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南安市特产

山格淮山

山格淮山根茎粗大,长圆柱形,外皮黄褐色,肉质乳白粘液多,不易褐变;口感绵滑、脆而不硬、酥而不软,久煮不散。

福建乌龙茶

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19世纪初乌龙茶的产制亦由福建扩展至粤东及台湾。福建乌龙茶产品花色具备各自的品质特征,细分为闽北水仙、闽北乌龙、闽南铁观音、闽南色种、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等系列产品。

蓬华脐橙

蓬华脐橙产于南安市蓬华镇。脐橙是蓬华镇的特产之一,方圆五公里内无公害种植。由于蓬华地势高,早晚多雾,中午放晴,夜寒日暖,又加上雨水充沛,构成独特的天时地利,所以脐橙品质优良、色泽温润,无籽、皮簿、甜度适中,味香可口,富含人体所需维生素,是周边地区畅销的特色农产品之一。

福建百香果

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种植百香果的地区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当地的土壤环境和降雨量与广西类似,所以出产的百香果在品质上近似于广西百香果,被称为百香果中的后起之秀。

衙口花生

龙湖人很早就有种植花生的习惯,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经验。衙口花生是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的特产。它选取优良花生“小琉球”、“中琉球”种植在沙质地上,果壳表层光泽透亮,壳内花纹自然清晰。

泉州龙眼

泉州枕山面海,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具有龙眼生长所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是龙眼栽培最适宜区和发祥地。已有1700多年的龙眼栽培历史,泉州特产龙眼干是丝绸销往海外主要商品之一。早在1978年,晋江、鲤城和南安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确定的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中。1997年,泉州市的南安又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2014年泉州龙眼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泉州龙眼种植面积43万亩,总产量4.7万吨。龙眼种植面积、产量均居福建省和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市拥有万亩龙眼的乡镇15个,百亩以上龙眼场有166个被誉为“龙眼洋”。泉州拥有丰富的龙眼品种资源,堪称我国“龙眼品种资源宝库”,原产于泉州市的龙眼品种(或品系)计有79个。引进的品种40多个,登记造册的品种、品系多达110多个,占全国龙眼品种的三分之一。泉州龙眼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驰名中外。“东璧”为泉州“珍稀”独有品种,被誉为“鲜食龙眼之王”;“福眼”为泉州主栽品种,经品种鉴评被公认为制罐、加工最佳良种,被称为加工的“龙眼之王”,曾荣获巴黎国际博览会旅游美食金质奖章 “绿喜”、“康尔美”、 “康益园”、“源山”、“育新”、“龙珠山”、“喜多多”、“亲亲”牌龙眼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原产于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寺,已有700多年历史,目前是福建省最优良的鲜食加工兼用的大果优良品种,是重点推广的良种,1992年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东璧龙眼果穗长约24厘米,每穗果实34~42粒。果实扁圆形,果顶圆,果基平,果肩亦平。单果平均重10.9克。果皮赤褐色带灰,具黄褐色细斑,龟状纹明显,果面放射线多。果皮稍厚,果肉淡白、透明、嫩脆,味浓甜,渣极少,品质极上,为鲜食极优品种。 鲤城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龙眼产区,龙眼栽培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1700年以上。最早栽培可追溯至汉朝、三国和晋代,宋朝是鲤城区龙眼生产兴旺时期。唐诗人丁儒,随闽王南下到泉州时,对南国佳果龙眼赞不绝口,写下了“龙眼玉生津,蜜取花间液,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的名句。“绿丛龙眼最宜秋”,“出姿房挺绿婆娑”。这是宋朝文学家欧阳修等咏龙眼的诗句。东璧龙眼名扬东南亚及台湾地区,台湾同胞、海外华侨来国探亲,必然会品赏家乡特产东璧龙眼。龙眼成熟时,在街头市面的水果摊,目前仍然传统地挂着“正东璧龙眼”、“正正东璧种”、“开元寺东璧”等招牌招揽客人。东璧龙眼深受客人欢迎。这些弥足珍贵的鲤城区龙眼文化现象,丰富了鲤城东璧龙眼文人历史的内涵,也进一步提高了东璧龙眼知名度,促进了龙眼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