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特产

剑南春酒

在唐朝,剑南春作为宫廷御酒而载于《后唐书·德宗本纪》。这是唯一载入正史的四川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 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对天下名酒记载道:“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剑南之烧春……”,大唐皇室宫廷的长期御用奠定了剑南春“大唐国酒”的历史地位。承载着中国人的高雅自信的文化气质,它有与生俱来的高雅品质,有源自唐时宫廷酒的自信气质,从而形成其独有的酒质与气质合为一体的特性,成为中国三大顶级白酒之一。

松林桃

松林桃主要分布在松林的浅丘地区,已有100多年的种桃历史,现有种植面积28000余亩,年产鲜果30000余吨;成熟期集中在5-8月,主栽品种为春蜜、雨花露、春雪早脆皮、皮球桃、晚白桃等,果形大,近圆形,缝合线明显,较对称;果肉底色乳黄色,果面分布片状红色,果肉乳白色,果顶近皮处微红色。肉质细脆,纤维少,汁液中等,味甜,有香气。松林桃系列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16%,可溶性总糖6.5-12%,可食率达75%以上。松林桃产区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富含钾元素、钙元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产区内常年出现春旱连初夏旱,果品水分含量适宜,生产出的松林桃含糖量偏高,肉质细脆,口感很好,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亲睐,选送的大甜桃参加全国园艺学会桃分会早熟桃评比活动中荣获“龙泉杯”银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松林桃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来抓。改良并建设专门的示范基地,引导农户种植优质桃树,打造地域品牌。目前,松林桃先后荣获“德阳市优质水果基地”、“德阳市水果专业镇”称号,2002年“松林桃”经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当地水、土、空气等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条件,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顺利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5年成功注册“川西松林”水果集体商标;2012年成功申报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传统特色菜肴,属川菜系。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但制作时气候环境十分讲究,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是中国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

彭州川芎

彭州是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彭州川芎品质上乘,具有根茎大、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以“菊花心”而闻名。川芎是彭州市的传统地道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在明代就有种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品质与彭州的土壤、气候、水文特色息息相关,并且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彭州浓郁的人文特色。彭州川芎常年种植面积6万亩,总产量1.5万吨,产值3亿元,无论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均占全国地道中药材川芎产量的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和集散地,代表着中国川芎的规模与品质,川芎主产镇敖平镇被誉为“中国川芎产业第一镇”。彭州川芎远销海内外,每年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川芎达6000吨,占国内外销量的80%,其中销往韩国的就有600吨至800吨,同时销往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

彭州莴笋

彭州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建县设郡已有2000多年,是古蜀国建都立业的核心地区,素有“天府金盆”、“蜀汉名区”之美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彭州莴笋种植历史悠久,清嘉庆年间既有少量种植,据《彭县县志》(1911-1985)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彭州开始引种、发展地方蔬菜品种,莴笋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彭州莴笋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四川“大地蔬菜”的代表。 彭州莴笋生产方式独特,采用“莴笋—稻—莴笋”的种植模式,体现了生态循环的经济价值。彭州莴笋营养丰富,口感优异,含有钾、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且四季种植、周年供应,当北方还是冰天雪地之时,彭州莴笋仍能自然种植并大量供应,有效补给了全国其他地区莴笋生产的淡季,被专家和消费者形象地称为“大地莴笋”,2003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986年,彭州被列为四川省“外销蔬菜超亿斤商品蔬菜基地”,1988年被列为“全国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001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蔬菜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实施市,2001年6月年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市)县”,2001年彭州市三界镇被命名为“四川省莴笋之乡”。 彭州莴笋产业近代发展迅猛。建国初期,全市莴笋种植面积仅1万余亩,1964年,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贯彻执行,促进了彭州莴笋产业发展,70年代,彭州莴笋种植面积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成为彭州蔬菜的代表之一。彭州莴笋与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增产增收、文娱活动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冬、春季节农民80%的收入都来自于莴笋,是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2011年底,彭州市三界镇组织了以莴笋为主的农业技能大赛,当地农户纷纷踊跃参赛。近年来,彭州莴笋产业链不断延伸、附加值逐步提高,产品60%用于鲜销,其余主要用于泡菜、腌渍菜、脱水莴笋产业,已形成粗、精加工和深加工产业链条。彭州市三界镇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技术实力最雄厚的外向型莴笋加工基地,产品主要销往外资企业及出口海外,客户包括美国百胜餐饮集团等。目前,彭州莴笋常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达到4.8亿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德阳酱油

