各种精美的形象图案。镇江刻瓷的历史源于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锡剧,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锡剧发源于古老的吴歌,曾称滩簧,流行于沪宁沿线、杭嘉湖地区和皖南城乡。民国初期,袁仁仪、李庭秀、王嘉大等到上海走街串巷和茶馆酒楼演唱,成为锡剧第一代人物,迄今已传至十多代,二十世纪5...

八桥跳花绳,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花式跳绳“简称跳花绳”,指在平常跳绳基础上结合体操、舞蹈等元素,设计出的跳绳花样动作。其跳式灵动,跳法多变,富含艺术和趣味,由一人或多人完成一套动作。八桥跳花绳主要分布在扬中市八桥镇...

东乡跳马灯,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华墅村位于镇江新区与丹阳交界的贞观山脚下,有近千年历史。史料记载,华墅是江南殷氏发祥地。北宋时汴京千兵殷秉常护宋高宗南迁杭州抗金有功,官至右武大夫。其逝后,其子定居华墅,繁衍生息。明世...

西来桥舞龙,镇江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国初期,扬中市西来桥镇爱好者利用身边随处生长的芦柳竹等材料扎制简易长龙,自发成立舞龙队,开展舞龙竞技展示、节庆娱乐,增添喜庆氛围。西来桥舞龙集武术、舞蹈艺术、民族鼓乐等综合因素于一体,通过...

    高资跳面的制作技艺,2011年1月14日入选镇江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高资跳面制作技艺源自清代,有二百多年历史。经过数代面师的传承完善,影响力已扩散到镇江所辖的各市区,为美食家们津津乐道。跳面...

    丹徒南乡服饰,2011年11月4月入选镇江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民俗类项目。     丹徒过去盛产丝绸,早在唐宋时,这里就有绫罗绢纱进贡,南乡一带的妇女擅长裁剪、挑花的女工手工技艺,明清两代为手工服饰的制作鼎盛期,有“...

    宝堰米酒酿造技艺,2011年1月14日入选镇江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宝堰米酒又称为“三仙酒”,源自清代,当时家家有作坊,户户有酒缸。到了清末民初时,宝堰古镇进入辉煌期,镇上有大小商埠两百多家,...

    太极拳(孙式太极拳),2011年1月14日入选镇江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     孙氏太极拳是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先生集形意、八卦、太极之大成,冶三家于一炉所创立的优秀拳种。从追求运动形式和精...

   剪纸(字),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剪纸艺术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为广泛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明清时步入鼎盛。它有着深厚生活土壤条件,不受...

   扬中河豚文化,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河豚是江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鱼类。4000多年前,我国就对河豚有所认识,战国时的《山海经》有对河豚的记载。古代的河豚还作为进贡朝廷...

   儒里朱氏祭祀,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镇江新区儒里朱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扩建于清康熙年间,现为市级文保单位。自古朱氏重学,中举为官者众多,并深重礼仪,故祭祖礼制相传...

   圌山黄明节,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圌山,位于镇江新区,海拔仅290米,但却是宁镇丘陵东段的最高峰,山顶的七级报恩塔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生活在周围的大港、大...

   镇江江鲜菜制作技艺,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长江江鲜被食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旧石器时代。在六千年前的钱山漾文化遗址曾出土木船桨、陶石网坠、木浮标、竹鱼篓等,证明长江下游地区已有捕鱼业...

    镇江端午习俗服饰,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虎头鞋为孩童所穿,是镇江传统的端午习俗服饰中手工制做的童鞋,通过家庭母女、婆媳之间代代相传,据考证至少在元代之前就已流行。虎...

   恒升酱醋酿造技艺,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恒升酱醋由丹阳市恒升酱醋厂生产,该厂原名“恒升号官酱园”,始创于清代同治年间,原厂座落在丹阳访仙桥老街里,由丹阳西门外人江沛经营,后经清政府...

    蛋壳雕画,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蛋壳雕画源于战国时期,管仲在《管子·侈靡》篇曰:“雕卵然后瀹之”,表明早在两千年前的民间就有用色彩涂于蛋壳的工艺,它是民间古老的一种蛋俗文化,在...

