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山放灯节

  • 项目编号:
    JS-02-Ⅹ-0009
  • 类别:
    民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柚山放灯节 
柚山放灯是水乡的一种民俗活动。旧时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五(中元节)的晚上,在长荡湖畔的儒林镇柚山村,男女老少都会一起出动到河边或田边放灯,这成为当地的一个传统节日活动,自清末明初起始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据当老人回忆,柚山放灯节有两层含义:一是明朝末年,清军攻陷北京后一路南下,大肆杀戳。一些明朝遗民以长荡湖、大涪山为根据地,组织反清起义。此后他们被清廷镇压,死亡无数,长荡湖及柚山河内都被鲜血染红。后来到了七月半,人们就在河湖中点放河灯祭奠那些死难义士的亡魂。另一层含义是,过去水乡多有不幸落水身亡者,圩乡间叫“河溺鬼”。七月十五之夜放河灯,传说是为那些“河溺鬼”引路,使其走出幽冥地狱,同时也为生者祈福,以免遭不测。
柚山放灯节主要有放河灯和放旱灯两类。
放河灯,是指放在河流水面上的灯。河灯有多种样子。有何花状、小船状,也有飞禽走兽状,但较为轻便。灯以竹篾扎骨蒙透光纸,配上一块便于漂浮的硬纸板、木片或泡沫为底座,内点半截蜡烛。放灯的任务,大都由本村中老年妇女们在河面的船上完成。放灯的地点,在本村的柚山河至长荡湖东侧。
放旱灯,是指在田野间巡回的放灯。各家各户对旱灯的做法比较讲究,花式品种也较多,有瓜灯、方灯、龙灯、猴灯、兔灯、牛灯、鱼灯等,一般用竹篾扎骨蒙透光纸,有的用铁皮或铁丝成框插上挡风玻璃,再按上手柄或支杆,内点蜡烛(现改为电池灯泡),一般做成后可连年反复使用。
柚山放灯节的习俗,由道、佛两教不同的做法糅合而成。灯的颜色也有讲究,分成四色:红灯代表当地有名望的人,黄灯代表读书的学问的人,白灯代表普通百姓,绿灯则代表品行欠佳者。放灯,即“照幽冥之苦”,盏盏莲灯飘浮在黑暗的水面上,象征佛法无边,兼有超度孤魂之意。此外,放灯还恭请“八仙”出巡,以祭厉鬼。整个仪式意在普度众生,超度罪孽,戒恶劝善,具有浓烈的教化色彩。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