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热昏

  • 项目编号:
    JS-02-V-0013
  • 类别:
    曲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小热昏是中国吴方言区的一种谐谑曲艺形式,小热昏艺人用本地吴方言对社会新闻、社会黑暗面用一种隐晦的形式加以谐谑调侃,以马路说唱、行走叫卖为主要表现手段。,在清末民初,曾广泛流传于江浙沪一带。
常州小热昏是伴随着常州梨膏糖的生成历史应时而生的,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据常州地方史料记载:常州小热昏兴盛时期,曾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和追捧,成为常州地区广大百姓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当年常州小热昏艺人曾一度走出常州,足迹遍及苏南、苏北及浙、皖等地。清末民初,常州小热昏艺人在固定地点摆起糖摊,一边熬制梨膏糖,一边唱出熬糖所用各味中草药的功效,此种唱卖,叫“文卖”;还有一些艺人背着糖箱流动说唱叫卖,叫“武卖”。当时盛行于常州的便是“武卖”艺人,他们主要以说唱常州本地新闻为主,内容大多为讽刺当时社会黑暗现象,艺人为避免遭到迫害和麻烦,把自己的说唱新闻取名为“小热昏”。
常州小热昏演唱曲调一般有两大部分,一是大量运用民间小调,配上歌词演唱,如青年曲、梨膏糖调、杨柳青调、宣卷调等;二是运用常州滩簧、黄梅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曲的曲调,配词演唱。
小得林包云飞和小名利吴金寿是常州小热昏生成和影响最大的领军人物。包云飞在常州的弟子有60多人,当前的代表性传承人——叶莉莉便是其中之一。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

保护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