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叙州区特产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传统特色菜肴,属川菜系。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但制作时气候环境十分讲究,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是中国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

宜宾糯红高粱

四川宜宾是我国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根据宜宾地区出土文物考察,宜宾酒史可上溯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汉时期,宜宾即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酒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翠屏区山谷祠、长宁县飞泉乡、江安县留耕乡出土的东汉崖墓石棺上,分别刻有“厨炊宴饮图”、“夫妻饯行图”和“乐舞宴饮图”,还原了当时社会礼仪中酒文化的盛景。 唐宋时期,宜宾酒已达相当规模,全国知名,文人墨客大为称颂。杜甫、黄庭坚对宜宾酒情有独钟,赋有《东楼诗》、《荔枝绿颂》等诗篇。据《熙宁酒课》推算,北宋熙宁(公元1068-1077年)时,戎州(今宜宾市)酒年产量达522500斗,年耗粮食37500石。宜宾“流杯池极其石刻题记”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酒文化古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以后,宜宾酿酒糟房兴盛,至今仍在使用的有“长发生”、“利川永”、“德胜福”、“温德丰”、“张万和”等老窖酒房。当时的“杂粮酒”更是远近闻名,1909年晚清举人杨惠泉为其取名─五粮液。 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宜宾高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据《宜宾市志》记载:“建国前和建国初期高粱主要用于酿酒,其次为食用,再次作饲料。以后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基本用于酿酒”;据《宜宾市农业志》记载:“宜宾高粱种植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系贫困农民在青黄不接时,赖以为食的粮食之一。市境内种植普遍。改革开放后,高粱作为酿酒原料,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据《宜宾县志》记载:“宜宾岷江区域盛产高粱,主要用于酿酒,为‘红楼梦酒’、‘五粮液’等酒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宜宾酒

在宜宾市境内以当地和川南地区种植的糯红高梁、糯米、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作原料,用三江流域优质的河水、井水和山泉水,在宜宾区域自然微生物生态圈内,按照宜宾传统多粮型生产工艺酿造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白酒产品。在色泽和外观上呈无色或微黄状,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具有幽雅的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多粮复合香气;酒体醇厚丰满,绵甜柔顺,余味爽净,酒味全面,风格特征突出。宜宾的多粮型浓香型酒和其他地方的浓香型酒最大的理化特征指标区别就是有较高的、自然生成的、突出的呈主体复合香的己酸乙酯,这也正是宜宾浓香型酒原产地的独特个性所在。

大塔荔枝

大塔四面环山,地势较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川南小盆地,气候冬暖夏热,日照时间长,积温高,无霜期长,常年温差小,这里常年平均温度比该镇其他地方要高出2-3摄氏度,大塔的盆地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大塔荔枝、桂圆。 大塔荔枝在四川省名优水果评比中,味压群芳,独占鳌头,名列四川省名优水果荔枝的第一位。

天府龙芽

天府龙芽:四川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四川盆地的盆周山区和盆地丘陵区,呈“C”字型形状分布,雪山之水不仅润泽了巴蜀大地,造就了天府之国,同时这生命之泉也璀璨出香气高长、滋味浓厚、久泡久爽、具有独特个性的甘烈香型优质川茶,得天眷顾的“雪山之水润天府,天府之气催龙芽”,形成了“型秀丽、味甘烈、香高长”的“天府龙芽”品质特色。

宜宾茵红李

宜宾县李子种植历史悠久,李资源丰富,李子种植遍及全县各地,《宜宾县志》〈物产志〉(清嘉庆版校注本)中即有李子种植记载。在宜宾县关于李子的渊源流传着哪吒染血去毒、拯救苍生的动人传说,当地百姓为感谢哪吒之德,将染血救命的野果,取哪吒是托塔李天王三子之意,名叫李子,并在宜宾翠屏山修建哪吒行宫,世代祭拜。 宜宾县李子种植普遍,但由于品种多、杂,未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造成李子多数品质不佳。建国后通过不断改良和引进李子新品种,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李子果实品质有了一定提高,由宜宾县选送的玫瑰大红李获宜宾地区优质水果称号。为了更好地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宜宾县政府积极组织专家团队,在地方李资源中筛选优株,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一优良李子新品种,因该新品种李子果实一半紫红一半黄绿,在县品种命名会上,专家们将其命名为“茵红李”。该品种于2011年2月正式通过四川省品审委第七届二次会议品种审定。 宜宾茵红李自选育成功后,因特别适宜于宜宾县独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丰产性好,辅之以独特的栽培生产技术,使生产出的李子果实脆甜化渣,清香爽口,耐储性强,深受群众喜爱。栽培面积不断从茵红李选育地喜捷镇(今宜宾茵红李栽培核心区域)向宜宾县其它适宜区域辐射,2006年,宜宾县政府专门将宜宾茵红李作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纳入“十一五”规划,宜宾茵红李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宜宾茵红李已在全县17个乡镇适宜区域推广种植2500公顷,产量达到38000吨,产品畅销四川、重庆、云南等地,产品果园批发价已从2000年的2元/公斤升至2011年的6-8元/公斤。预计“十二五”后宜宾茵红李将扩种至4000公顷,产量60000吨,果农年人均收入将达到8000元。宜宾茵红李已成为宜宾县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贡井龙都早香柚

