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技艺

  • 项目编号:
    XZ-02-Ⅷ-0033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技艺,徐州市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技艺相传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在明清时期内华村里村外都是烧制土陶器的窑,到处是烟火缭绕,陶器堆积如山。1949年前后,内华村尚有十多个窑进行土陶烧制,年烧制土陶器达十余万套(件)。“文革”期间,由于历史原因内华土陶器烧制被迫停止,改革开放以后又逐渐恢复了生产,但规模已大不如从前。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是以内华村地表层一米左右以下的土作为主要原材料这种土色呈深褐色、黑红色,形似蒜瓣,见水浸透,细如面粉,手感柔滑,可塑性强。其工艺流程分为取土晒土、踩泥醒泥、做“灿子”、 接制成活、晾干、装窑、烧窑、闭窑、出窑等。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技艺的主要工具有石轮盘、笼(箩)框、顶锤(抵)、棒锤、刮子、泥铲、柴草等十余种。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技艺烧制的陶器产品种类众多,包括口径大小不一的各类土缸、罐、壶、盆、花盆、工艺品、装饰品、异形工艺品等。成品陶器结实耐用不易开裂,声响圆润,透气性好。铜山内华土陶器烧制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融合了各朝各代的各种社会元素,对研究不同时期的土陶器烧制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铜山内华土陶器产品具有实用价值。产品种类众多,包括口径大小不一的各类土缸、罐、壶、花盆、工艺品、装饰品等等,备受周围群众欢迎。土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较之塑料制品,铝制品等更环保、健康、安全,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

保护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