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靖安草龙灯(俗称香火龙,又称太平灯),流传于仁首镇前进自然村,该村按清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又被称为“四甲”。 清代实行“保甲制”,因依山居住、同饮一条溪流之故,4甲居民以草龙灯为缘而联成一体。靖安草龙灯习俗也随他们一同流传至今。...

土城斗牛是这个村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它与当地的万里庵庙会和“吃新节”习俗融为一体,一年一度,时间是农历五月十五日这天。“吃新”即品尝新上市的蔬菜瓜果;敬祖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五月十五日这天,周边四面八方的村民都蜂涌而至,来到土城万里庵“朝禾苗”,赶庙会,将带来的几根已灌浆的稻穗供奉在菩萨前,祈祷年丰岁顺。村上的每家每户都要大摆酒席招待亲友,席上除鸡、鸭、鱼、粽子、发糕、油糍外,更主要的是特意采来的新鲜蔬菜瓜果。亲朋欢聚一堂,共话桑麻,其乐融融。吃新后就去玩斗牛。斗牛是赶庙会、朝禾苗、吃新节中最吸引人的活动。...

宜丰风水狮现主要分布在宜丰县的新昌、潭山、天宝等16个乡镇及周边高安、上高、铜鼓等县市。其表现形式有石雕、木雕、铜雕、根雕、砖雕,到清代后海衍生出陶绘、书画和剪纸等。它的种类有卧狮、蹲狮、立狮、走狮、倒挂狮、守院狮、护宅狮、拴娃狮等。根据风水学的理论,不同形态的风水狮有着不同的作用。卧狮:象征着悠闲自在、祥和安乐,通常放置在寺庙庵堂门前或游乐场所;蹲狮:是古往今来被民间供奉的守护神,它置身于天地万物之间,吸取日月光化,耳听八方,目眺宇宙,担负着镇邪驱魔的重任,被广泛使用在衙门、民宅、城门、桥梁、寺庙、堂馆、仓库、祖墓等场所;立狮:性情猛烈,反应敏捷,有蓄势待发、排山倒海之势,适合于置放庙宇、陵墓前,承担警卫迎敌、镇山守场的使命,但绝不可置立于官衙民宅,以免招来不祥的突发事件;走狮:又叫游山狮,它处于饥饿觅食状态,气势凶猛,煞气腾腾,不宜置放于官府衙门和居宅庭院门前,以免招来祸患。倒挂狮、守院狮、护宅狮、拴娃狮则有看宅护院、安家保胎之用。...

中国江西省樟树市素以药都誉名中外。它具有药材资源丰富、加工技艺精湛,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

丰城青云寺“谌母医药疗法”相传由晋时谌母首创,对治疗风湿神经痛和缓解肢麻等病症疗效显著。这一民间疗法,现由丰城青云寺刘春兰居士,结合穴位刮痧法与经络拍打法,得以发扬光大。...

酿饭坨又称糯饭坨,是奉新一种独特的地方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起初流传于奉新山区各客家居住地域,后来通过传衍扩展,成为奉新县各地域均流传的地方特色传统食品。...

高安腐竹是高安传统的豆制食品,成品形状酷似竹条,故名腐竹。高安腐竹有“素中之荤”的美称,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口感独特,风味纯正。可煲可炒,食用方便,久煮不化,过餐不糊。吃起来虽韧却柔,软嫩可口,兼有止咳清痰,解毒养胃之功能,受人青睐。...

冻米糖是丰城久负盛名的传统地方名优特产品,相传已有四百多年的生产历史,被乾隆钦名为“江南小切”,。丰城冻米糖其外观平整,精白晶亮,吃起来松脆爽口,落口消融,无渣无屑,回味无穷,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这与丰城冻米糖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密切相关。民间流传“新淦(今新干县)糯谷米,龙泉(今遂川县)清茶油;江苏桂花香,台湾麦芽糖”,而丰城冻米糖所用的主原材料就是新干糯米、江苏桂花、遂川茶油和台湾麦芽糖。同时,丰城冻米糖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工序有20余道。丰城冻米糖迄今一直是丰城市民居家旅行和待客馈赠的主要副食品,产值大,生产及消费面广。...

万载罗城手工扎粉为万载知名特产之一,它以色白如银、条素柔韧、入口爽滑而著称。其加工技艺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色彩,其主要产地在罗城镇泰溪河两岸的黎明村、罗城村,黎明村上碓、辛家两个自然村是其发源地。这两个村庄座落在美丽的泰溪河畔,有一间12个碓臼的水碓房,其侧又有大片河滩,便于晾晒扎粉,这里既是罗城扎粉的发源地,又是罗城扎粉最有名的产地。...

袁州夏布的生产起于隋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经过世代袁州人民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袁州夏布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夏布质地“柔软润滑,平静如水,轻如罗绡”而闻名海内外。在古代粗麻布为奴隶、平民穿用,细麻布如同丝绸为高贵品种,供贵族使用。袁州夏布“嫩白、匀净、通行四方、商贾幅辏”,曾列为朝庭贡品,是一种纯手工的“绿色天然环保”土特产品,为“袁州三宝”之一,不但满足国内消费者需要,还可出口创汇。袁州夏布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的纺织工艺具有许多显著的特征,为中国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宜丰霉豆腐又称豆腐乳,其制作工艺古老而独到。宜丰霉豆腐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其制作工艺在选材、浸泡、磨浆、煮浆、霉制、配料、装罐等方面有了自己的独到之处。每年立冬一到,宜丰城乡家家户户都制作霉豆腐,因为立冬到冬至时节制作的腐乳最为正宗。...