德阳酱油产于四川省德阳市。德阳酱油为黄豆晒制,味道极为鲜美,只需几滴即能令菜肴美味无比,色泽鲜艳,体态浓厚,茹香扑鼻,回味无穷,菇香诱人,咸淡适口 。

安县魔芋

安县魔芋,是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的著名特产,该品鲜芋表皮上半部呈暗褐色,下半部呈浅棕色或肉色,平滑饱满,皮薄肉厚,质嫩呈乳白色,切开后有粘液,用安县魔芋制成的魔芋豆腐灰白光鲜,手感细腻,富有弹性,是地道的川菜原料。

大英白柠檬

人类是何时开始吃起柠檬,实无可考。但公元九百一十七年的一卷中国官书里记载着两瓶柠檬曾进贡给皇帝。柠檬的原产地一说在中国的西南部和缅甸北部。柠檬在中国栽培时间较晚。中国栽培数量不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自治区),以四川栽培最多。广东、台湾、福建、广西等省(自治区)均有少量栽培。查考信史,中国是最早有柠檬记录的。(《东坡杂记》):“黎,字希声。为人质木迟缓,刘贡父戏之为黎子。以谓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此也。一日联骑出,闻市人有唱是果鬻之者,大笑,几落马。”大英白柠檬原产于遂宁市大英县河边镇,其种植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据《大英县志》(2007年版)记载:“.....境域农民种植..柠檬达70年以上”“1984年,境内公社成片种植嫁接水果幼树1000万株...”建县后...先后引进....柠檬等名、优、特、新水果品种。“1999年全县建立名、优、特新水果种植基地6个”,面积450公顷。到2003年,全县基本形成...河边白柠檬...等4个水果生产基地,面积达576公顷,年产水果100万余吨,畅销省内外;又据《大英农业志》记载:“柠檬,县域有尤力克、塔西堤两个品种...塔西堤又名白柠檬,1993年自美国引种嫁接,栽培史已逾10年。表现为树冠圆直,叶色浓绿,果实圆,顶部乳状浅淡,皮肤光滑,油胞细密,果少枝或无枝,以春花果为主,10月下旬熟。单果重百克,四年生树亩产638公斤。”大英白柠檬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柠檬新品种,享有“果中之王、”“使用佳品”称号,其产品品质上乘,富含17种氨基酸和钙、铁、磷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该白柠檬又名塔西堤柠檬,于1991年由四川省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梁家友教授从美国引进。1995年2月,河边镇从重庆日化研究所引进在卧龙村培植,通过适应性观察,砧木选择,嫁接苗的培育,土壤改良,肥料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激素应用及适时采收等一系列有效的栽培技术,1996年12月试点培育成功,并于同年开始发展,到2012年种植面积约有3000于亩。2002年被四川省农业厅评为无公害食品,2004年申报国家无公害果品,2002年和2006年度被评为“遂宁市优果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白柠檬产业发展,2009年引进5000万元新建柠檬基地2000亩,打造八里总支老基地5000亩,筹建白柠檬树苗基地5000亩;2000年成立白柠檬协会,2011年成立白柠檬产品合作社,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12年种植面积约有3000余亩,年产量4000余吨,计划从2012年起白柠檬每年薪种植1000亩,用三年时间使基地发展到5000亩,常年产量达到13000吨以上;白柠檬在大英县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是目前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白柠檬生产基地。在重庆、成都、昆明、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大中城市均建立有销售网络或网点,大英白柠檬的发展正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推进,已成为种植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广汉缠丝兔

