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炎记

  • 全称:
  • 更新时间:
  • 地址:
  • 电话:
  • 荣获:
  • 颁发机构:

"谈炎记"是武汉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专营特色水饺的老字号风味小品牌。始创于1920年。20世纪20年代,湖北黄陂人谈志祥下汉口开作坊经营小吃馄饨,以其独特的精制手法,包出皮薄、汤鲜、馅大的水饺,吃到嘴里滑香鲜嫩,风味独特享誉武汉三镇,赢得了食客们的普遍赞赏,被誉为水饺大王。谈炎记水饺的每道工序均严格按传统工艺制作,面皮重在揉功,薄如纸片,其馅由猪肉、牛肉混合配制并配以十余种佐料,以其原汁、汤鲜、馅多不腻、烹法考究、营养丰富,形成独家风味,并喜获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华名小吃认定证书》。

 1920年,有位专做水饺的黄陂人谈志祥到汉口谋生,他肩挑小担,在三曙街夜市做起了流动小贩,卖起武汉风味的水饺。谈志祥的担子上时常挂着带罩煤油灯,玻璃罩上横排“谈言记”三个小字,“言”字下面又竖写了“煨汤水饺”四个大字,连起来就是“谈言记煨汤水饺”,以示招徕。后听人劝告,把“谈言记”的“言”改为“炎”,取意于“炎”为两“火”,“谈”字一半又为“炎”,“炎”上加“火”,以图生意红红火火,买卖兴旺发达。


      三曙街是汉正街最为繁华的地段,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谈志祥售卖的水饺,北方人称“馄饨”,广州人称“云吞”,四川人称“抄手”,走南闯北的客商们都爱吃。谈的水饺汤美馅大,现包现煮,逐渐卖响了名号。


        1940年,谈志祥辞世,儿子谈艮山继承父业,歇掉了沿街叫卖的担子,在三曙街口搭棚坐摊经营,仍打“谈炎记水饺”招牌,生意很好。抗战胜利后,谈艮山将小棚改建成正规门面,高高挂起“谈炎记水饺大王”的招牌。从此,“谈炎记水饺大王”一枝独秀,远近闻名。


        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水饺与众不同呢?谈艮山在“鲜”和“热”上费尽了心思,做足了文章。首先,在猪肉馅里兑上30%牛肉,再加上香菇、虾米、五香菜等,既提鲜又不腻。其次,汤一定要一次加水熬煮而成的骨头汤。其三,面皮重在揉功,谈炎记水饺的面皮薄如纸片又不易破,韧劲十足。其四,“水饺没巧,配料要好”。配料中所用的猪油,一定是花油,这种油不但有板油的香味,而且油面上浮有珠子,晶莹透亮,且在炼油时,将葱段、姜片投入油中一起炸炼,使葱姜的香味融入油中,异香扑鼻,令人食欲大振。另外,还注重一个“热”字,所谓“一热当三鲜”。在店堂设两套炉灶——一个炉子煮着下水饺的开水,另一个熬着微微开的骨头汤,顾客进店落坐,店家现下水饺,一碗水饺端上来,不粘连,不糊汤,再加入热腾腾的骨头汤,香气四溢,色味具备。

         2012年,谈炎记申请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并获得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华名小吃”认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