袁州松花皮蛋是宜春市的一种名贵特产,历史悠久。据《宜春市志》记载:袁州松花皮蛋形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在民国时期已誉满海内外。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大力发展,加工企业蓬勃兴起,产品被国家绿色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得奖产品。它精选原料,在中国传统皮蛋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用独有的中草药配方和独特的加工技术精制而成,其蛋白晶莹透明,色泽光亮,富有弹性,表面呈现大小不等的松花图案,蛋黄、蛋白层次分明,从内到外依次呈现红、豆黄、豆绿、深灰、茶红等五色,蛋黄凝而不固、聚而不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铜、铁、锌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口感鲜美、醇香,食后有清凉、香甜之感,回味悠长。...

罗酒的酿造工艺与普通米酒的酿造工艺差不多,同样要经过浸米、蒸饭、下药、封缸几道程序。但也有不同,它多出了三道密封工序:一是封天宝甑。二是上缸密封,即一周后要启封搅动,再第二次封缸。三是半年后,即来年清明前用大座壶煮沸后第三次上缸密封。...

樟树四特酒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它是在明清时代的“清江(樟树前称)土烧”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白酒制作技术,是以整粒大米为原料、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续米查混蒸、三进四出”操作,老窖固态发酵的独特酿造工艺。此工艺酿制出来的四特酒口感“幽雅舒适、诸香协调、柔绵醇和、悠长回甜”,香味独特,是特香型白酒的代表。...

宜丰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宜丰地貌格局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宜丰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植物种类有2000多种。人均拥有林地面积0.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4.5%。...

中秋拜月是从古至今流传于宜春民间的一种习俗,在每年的中秋节举行。该习俗现主要流存于宜春市中心城区及袁州区的大部分乡镇。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民间,宜春中秋拜月习俗即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渐显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也愈加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表达愿景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一直传承至今。在宜春,每逢中秋佳节,独具民间特色的拜月仪式都会在城镇社区、乡野村落隆重举行,使当地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并声名远播,宜春因而有了“月都”的称谓。经过传承发展,中秋拜月民俗活动既体现祭拜,又凸显了宜春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仪式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请月。表现人们用纯洁的心灵,庄严迎接象征祥和的明月在月之都升起。2、祭月。表达人们纯朴、善良、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和心底的企盼。3、拜月。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今,宜春“月亮之都”的称呼已为社会广泛认可,中秋拜月更是逐渐演变成了本土百姓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并以月寄情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这一传统习俗在宜春具有强劲的生命力,近年来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并已成为“中国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地政府与百姓的共同呵护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正将其不断传承光大。...

1、基本情况:“丰城社火”始于唐代。以古时礼制春、秋社日为祭礼日,“立春后五戌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不同于“鹅湖山下稻梁肥”一诗的写照,社火日多在八九十月间。此间农事清闲,村村轮换过社火,喝社火酒,并举办各种大型传统灯彩、戏剧等群众文化活动,处处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丰城市洪州窑碗泥岭“古法制陶”技艺是一种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碗泥岭陂下村手工制作的日用陶器,品种繁多、质地坚硬、器形优美、古朴醇厚,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洪州窑制陶工艺的现实翻版和“活化石”。...

宜春木雕是江西宜春、特别是该市袁州区天台镇一带经久享有盛名的一项传统雕刻艺术。它发端于明末清初,以楠树、香樟树、株树、油茶树、梓树等木材及树根为材料,匠心独运,甄别构思,用锤子、锯、凿子、圆铲、刨子、雕刀和钻子等工具进行手工雕刻,制成各种工艺品,其中以傩面具、历史人物肖像、家居装饰最为见长。它是赣文化的一个生动体现,以其别致神韵、精美雕饰和广泛表现内容而蜚声省内外,被称为宜春民间工艺美术沃土育出的一朵奇葩。...

湖口豆豉是以优质纯黑豆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它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以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和“味美香幽、香而不腻,肉松皮酥,入口即化,久煮不烂,久储不霉”之独特风味称具于市,屡获市、省、国家级多项殊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级)新闻煤体不断宣传报导,八六年六月“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发表了《湖口豆豉——中华一绝》的专题赞誉文章等影响力,而驰名中外。...

江西省丰城市的剪纸工艺始于宋代,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最初的表现内容形式以“挂联”为主(即春节挂在大门横梁上的门联)。挂联俗称“挂钱”、“挂签”,寓意“挂剑”避祸消灾。工艺是用大红彩纸把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文字剪、刻以横幅形式悬贴在大门横梁上,使春节门庭充满吉祥喜庆的色彩,在我国江南数省,普遍喜贴门神挂联。原始的挂联内容主要是十二生肖、刀剑、八仙等古朴图案或“福临门”“春满人间”等吉祥文字;后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桥梁建筑、小河山川等100多个艺术品种,产品远销江南诸省,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樟树剪纸,起源于吴城商文化晚期,早期流传于道教丧葬、祭祀、灵媒活动中。樟树剪纸吸收了北方剪纸粗狂豪放的风格和南方剪纸繁茂精致的风格,采用了阴刻、阳刻相交融的手法,灵活运用对折、向心折和夸张、变形的构图,巧妙利用材质衬托变化。樟树剪纸选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富当地乡土色彩,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本省本地区受到各界瞩目,剪纸佳作层出,艺术成就颇丰。...