广汉缠丝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广汉自清朝嘉庆十七年开始生产制作腌兔,民国18年开始经多次改进制作工艺,形成了“广汉缠丝兔”完整的加工腌制方法,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广汉缠丝兔”且有独特的制作方法,将活兔宰杀后,去掉皮和内脏,用鸡毛刷将十余种天然香料调和成佐料刷在兔腹内,外用天然细麻绳缠捆全身腌制烧烤,食者感其线缠兔子,故取名为“缠丝兔”。后成都平原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德阳酱油、保宁醋、什邡板鸭、广汉兔”,足见广汉缠丝兔的名气。 广汉缠丝兔形态完整,体表呈棕褐红色或红棕色,体表因细绳从颈部缠至后腿,呈螺旋形缠绕,腹部缠紧不露料;肌肉丰满,肌肉切面紧密,呈淡红色或玫瑰色,略有弹性;味香浓郁,咸香适宜,具有缠丝兔所特有的腌腊风味。广汉缠丝兔具有“蛋白含量高、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低”的“一高三低”的独特理化品质指标。

金堂黑山羊

一、“金堂黑山羊”养殖环境概述 金堂县南北长68公里,平均东西宽36.9公里,幅员总面积为1154平方公里。地域由平坝、丘陵、低山组成,丘陵和低山占到了全县总面积的85.3%。 二、金堂黑山羊品牌的形成历史 “金堂黑山羊”产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作为我国第一个杂交体质羊品种---南江黄羊的父本之一,是金堂县宝贵的品种资源。该山羊群体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自五、六十年代开始有组织、有计划选育发展,至今全县黑山羊存栏已达12余万只。金堂黑山羊因其个体大、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适应性能和抗病力强、全身被毛黑色、肉质细嫩无膻味而享誉省内外。2001年11月,金堂黑山羊被命名为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 三、金堂黑山羊品牌的推广 金堂县充分利用“金堂黑山羊”这一黑色品牌,狠抓产业推广,养殖水平和养殖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出栏由1996年的6.3万只增加到2015年的20万只。同时,由成都市旅游局主办、金堂县人民政府承办,以“美食 养生 休闲”为主题、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培育品牌、促进发展为目标的“天府水城·金堂黑山羊美食节”已被打造成为了成都市旅游新名片,该活动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5届。

金堂姬菇

姬菇又称小平菇,分类上为侧耳属。金堂姬菇形态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是食用菌中的珍品。 金堂姬菇主产于成都市金堂县,清雍正年间,当地已盛产野生食用菌,称为蜀中名品。1972年,金堂县清江公社觉华大队二生产队试验蘑菇室内嫁栽技术成功,此后,金堂县委、县政府开始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因其独特品质,金堂姬菇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远销日本、美国、欧盟等地。1990年,金堂食用菌系列技术研究获得四川省“星火”成果一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金堂姬菇获得“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称号,2007年,获得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2005年,金堂县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2009年,又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称号,金堂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姬菇生产基地。目前,金堂姬菇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销售势头良好,全国市场供不应求,金堂姬菇销量已位居全国第一,并且出口东南各国,占总出口量的50%左右。金堂县正在规划发展姬菇高档调味品、菌渣饲料和燃气以拉长金堂姬菇的产业链,实现“零排放”生态农业。