   东乡羊肉制作技艺,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当年,清朝康熙皇帝下江南,大学士张玉书就用东乡羊肉招待御驾赢得了龙心,此后镇江府便将其作为了朝廷的贡品。东乡羊肉,又名“佛跳墙”,传说很久以...

    茅山道教音乐,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名录。     茅山道教音乐源于南朝梁代,为道教在斋醮科仪活动中诵念唱奏的音乐形式。梁代陶弘景(456—536)在茅山创立了“茅山派”的道教科仪及音乐。“茅...

   燕子窝山歌,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名录。    燕子窝山歌流传在蒋乔镇韦岗村燕子窝组,它是由河南民歌演变而来,至今有150余年历史。因燕子窝组三面环山,形似燕窝,故名。燕子窝山歌分劳动歌和表演歌...

    镇江抗英斗争故事歌谣,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学类名录。     鸦片战争镇江抗英斗争故事、歌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镇江展开民间文艺普查时采记的。当时被采访者大多已七、八十岁的高龄,但他们凭着深刻的记...

   镇江工匠传说,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镇江自古是我国有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瓦、木、铁、竹、窑等手工艺工人特别多。其高超的技艺,还流传到了长江以北的扬州一带,这两处工人就是民间所称的...

   邮票拼贴画技艺,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我国的邮票拼贴画是在大清邮政于1878年发行了第一张邮票之后才出现的。顾名思义,它是用邮票作为材料,剪裁拼贴成的民间手工艺品。邮票是方寸之纸,该...

   丹阳风筝制作技艺,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春秋战国时期,纸未问世,“墨子”斫木为鹞。“鹞”为风筝的古老名字。后来“公输般”用竹制成了喜鹊形的工艺品,被称做风筝,延至今日。据《南史》记载...

   漆器制作,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漆器制作,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在新石器时代,先辈们就已发现并采用了天然漆树的汁液,用以制器。镇江在数千年的漆...

   “两页半”碑帖装裱技艺, 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一、碑帖的装裱技艺伴随着拓本的出现而出现,目前已知最早的拓本在唐代,清代中后期达到高峰。它的装帧分为两种:一是采用“蝴蝶片”装裱,但...

   青铜铸造,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晚期至秦汉时代,已有铭文和精细花纹出现。其中的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发展鼎盛,器物多样,花纹富丽。秦汉时,因有瓷器、漆器进入人们生活,铜器...

    扬中箫笛制作技艺,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现今的笛是由古时称为“横吹”的管乐发展而来,它的音域宽广,音色明亮,音质深厚,富有天籁之音。扬中箫笛在造型上,有一种流动的韵律感,加之笛身...

   织毯,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在我国的甲骨文中有关于地毯编织的记载。早期的织毯是简单的直线条图案,南北朝时才出现了花卉动物等图案。扬中织毯刚出现时,是手工小作坊。当时的扬中人靠木机织地...

   镇江蟹黄汤包的制作技艺,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蟹黄汤包源于三国时期,是镇江最负盛名的名点心。据传是诸葛亮派员到东吴祭奠孙夫人,在京口(镇江)用猪肉和蟹黄、蟹肉做成的美点。 其技艺为:...

    扎染画缋,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扎染,古称绞缬,始于秦汉盛于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防染艺术品种。它以中国农科院镇江市蚕业研究所研制生产的细旦超薄真丝为面料,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民间...

   扬中玉雕,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扬中玉雕约在清末出现。玉器为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历来被当作珍宝,是美好的吉祥标志,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重要的装饰品,也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收藏品。扬中玉雕制作...

    铜版彩画,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明末清初,中国的文人墨客为方便外出,将墨和砚浓缩在一个白铜制做的墨盒中,并运用点线面的表现手法,在墨盒上手工刻凿了精美流畅的文字、人物或花鸟等,这...

   缝纫机绣,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缝纫机绣是从1890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了第一台缝纫机之后才开始出现的。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较为流行,主要普及在江苏、浙江和上海城乡的绣花加工厂内,江苏又...