宜丰根艺制品常用的材料有乔木根、灌木根、竹蔸、藤根及树木畸形的枝、杈,还有质地坚硬、细腻、纹理畸美的樟树、楮树、荷树、油茶、刺柏等树的树瘤等。这些材料,或根或瘤,或枝或杈,通过艺人们赋枯木以生命,化朽木为神奇的高超技艺,经选材、清洗、构思、造型、剥皮、浸泡、烘干(或晾干)、加工、打磨、罩漆、抛光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的根艺作品,具有造型别致、寓意深刻、品味高雅的特征,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艺术孤品。...

龙舟赛是一个融和民俗、竞技、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以单片桨叶作为推进方式,利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船体向前的集体运动。划前先将龙舟用软蔑捆紧并用桐油涂抹,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二日,先把龙舟划往分宜的昌山庙朝神,并供“三牲”酒礼供品,以谋图神保佑该船平安无事,速度快。然后于五月初五日开始在洋江河自由轮番竞赛,优胜者本村自行庆功,街墟店铺馈赠包子,每年观众不下万人。洋江自宋雍熙年间建乡以来,居住在此的人们便利用两江交汇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端午期间赛龙舟,逐渐发展成为代代相袭的习俗。史载“分宜西邑,袁水纵贯之,端阳,民竞舟于其上,万人空巷。”...

高安字门拳是流行活跃在江西省高安市及周边县市的一种民间武术,是南拳的一种,又叫“八法拳”,民间多叫“打狮子”,每套拳术的手法和身法,都是用一个汉字来命名,所以叫字门拳。高安字门拳自古有之,民间传说是武当道师高安蓝坊人葛先师所传。民国期间设有官方专门武术机构和民间国术团体,拳术主要是‘字门拳’。1974年创办县武术班后,1984年成立县武术协会,各乡镇成立了武术分会。民间多半利用集镇物资交流日和春节期间举行武艺表演。...

南庙,位于宜春市袁州区的东南。人民淳朴、刚直、勤劳、勇敢,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群众武术活动日盛。《南庙武术》起于唐,盛于清,普及于解放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练武者众,习武者精,武术之乡,形成已久。南庙武术,门类繁多,根深叶茂,它多为硬门拳、属南拳之列。其特点:势猛桩稳、刚柔相济、套路简朴、易学好懂。即可防身又能健体。主要套路:弹琴、四门、六肘、横桩、封锁口等。...

宜春春锣流传于原宜春县(现袁州区)广大农村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曲调质朴无华,流畅顺口,听来亲切入俗,唱词有说农事的、讲时局的,更多的在逢年过节说唱戏文、故事和谈天说地,吉祥喜庆的赞美之词。表演形式基本上是由一人表演,身背红色圆形小鼓,并挂一小锣,右手执一鼓锤,系上红绸。走村串户,农家场院,逢人便唱,颇受群众喜爱。...

袁河锣鼓戏是宜春(古称袁州)地方戏剧剧种之一,又称“三角班”,明末已有演出,盛行于清同治年间,土生土长,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为群众喜闻乐见。演出剧目均以袁州土话为其舞台语言,配之以当地采茶小调和乡土民歌,演出以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戏,演出始终以锣鼓伴奏,故有“锣鼓戏”之称。在表演艺术上,主要表现在行当艺术,由小丑、小旦、小生之行当组成,后又增加了净行和老生组成。在民国前后,袁河锣鼓戏在民间已十分盛行,先后建立了18个有名的戏班子。建国后,在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袁河锣鼓戏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造就了一批有名望的艺人,其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演出的主要传统剧目有《补背搭》、《卖花钱》、《翻薯苗》、《熊相公》等。...

排字舞分布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镇的斗门,新田、田心,镇渡乡的苑新、洋田等地。关于它的起源,据当地老艺人讲,是清初从湖南传入我县,经过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牌楼神狮舞属南派狮舞,起源于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牌楼村,并流传、兴盛于该村,它是南方地区稀有的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民间舞蹈。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牌楼神狮舞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据《宜丰县志》及《周氏族谱》记载,牌楼神狮舞相传由该村下房祖公周志文于1387年所创。每到正月初十至十五,村人都要请出狮子游乡。狮子游乡时,先由100支神铳开道,接着是100多人的旗、伞队伍出场。鼓乐声中,头戴黄帽、傩面,身穿黄衣,手执龙头杖和破蒲扇的“土地公”边舞边走,把伏地而睡的双狮唤醒,高跷队紧跟其后,先后表演刀、枪、剑、棒等武术套路及拳术。后面的唐僧师徒则戴着傩面,踩着节拍边走边舞,尾有小吹打演奏。其表演场面非常壮观,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上湖灯彩是江西省高安市上湖乡在民间自古流传下来的以纸扎灯为道具而载歌载舞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它主要集中在塘南村和丁家村一带。每隔五年就会于正月初一到十五表演大型灯彩盛会—“闹花府”组灯,其中表演最多的是茶灯、蚌壳灯、板凳龙、狮子灯和龙灯。平时地方举行大型庆典活动,也会调度上湖灯彩参加演出。...

