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樟木头舞麒麟)
-
项目编号:Ⅲ-43
-
类别:传统舞蹈
-
类型: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东莞市 舞麒麟是樟木头镇的客家传统舞蹈。 樟木头镇是东莞市唯一的客家乡镇,舞麒麟是明末清初由客家人从北方带来的,距今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舞麒麟的表演是由一位男青年舞麒麟头,一位少年舞麒麟尾,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进行。樟木头舞麒麟分“头套”(“麟趾呈祥”)和“尾套”(“采青赐福”)两部分,“头套”表现麒麟梳理、舔脚、舔尾、舔身、洗脸等动作;“尾套”表现麒麟寻青、闻青、试青、找青、逗青、采青、吃青、吐青等艰辛过程,表示麒麟降福人间,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随后进行武术表演。 樟木头舞麒麟都是师傅口传身授,每个姓氏自当一门,多为祖传,世代相承。每年秋后,村里同宗同姓的年轻人集中到本族祠堂里的“拳馆”练习功夫,由本族的麒麟师傅传授舞麒麟。 樟木头的客家人有“龙生九子,麒麟为长”的观念,更由此赋予了舞麒麟独特的文化内涵。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
保护单位:
东莞市樟木头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东莞市樟木头镇体育管理服务中心)
以上内容来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