贡井龙都早香柚产于自贡市贡井区,是自选自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少有的特早熟柚类品种,因其早熟、果皮金黄、香气浓郁等特点,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审委员会审定为果树新品种。该产品品质上乘,中秋、国庆前成熟上市,成为市民应节、礼品佳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贡井区柚类种植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即有零星种植。贡井龙都早香柚选育地为贡井区建设镇,据《建设镇志》记载,1958年人民公社建果木林场播种民间收集的柚种子,1962年林场解散,果林废除,当地社员挖回柚苗在自留地栽植,存活两株。1970年挂果,其中一株结出的果实清香可口。七十年代末,该柚子名气渐长,由于出自幺塘村,成熟早、清香味浓郁持久,当地人称为“幺塘早香柚”。八十年代初,农户用高压繁殖苗木在房前屋后种植,虽然管理粗放,仍结果累累,品质佳。1986年,乡干部王德超在《自贡日报》上发表一篇短讯:“幺塘村6队有根柚子树,今年挂果上百,最重柚子可达5、6斤,预测收入可达400元”,这一报道引起区农林局技术人员的注意,并将该树柚果送往市优质果品评选会,获优质果品奖。1987年,区林果站、市经作站开始用母树穗条嫁接、高压繁殖,开始了幺塘早香柚选育工作。1988-1992年,市级专家组对幺塘早香柚母树和子代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证明其优变性状遗传性稳定,基本认定“幺塘早香柚”是柚特早熟优变单株。1992年9月,果实和鉴定结果送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和四川省农牧厅经作处专家组鉴定,一致认为该柚是特早熟、果大、外观美、商品性好、香气浓郁、汁胞细嫩化渣、基本无核、内质优良的特早熟优变单株,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开发利用价值,并建议命名为“龙都早香柚”,作为名特优果品有计划地开发。1993年10月,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组成的专家组,对龙都早香柚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进行论证,认为项目可行,建议重点扶持,组织实施。1993-1999年,在全区各乡镇、市内其它区县及省内柑桔主产地市建立生产试验园(片),开展品种比较和区域适应性试验、鉴定和示范应用,同步开展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早结、优质、丰产、省力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并重点在建设镇、荣边镇和大山铺镇进行规模化商品生产示范。1996年10月,由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专家组成的鉴定组一致认为龙都早香柚在四川具有特早熟优势,是一个优良的特早熟柚类新株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同时,权威专业机构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也进行品种检测、检验、评审,结果为:检测品质合格予以登记,并经检验评审,品质优良,认定为优质果品。1996年11月,在全国第四次柚类科研生产协作大会上,正式将“么塘早香柚”定名为“龙都早香柚”,并荣获全国优质柚金杯奖。《无公害食品龙都早香柚》(Q/62073384-6.1)、《无公害农产品龙都早香柚生产技术规程》(DB510300/T7)、《无公害食品龙都早香柚》(DB510303/T1)分别于2001年、2004年和2008年发布实施;2004年,龙都早香柚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无公害产品认证。 贡井龙都早香柚具有早熟、色泽金黄、香气浓郁、余香持久的特点,是四川省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树品种和自贡市唯一一个通过省品种审定的地方水果品种。1998年“龙都牌”龙都早香柚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并启用。1997年在全国早熟柚类评比中获金杯奖,1998年在全国第五次柚类评比中获金杯奖,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农业部部优产品),2002年获四川-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优产品称号,2007年获第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金奖,2008-2009年获第九届、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深受群众喜爱展品奖,2010年获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畅销产品奖。2008年-2009年,龙都早香柚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分别获贡井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自贡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贡井龙都早香柚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强,综合性状优,特别是在早熟柚类市场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发展前景。2001年成立贡井区建设镇龙都早香柚产销协会,2006年成立贡井区建设龙都早香柚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先后多次被评为“自贡市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组”、“2007年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自贡市二十强”、“自贡市2009年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通过公司、合作社和协会的市场营销,产品进入大中城市并与一些地区建立产销关系,2003年首次实现外销国外市场(马来西亚)。在原产发源地建设镇建有香柚观光采摘园和农家乐,从2008年起,每年中秋、国庆期间政府举办香柚节和擂台赛,打造香柚文化,现已成为自贡市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2012年,全市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0亩,其中贡井区13000余亩。2008年建设镇被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四川省龙都早香柚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2009年建设镇列为农业部龙都早香柚标准园(创建)。贡井龙都早香柚已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未来将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宜宾早茶

“宜宾早茶”开始生产和上市的时间为全国同纬度茶区最早,比浙江、安徽、江苏等茶叶主产区早15—30天。具有“外形秀丽,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栗香馥郁,汤色嫩绿鲜亮,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绿明亮”的特色品质。200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宜宾“中国早茶之乡”,同年,“宜宾早茶”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2011年“宜宾早茶”被中国国际品牌协会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早茶品牌”荣誉证书。 自2008年以来,宜宾市政府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强势打造“宜宾早茶”品牌,使“宜宾早茶”进驻钓鱼台国宾馆,而荣膺“国茶”。随着“宜宾早茶”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宜宾茶产业发展已成为广大茶农增收致富重要途径。

合什手工面

宜宾县合什手工面一直沿用古法手工制作,添加食用盐为辅料,制作过程包含20余道工艺,需反复熟化、多次拉条,从原材料到成品需耗30余小时。合什手工面粗细均匀、细如发丝,面体因特殊工艺而体内有微孔,故有“中空通气”之说。合什手工面不断条、口感爽滑、绵软细腻、无牙碜、回锅如新,食后易于消化、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