灯彩“渔樵耕读”又名“春牛花灯”,源于湖南的送“春牛”。三都镇张以发在送“春牛”形式上进行了改造、充实,用竹篾扎成牛头,牛尾状,蒙上黑布或黑纸系在身上,每至一家便唱几段花鼓小调,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基础上,增加了“渔翁”“樵夫”“农夫”“读书郎”组成“渔樵耕读”灯彩,后又加了一旦一丑,配上民间小调,载歌载舞,一旦一丑为灯彩主角,一问一答,各角色有鲜明性格特色,丑角才思敏捷、机灵调皮,旦角聪颖坦率、热情活泼,渔翁驼背拐脚、滑稽可笑,樵夫农夫插秆打浑、风谐诙谐,读书郎文质彬彬、纯朴敦厚,各角色均有各自规定的舞步。...

灯彩“太平灯”源于一则民间故事。从前有6男2女强盗,来一富裕人家欲行劫,户主已识其底细,但未识破,而是设宴款待、留宿。强盗不忍下手,天亮离别时,户主还赠其8担银两,规劝改恶从善。强盗们后依言,从商发了大财。某年的八月十五日,8人扮成耍灯人,每人挑一担银两来富裕人家耍灯,用灯摆出“天下太平”字样,结束后留下银担而去。...

铜鼓县位于湘赣边界,修河上游、据境内程子源,黄家岭等处西周遗址出土文物表明,3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汉属豫章郡艾县地,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建县,自康熙年间(1662—1672年)由闽、粤、赣南等地流入大批客家人至铜鼓,铜鼓便有了特有的客家文化。铜鼓境内山川秀美,民风纯朴,节日喜庆之时,喜耍灯彩,县内现有灯彩20余种,最具代表性的有“七鲤抢虾”等。...

铜鼓县位于湘赣边界,修河上游、据境内程子源,黄家岭等处西周遗址出土文物表明,3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汉属豫章郡艾县地,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建县。铜鼓境内峰峦叠嶂、山川秀美,民风纯朴,地处文化多元交汇点,境内自康熙年间(1662—1672年)由“闽”“粤”“赣南”流入大批客家人至铜鼓,在铜鼓形成了一种祛病请神而用的跳觋。...

据宋家“双狮舞”第十一代传人宋箭道介绍,宜丰宋家村“双狮舞”缘于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陈埔的“纸狮舞”,又称“兴狮”。大约始于七百多年前的元代,于清乾隆年间,由福建省永泰县艺人传入宜丰新庄宋家村,当地人因地制宜,融入本土文化,结合本地舞龙特点,先由“单狮”表演发展成“双狮”表演,并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加以了改进,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宜春地处赣中西部,古属杨州,处吴头楚尾,受吴楚古文化影响较大。人们在劳动之余或逢年过节,总是载歌载舞,鼓乐吹奏,宜春三星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迄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流传于广大乡村,是宜春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原名“三星板”,取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意。利用三只不同音色的鼓,两只铛和一对钹,再配锁呐、竹笛、二胡、长号等民族乐器,使演奏过程中的旋律有明显的节奏感,又使节奏得以变化,旋律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形成了十分热闹的吹打场面。曲调欢快、悦耳动听,深受群众喜爱。曲牌情绪多数热闹欢快,也有悲哀忧伤的。每逢节日、婚丧、嫁娶或寿诞之日,都能听到三星鼓演奏的美妙音乐。它日益活跃在宜春民间,具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

奉新县位于赣西北,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建县,属海昏县,是江西省最早设立县治管理的十八县之一,公元185年(汉灵帝中平二年)改名新吴,公元943年(南唐保太元年)为表示“弃旧迎新”之意改名奉新。县域面积1642平方公里,总人口30.2万人。在这片土地上,到处流传着绚丽多姿、风格鲜明的民歌,其中以山歌最具有代表性。这些由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出来的山歌形象而生动的刻画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历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愿望,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因而得以长期流传。...

靖安客家童谣主要流布于距靖安县城50多公里的罗湾乡。这里山峰的最高海拨1729.5米,四面环山,植被丰茂,气候温湿。元末明初以来,客家人从广东福建一带迁徙至此,至少在清中期就传承并丰富了自成一系的客家童谣。靖安客家童谣已收入的有30余首,从形式上分,有顺口溜、对答词、拗口令、白话歌等,从内容上分有天文地理类、文明礼仪类、行为习惯类、生活情趣类等。代表性的童谣有《杨骨梢开红花》《学手艺》《月光光》《楼上半甏饼》等,多为三言、七言句。童谣语音响亮、语汇丰富、语言诙谐、形象生动、情感真切,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因此能寓教于乐,使儿童懂得事理、增长知识、启迪智慧,还能煅炼口才,丰富想象力。目前,罗湾山乡童谣现象因现代文明冲击受到一定影响,但传承群体仍有二、三百人以上。...

宜丰“恒白话”故事,是赣西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口头文学。它发端于宜丰县芳溪镇新村村,流传于宜丰全境,辐射万载、上高、铜鼓等周边县市及远传江苏省部分地区,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群众根据本土历史人物彭恒仁的趣闻轶事和各种社会现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以独特奇巧的情节编织而成的惩恶扬善、取巧逗乐的机智人物故事。这些故事流传城乡,至今仍脍炙人口,深爱广大群众喜爱。...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好几座古老的名城留有见证岁月痕迹的鼓楼;江西宜春也不例外,一座宋代建起的被称作“袁州谯楼”的古朴建筑一直屹立在市区中心。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集测时、守时、授时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地方天文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袁州谯楼的来历,自古就流传着动人的佳话。...