罗江贵妃枣

罗江贵妃枣是罗江县特有的南方鲜食枣品种,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996年罗江县复县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贵妃枣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邀请了省内科研院校专家对该品种的鉴评并进行了试验、示范,制定了罗江县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枣资源得到挖掘、开发和利用。2000年开始大面积发展,开发荒山荒坡种植贵妃枣;2001年经农业有关部门对该品种进行提纯选优,筛选出优良的单株,并于推广;2006年申报四川省林业厅评审通过,同年颁布为罗江调元枣(川R-SV-ZJ-002-2006)并于公告;2008年国家颁布贵妃枣原产地保护标识。现在,罗江贵妃枣示范区已成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省级森林食品基地。全县有贵妃枣面积1.3万亩,主要分布在蟠龙镇、白马关镇、万安镇、慧觉镇、调元镇和金山镇等地,现已形成为以宝峰山为核心向周边乡镇幅射的万亩枣产业基地。全县贵妃枣年产鲜枣5000多吨,枣农年收入9000多万元。基地建设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好评,原省委书记杜青林、省长蒋巨峰等领导先后到基地视察并提出指导意见。罗江贵妃枣已成为了罗江县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 罗江贵妃枣生产基地核心区位于罗江县城南郊4.5公里宝峰山, 宝峰山地处龙泉山脉北部尾端帚状斜肩地带,包括蟠龙镇宝峰村、万安镇长虹村、白马关镇白马村、万佛村等镇村。此域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年平均气温16.1℃,土壤富含磷、钾等微量元素,特殊气候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枣子生长,因而罗江贵妃枣具有独特的色泽、口感、品质和食用价值,其色泽鲜亮、汁多香浓、脆甜爽口,鲜果含糖量平均为27.3%,果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健胃养脾,生津润肺,养颜益气的功效,为人体保健所必需;特别是它富含维C、维B、维E,常食可提高免疫力,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有益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中江挂面(中江手工挂面)

中江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隶属德阳市,位于成德绵经济圈。自然条件独特,区域特征明显,具有传统的特色加工工艺。中江挂面柔软、洁白、均匀光滑,细如银丝,每根面的直径只有0.75-1.25毫米。久煮不糊,不粘牙,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故有“空心挂面”之说。因其工艺复杂,生产受气候限制,历代作为上贡珍品。

中江丹参

中江丹参是在特殊生态环境下分化发育形成的生态类型,其主产区德阳市中江县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县。中江丹参大面积人工栽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中江丹参具有品质优良、药物成分含量高等特点,单位产量、药品效价、根条色泽、外观形态居全国之冠。长10-30cm,直径0.5-1.5cm。丹参酮IIA(C19H1803)含量在0.20% - 0.37%之间,达到或超过药典规定,参丹酚酸B(C36H30016)含量≥1 1.O%,远远高于药典规定,并含有丹参素、丹参酚烯酸、丹参酮llB、隐丹参酮等50余种有效成分,远超过其他产地丹参的同样成份含量,一直是中国传统出口中药丹参的主源优质道地药材品种,享誉中外。

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

川酒(中国白酒金三角)分三类,即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兼香型白酒。在四川特有的自然环境下生产的一种蒸馏酒;以曲类、酒母亲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酒的贮存期多在一年以上,酒度一般38度以上。

中江白芍

中江白芍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具有根粗、肥壮、质坚、体重、粗足、表面光滑、色泽黄白适度、内心白色等特点,其有“银心”白芍之称。中江县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产地土壤主要为紫色土,土壤质地适中、酸碱适宜,速效磷和有效铁、锰、铜含量充足,非常适合中江白芍无公害生产的要求。中江白芍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其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单位产量、药品效价、根条色泽、外观形态居全国之冠,享誉中外。

罗江花生

作为省级文化名城的罗江,不仅是三国文化重要区域,也有着很多著名的特产,“鹰嘴、瘦身、肉细、颗粒均匀”,是罗江花生独有的特点,“咸淡适中、酥脆可口、入口化渣、香味浓郁、不油不腻”这是一提起罗江花生,食客们对它最由衷地赞美。

红白豆腐干

红白豆腐干生产企业所在红白山区,矿泉水储量为850亿立方米,涌水量为240立方米/日,属锶、偏硅酸呈弱碱性优良矿泉水,有“矿泉水之乡”的称号,为豆腐干生产提供了优质生产用水,并对豆腐干胚料产生了影响。红白地区制作豆腐干一般采用生浆法,采用当地传统配制好的盐卤以2~4%比例进行点浆;在豆胚成型之后先烘后卤,卤制时采用保护区域范围内传统的卤料对氽碱后的条胚进行卤制,时间为20~30min,以最大程度保持其豆腐干本身的原汁原香,确保了红白豆腐干质地细腻、富有弹性、入口醇香、细韧耐嚼、回味悠长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