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

  • 项目编号:
    Ⅵ-25
  •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八卦掌,初名“转掌”,是传统武术中的一个拳种,创自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董海川。董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京畿收徒传技。
  刘式八卦掌的创始人刘宝珍,京南固安县人,自幼习武,擅戳脚,功高艺厚。清末在顺天府充御马快,足力特强,又擅腿法,人称“飞腿刘”。固安县地处京畿,毗邻文安。清同治年间,董海川八卦掌崛起武坛,刘宝珍又拜董海川为师研习八卦掌,尤精械长量重的八卦转刀,遂以“飞刀刘”享名于世。
  八卦掌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变换为技术核心。刘式八卦掌以快见长,步快身快手快眼快。步法快而不浮,轻灵而稳健,随波逐流,以趟泥摆扣为体,钩挂踩截为用。手法快,但环环相扣,讲究推托带领,撕刨掳带。身法快,但快而不板,讲究拧旋钻翻。眼法快,但非东张西望,讲究鹰目虎视。
  刘宝珍传人郭梦森(子平)、刘志清、任致诚、肖海波等,均为八卦掌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固安县

保护单位:
固安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