慈化寺的神奇传说已流传800多年,至今尚存有近30则,既从不同侧面印证了普庵法力之所以能传扬四方。座落在宜春袁州南泉山的慈化寺,是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为“天下第一禅林”的江南佛教大道场之一,于南宋乾道二年、即公元1166年创建。慈化寺的开山祖师是位菩萨级的高僧,法名普庵,全国许多寺院都有他的塑像。明朝永乐皇帝评价他“万行圆融,六通俱足,端严自在,光辉旁烛”。有关他兴建慈化寺,800多年来留下许多传奇典故。如建寺之初,普庵率人到湖南金钟湖林区选购木材,与贪心刁钻的山主伍氏斗智斗勇的“出木井”;在接授施主李员外所奉千斤重的大铁钟时,普庵与吕洞宾过手,留下的神奇佳话 “鼻涕钟”;慈化寺落成后,迎来四方礼拜之众,一个姓易的屠夫受到影响弃旧从新,乐做善事,写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八个字送给他。此话后来成为了一句成语等等。...

许逊是我国历史上继大禹治水后的又一位治水英雄人物,他为官清正,誉为“许旗阳”,辞官为民治水造福人间,民间奉为“普天福主”、“许仙真君”。在长达30多年治水活动中,丰城是他治水活动的主要地区,因而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址和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

梅烛取意于“梅占百花之魁,春为一岁之首”、“烛乃光之源”等说法,且有李白《春夜宴桃李序》中“古人秉烛夜游”的诗情画意。丰城梅烛,流传于锦江两岸的丰城、高安、新建三县(市)交界之处,其中以丰城市城隍镇清溪村的梅烛最具地方特色,且区域性广。...

明朝中叶以来,安义县城辽河南岸板溪邹家以匾额书法雕刻而闻名。匾额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魁宝,古代的标志性建筑、士大府第、升官晋级、堂馆店铺、金榜题名、婚寿喜庆、文人雅士斋堂等都离不开匾额。邹家板雕匾额技艺代代相传,前清时期更是享誉江南。至今,在安义各村还保存着几十块邹氏板雕匾额,如千年古村世大夫第堂匾“启绪堂”,赤石古村进士寿匾“萱阁郗龄”等,其精湛的雕刻艺术,堪称传统匾额上品...

黄连麻糍是客家独有的一种传统糕点,也是每年小年前每家必做的一种风味食品。它具有软而不粘,绵韧而坚,味香色好,煎煮皆宜,饱食不腻的特点,是煮汤待客的主要原料,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黄连麻糍制作技艺包括:浸米、蒸糯饭、打米果、做米果、储藏这五道制作程序,黄连麻糍的的传统制作技术注重用料,以宜丰山区特有的黄连糯为主要原料,以纯天然的黄连柴、黄栀子、山泉为主要配料。而黄连糯米粒粗而短,粘性介于糯米和粳米之间,其产量甚低,且对土、水、肥及气候要求十分严格。稻米和黄连糯的特殊种殖技术以及制作要求均十分注重工艺中的传统技艺性。因此,黄连麻糍这一有文化底蕴的传统技艺能够得到认可并有效的保护,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奉新县地属赣西北,自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 开始建县,已有2161年的历史,一直以来是一个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业县。自汉晋时期由于当时中原战乱频频,不少北人南迁至奉新,也把当时的农业生产技艺带到了这里。奉新相对较封闭的环境和有效的保护了中国古代千年来的农耕技艺。...

宜春版画是我国江南一带著名的民间木刻画。它起源于清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古老的民间工艺画,其制作至今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远在木刻年画盛行的年代,宜春就已有相当广泛的群众版画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各学校开展的木刻教学活动为宜春版画的大面积开展、培育了相当多的骨干力量。到改革开放以后,宜春版画已成了版画的全国几个大群体之一,涌现出不少优秀中青年作者,创作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品。...

“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工艺,主要存在于靖安县罗湾、中源、宝峰一带。肇始于清朝末期,“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拓印作品,主要用于民间厅堂张贴,表示吉祥、喜庆、祝愿、圆满之意。近三十年来,民间艺人毛诚衍、万发逢在继承前人“福”字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十余种“福”字彩绘及雕版印刷作品。作品以龙凤为主体,组合成系列“福”字,图案清晰流畅,龙凤活泼,栩栩如生,“福”的字形饱满圆润,彩绘的色彩鲜亮跳跃,既符合民间传统习俗,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能美术、书法、雕刻工艺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其中万发逢“福”字作品2004年获国家专利,笔划由完整的龙凤组成,巧妙将龙、凤的自身体形或线条融入笔画中,龙凤形象真实、生动,栩栩如生...

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说唱形式。它源于民间艺乞。据老艺人相传,初为瞽者走街串村说唱谋生的渔鼓。清末时期,民间艺人渐弃渔鼓,改用箱琴、令尺和木鱼伴唱,并由行唱变为坐唱,称之为“坐堂戏”,演唱者主要是盲艺人。...