    泥塑,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了抟泥肖物的技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证明,在公元前三世纪,我们的祖先已将泥塑艺术发展至炉火纯青的地步。丹阳泥塑是以泥土为原料...

    高资石雕,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在丹徒高资,取石雕刻的历史远在明代,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高资盛产远近闻名的“高资白”大理石,其质地细腻、“绵软”,是雕、刻、塑的理想材料。高资石雕...

    烙铁画,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烙铁画(亦称烙画和火笔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是古代中国极其珍贵的画种。古代是用铁笔用火烧红,在木制品上或葫芦上或丝绢上或纸面上烫出各种不同的画面...

    面塑,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面塑,又称面艺,用于民间探亲、贺喜、祭扫等活动,我国汉代已有文字记载。面塑可分为观赏性面塑和食用性面塑两种,多以糯米粉和大米粉、面等作为原料捏制而成。...

    华山泥叫叫,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镇江华山太平泥叫叫的制作,源于南朝,它是华山村特有的民俗儿童玩具,有一千余年历史。传说小孩用嘴吹了太平泥叫叫,会吹去晦气,能保佑孩子健康,平平安...

    丹阳刻瓷,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刻瓷源于18世纪, 距今200多年历史。它是通过刻刀在优质白胎成品瓷釉面上进行书画雕刻,强调以刀代笔,表现刀与瓷接触的自然涨裂的物理特征,达到手工...

   芦江张家镗,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名录。    芦江张家鎲是句容市后白镇芦江村张家祠堂张姓族人开展的一项鎲舞表演活动,源于汉代。“镋”原是古代士兵手中的一种武器,长一米五、六左右, 镋...

   根雕,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根雕艺术约源于战国时期,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元、明、清为兴盛期,民国时逐渐衰落。建国后,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根艺重新复苏。根雕又称为“根的艺术”或...

    花毽,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名录。     踢毽子源于我国汉代,自六朝开始盛行,至清末达到鼎盛。丹阳几乎家家有毽,人人善踢,现已普及到全丹阳地区,每逢春节街头巷尾到处可见踢毽之人。宋...

    马灯阵舞,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名录。     丹阳皇塘镇南建村的“马灯阵舞”源于唐代,原为唐太子在宫内消遣娱乐所用,以后传至民间,以元宵节尤盛;润州蒋乔镇嶂山村的“马灯阵舞”源于清代,当地人称...

    扬中九狮图,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名录。     扬中有着悠久的舞狮传统。公元1821—1850年,家住玉皇钥匙头(现八桥得胜村)的钱广庆,受唐伯虎《九美图》和壁画《九龙图》的启发,编排了一套既...

   丹徒南乡田歌,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名录。    南乡田歌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这里地处“吴头楚尾”,当地农民劳动伴歌,已为习俗。田歌,又称秧田歌、插田歌等,是长江流域广大稻农插秧除...

          白蛇传传说,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名录。    《白蛇传传说》讲的是有条美丽的白蛇,为报答许仙的救命之恩而与之结为夫妻。后来白娘子在镇江五条街开了“保和堂药店”施药济贫,却惹怒了金山...

    丹阳汤展文传说,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名录。     汤展文(1661—1724年),清雍正二年举人,享年63岁。他天资聪颖,博学多才,著作丰富,好为民请命,不畏权贵,人称“丹阳阿凡提”,有关他...

    蒋乔镇的民间故事,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学类名录。     蒋乔镇位于镇江市西南郊,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国丈乔国老的故乡,与金山、焦山、甘露寺等名山胜迹为邻,有朱元璋、张玉书等地方名人逸事,加之过去丰...

    丹阳曲阿美酒传说,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名录。     丹阳酒最早的文字记载为晋代王嘉的《拾遗记》,该传说又以南朝梁武帝萧衍《舆驾东行记》的记载最为典型。南北朝时“曲阿美酒”开始风靡大江南北,元...

     《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学类名录。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这是我国著名的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中的第一首。据宋郭茂清《乐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