上高道情是流行于上高县域的民间曲艺,形式简便,内容精练,旋律动听。相传明初来上高定居的外籍难民中有一批民间艺人,身背竹筒,配一定节奏敲打说唱,这批艺人定居以后,其说唱艺术经几十代人不断的革新改造和传承,清初又与瑞州道情揉合,这便终于形成后来以板箱二胡为主要乐器,自拉自唱的曲艺形式,既能演唱民间小曲,也能说唱长篇传书的上高道情。...

万载花灯戏,旧称花鼓灯。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风格独特,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古老剧种。1999年,被列为全国360多个地方剧种之一,入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

茶花灯现主要流布于我县罗湾哨前、官庄及仁首大团一带。《茶花灯》俗称“文灯”,包括花盆灯、蚌壳灯、船灯等内容,据现年91岁老艺人徐本锱介绍,《茶花灯》在靖安大约有六、七百年历史,该灯表演形式融说、唱、舞为一体,道具主要有花盆、花船、蚌壳、花牌等。玩灯时一般是花盆走前,表演人员随后,也有时群灯一起表演,伴奏上以笛子、二胡、大小锣鼓、小钹、铛为主。单个品种表演一般为5-6人(除乐队),《茶花灯》整体内容表演为20余人(除乐队)。《茶花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古朴,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的文明信息。其弦律清新质朴,唱词通俗悦耳,表演吹乐祥和,能充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增添节目喜庆气氛,提高陶冶村民的思想情操。...

靖安香花习俗在江西省靖安县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是客家丧葬礼俗程序中的重要部分。香花习俗由当地的香花和尚3-8人完成,融挂、写、唱、念、做、色、舞等表现形式为一体,是集佛教精神、儒家思想、道教神祇以及民间礼俗于一身的信仰形式。...

靖安马灯舞是相传起源于唐代的一种纪念性年俗活动。据老艺人介绍,唐明皇为了悼念那些忠臣义士规定在每年正月十五日起马灯,流传于靖安至少有200多年历史,历史上有“四马穿花灯”、“五马班师回朝灯”、“六马杨家将灯”、“八马破曹灯”。 现主要流布于江西省靖安县璪都镇、高湖镇一带。目前璪都表演的是六马杨家将灯,马灯先舞后唱,表演内容多为走队形,表演者一般为11人,三男三女表演六匹马,四女孩端花盆走队形,常用的队形有“走四角花”、“织篱笆”、“双交叉”、“双八字”等,有时六匹马与四盆花穿梭走动,显得动而不乱。前台角色有穆桂英、杨宗保、杨八姐、杨排风等,唱腔为汉调或传统花灯调,唱词内容为歌颂杨家将破番壮举...

铜鼓县位于湘赣边界,修河上游,据境内程子源、黄家岭等处西周遗址出土文物表明,3000年前已有人类居住。汉属豫章郡等县地。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清末置铜鼓厅。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建县。自清康熙年间(1662—1672年)由闽、粤、赣南流入批客民人至铜鼓以后,铜鼓便有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靖安铲山鼓(又名:靖安打鼓铲山歌)是一种山民集体劳动时一人击鼓领唱、众人和唱的歌曲。据94岁鼓师吴贤书介绍,远祖在北方修筑黄河坝时就形成了打鼓歌(即铲山鼓)。据庵前自然村《廖氏宗谱》记载:清康熙48年(1709年),廖洵江从赣南迁居靖安县庵前自然村,并将铲山鼓带入此地。至今在靖安传承已有300年历史。过去,靖安山区每逢农历六月耘禾,八月铲茶山都要唱“铲山鼓”。现主要分布在江西省靖安县罗湾山乡庵前、庵背两个仅一山之隔的自然村,人口160多人,现健在的鼓师仅为5人,鼓师身背圆鼓,双手握槌击鼓,有时还会一边击鼓一边唱山歌,唱得兴起时劳动者还会和唱,这不仅能调动群众劳动情绪,还会提高工效。靖安铲山鼓载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

万载是江西毛竹重点产区,丰富的资源为表芯纸的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表芯纸又称土纸,是万载三大特产之一。据县志记载:万载自唐、明以来,就有客家人逐渐迁入,居于山区,伐木烧炭,育竹造纸。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万载有纸槽500余个,纸棚工人2万余人,年产土纸40余万担。万载“纸棚山歌”历史悠久,自明代万载有表芯纸生产开始,就产生了纸棚山歌。这种纸工谣在劳动现场纸棚中现编现唱,想唱就唱,是纸棚工人在劳动中不可或缺的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他们在歌唱中或期盼丰收,或宣泄苦闷,或打情骂俏,或诉说心声。比喻贴切,自然幽默,诙谐成趣。一首纸工谣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或加上衬词。在山冈上,在竹林里,纸棚工人你唱我和,使艰苦的劳动变得比较轻松愉快,情绪得到宣泄。...

高安锣鼓戏是高安古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因演唱时不用管弦乐器伴奏,仅用锣鼓击节而得名。该剧种萌发于清康熙年间,由民间茶歌和灯彩衍变而来,吸收了大量高安瑞河戏的艺术精华,因其唱腔深厚悠扬,表演洒脱粗犷,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而深受群众喜爱,在历史的舞台上风靡了三百多年。...

铜鼓县位于湘赣边界,修河上游、据境内程子源,黄家岭等处西周遗址出土文物表明,3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汉属豫章郡艾县地,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设铜鼓营,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厅建县,自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公元1672年)由闽、粤、赣南流入大批客家人至铜鼓,铜鼓便有了特有的客家文化。...

上高十样景主要分布在上高县境内的敖阳街道、徐家渡镇、锦江镇、南港镇、田心镇等地,其中以锦江镇的团结村的表演最为经常,舞得也比较好。据当地老人讲十样景于清初传入我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使用的乐器有碰铃、铃铛、小钹、小锣、堂鼓、板鼓、塔塔鼓、竹板、唢呐、笛子十件乐器演奏,故名十样景。...

靖安南山花鼓主要存在于靖安县城西北方向约37公里的都镇茶子山村的南山自然村,这里山岭连绵,地处偏僻。清朝康熙年间,杨、何姓等客家人自广东迁移至此,南山花鼓究竟是从原居地带入,还是定居后从当地客家人中学取形成,已无从查考。南山花鼓以客家文化特色为主,融入凤阳花鼓元素,由“打花鼓”和“参花”、“唱花灯歌”等内容组成。一只“花鼓笼”、4只“花盆”、2盏“牌灯”为篾扎纸糊。其中“花鼓笼”象征鼓,两头小,中间大,内点腊烛,外加一对意为鼓槌的花鞭。车仔灯为附加灯彩。“打花鼓”由花鼓公和花鼓婆2人表演,有“犀牛望月”、“乌鸦晒翅”等10多个小节目;“参花”由4个儿童各端1只花盆走队形,如走“十字”、“双交叉”等,参花时唱花灯歌,歌词有“十二月花、贺新年”等,曲调有5种版本。唢呐、笛子和锣鼓伴奏。每到1户人家至少要唱4支歌,喝了彩贺新婚、新屋的都要加演“打花鼓”。春节期间任何1天都可以起灯,正月十五晚上必须升灯。南山花鼓堪称汉族民间歌舞的又一“活化石”,弦律质朴,朗朗上口,多为徵羽调式,表现形态活泼风趣,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阁皂山是一座寓道教文化和中药史文化为一体的名山。九十九座山峰,绵亘二百余里,历史上与庐山、玉笥两山齐名,称“江南三大名山”,列“豫章十景”之一。阁皂山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众多,流传下了许多的传说故事,是一座重要的文学艺术宝库。...

奉新县百丈寺座落于奉新百丈山大雄峰下,是中国佛教颇具影响的“禅林清规”发祥地,中国佛教十大古寺庙之一。该寺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

丰城剑传说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故事庙会、进香朝拜、神话传说、诗词歌赋等。古时丰城属豫章辖境,县治在今荣塘集镇,镇郊约 1公里处为县狱,雷焕拆狱掘剑后,后人看重剑池这块风水宝地,建龙光书院,造就人才。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学者在此讲过学,如朱熹在此讲学月余,并留下“源头活水”手书,至今尚存。距龙光书院 3公里处有一个叫作许山的古村,村后小山坡上建有一古庙,叫龙光庙,原为纪念雷焕、雷华父子所建,后来人们以地名称之为许山庙。每逢农历三月三日至五日许山龙光庙会期间,丰城及崇仁、安义、新干、清江(今樟树市)、高安等地群众,披红挂彩、吹吹打打从四面八方汇集许山,祭祀朝拜雷氏父子。期间,还要围绕龙泉宝剑这一内容举办武术比赛、舞狮、滚龙、故事灯会等大型民间文娱活动。同时,通常还会聘请省内外有名的戏班子连唱18本大戏。庙会历经千余年,久传不衰。到而今,斗转星移,风云变幻,丰城剑传说已历经千年,脍炙人口,广传民间。...

普庵信俗,是以北宋末南宋前期于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出生成长的著名禅师普庵印肃禅师为信仰对象,以佛教经忏法事为主要内容,糅杂了赣西北民间道教、巫教众多内容的,跨越宋、元、明、清、民国一直到现在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民间信仰。...

禅七是汉传佛教寺院里的一种大型禅修活动。目前只有靖安宝峰禅寺等全国上规模的一些寺院才有完善的禅七仪轨。禅宗起源于佛陀拈花微笑,南北朝由达摩祖师传来中国,唐朝六祖惠能大师大兴于中国,尤其是“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创了中国佛教新气象。百丈怀海创立僧堂后来发展为禅堂,从此禅七仪轨开始了它的起源,到宋、元、明得到了发展,清朝进行了完备,是历朝历代高僧大德智慧的结晶。禅七有很严密的职事和职事之间的配合体系,有一系列法器交接,宗旨是通过仪轨帮助禅宗行人参禅。...

一千年的樟树医药史上,有历史文字记载的传统中医外科,只有“王振兴世传万应膏丹”老店一家。从明嘉靖年间起至今,四百余年王氏中医外科世传十六代。“王振兴世传万应膏丹”老店的“开店鼻祖”是明代中医外科家,宫廷太医院御医王显达(公元1503年-1594年),字仁溥,号云亭。生于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3年),寿终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8年)任职于明太医院医官,历经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明代皇帝因其医术精湛,功劳大,诰授“荣禄大夫”赐金匾,享受从一品官,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辞去太医院职务,告老返乡定居于临江府清江县樟树镇近郊龙溪脑村,寿终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他的后代继承其衣钵,以王氏中医外科著称于世。从明晚期至清早、中期,前十代传人,医术精湛,享誉四方。...

宜春地处赣西,古称袁州,山清水秀,土沃泉甘,生态优美,特别适宜优质茶叶生成,多地均有好茶。主产于国家5A级景区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的宜春金片茶(宋朝时又名:金观音,为历史名茶珍品,进贡朝廷),具有奇幻幽香,饮之圆润醇厚,尤显出类拔萃。它始于中唐,宋朝时更是享誉全国,在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经》,王镇恒、王广智主编的《中国名茶志》,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清康熙癸亥年编《宜春县志》等一路过来的文史中都有记载。能这般久负盛名,除了产地水土富含硒等有益矿物质的优越生态环境,更得益于独到的禅茶制作技艺。...

陶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烧制难度大,一度久远失传。伍氏父子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成功复原了古人黑陶烧制技艺。流程为:选料(本地白胶泥)、泥料加工、拉坯、修坯、打磨、入窑烧制。根据烧结度的需要,以柴烧准确还原气氛的生成程度,使其黑陶作品,达到了黑如漆、薄如纸、明如镜的效果,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万载苎麻纸手工制作技艺是新近复兴的民间传统造纸技艺,唐宋以后或存于其他造纸技艺中,或时断时续地现于民间手工作坊。经过民间艺人的长期走访及文献整理,曾风靡一时的万载苎麻纸手工制作技艺得以复兴,并具有新时期特有的生命力。...

江西省樟树市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雕刻技艺早在4500年前就有历史记载,重点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筑卫城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片文样、吴城遗址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图案和明清之际的樟树木版年画等等。...

宜春采茶戏起源于民间灯歌,是在早期的宜春民间灯歌和傩舞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明清时期本地的瑞河戏、锣鼓戏等剧种的有益成分演绎而成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以其“语言通俗生动、行腔淳婉清越、气韵刚柔交错、表演质朴优雅”的艺术特色而成为江西几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普庵禅师(公元1115—1169)姓余,字印肃,慈化人,系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三代传人。其开示与神迹,广行于教界民间。普庵精通梵文,以梵文译为汉字作咒,世人称之为《普庵咒》或《释谈章》。与众多赞呗、偈颂、佛曲所不同的是,《普庵咒》唱诵的是咒语, 主要作为寺庙中早、晚课修持和溯望仪式念唱的内容之一。慈化寺院唱诵《普庵咒》长期受江西民间音乐影响,显示出本地音乐风格,逐步为古琴派“江西谱”参改而用。明代古琴谱《三教同声》也是采用了当时寺院中流行的诵讽曲调,载录琴曲《普庵咒》。《普庵咒》琴谱全曲分佛头、起咒、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佛尾六部分。曲调雅畅清逸,质朴平实,颇有庄严肃穆之感。...

朱轼故事是以中国历史上辅佐清代三朝皇帝以及乾隆帝师元老的朱轼的故事衍化而成的民间传说。朱轼(1665—1736),字若瞻,号可亭,民间俗称“朱大人”,江西高安村前艮溪里人。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经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轼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博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颇具惠政,居官廉洁,刚正不阿,世人颂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乾隆帝御赐“帝师元老”。其传世之作《周礼注解》、《周易注解》、《文端公集》以及《春秋钞》、《历代名臣传》、《历代名儒传》、《仪礼节要》、《清史列传》及文端公集等至今在我国文史学术界影响甚大。...

宜春评话,是一种介于评话与道情之间,讲唱结合、以唱为主的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主要分布在宜春袁州区、分宜、万载、上高、高安等地。...

  药市是在有历史渊源的中药材集中集散地定期举行的交易集市,历代形成的中药集散地有一百一十多处,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有广泛影响,采、种、制、用功能齐全,集散量大,交易活跃的有安国、樟树、百泉、禹城“四大药市”。 药王会是传统庙会的一种类型,唐代即已出现。名医孙思邈是传统中医药...

  夏布生产可溯源到东晋后期,唐代夏布被列为贡品,以江西万载和四川荣昌生产的夏布为主要代表。   万载夏布是江西传统手工布的典型,它起源于东晋,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新织麻纱呈圆形,又称“圆纱夏布”。它与外地的扁纱夏布相比,质地更好,麻更精细、更耐用。这种夏布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以火药制作的烟火爆竹也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爆竹记载始见于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书中描写了鸡鸣而起时,先在庭前爆竹,以避恶鬼的习俗。当时所谓的爆竹其实是燃烧竹筒,导致筒内空气发热而爆裂发声。隋唐后,改为将火药装入竹筒。宋代废弃竹筒,改...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戏曲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的艺术因素,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清...

  高安采茶戏原名“高安丝弦戏”,是在早期高安民间灯歌灯彩和傩舞等民间艺术基础上,吸收了明清时期本地的瑞河戏、锣鼓戏等剧种的有益成分演绎而成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而作为江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高安采茶戏具有“语言通俗生动、行腔淳婉清越、气韵刚柔交错、表演质朴优雅”的艺术特色。 />r...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是中国传统百戏杂耍的重要组成部分。狮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普遍流行于中国汉族地区,在春节等节日庆典活动中频繁出现,通过热闹欢快的表演寄托中国人祈求吉祥、消除灾害的美好愿望。中国各地的狮舞形态不尽相同,地域特色十分鲜明。它一般分南狮、北狮两大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