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部大王祭”在土家族中世代流传,由来已久。八部大王庙碑叙述其历史沿革说:“首八峒,历汉、晋、六朝、唐、五代、宋、元、明,为楚南上游……故名为八部者,盖以威镇八峒,一峒为一部落……”说明当时土家族地区共八个区域“峒”,八峒各有其首领,而...

  苗家八合拳是盛行于古丈县苗族地区的一门传统武术竞技,在默戎镇九龙村和坪坝乡张家坪村广为流传,并流布于领近的吉首市、泸溪县、花垣县、保靖县各地。据苗族八合拳传人证实:清末民国初期,九龙洞苗族抗捐抗税英雄龙延久,在苗拳的基础上,撷纳了峨眉、...

   “摆手歌”是与土家摆手舞同步进行演唱的一种民族传统古歌,它随着土家摆手舞的产生而产生,又因摆手舞而得名,它以史诗般的结构和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唱述民族历史,歌唱生存和劳作,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渔猎采集、刀耕火种、桑蚕绩织...

  龙山陶矿资源十分丰富,大都分布在太平山、新城、石羔山、华塘、三元、洗洛、白羊等地,面积高达50多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12%。据《龙山县志》记载:“陶瓷在明清时,颇有盛名,与醴陵窑齐名”,也正是这个时期,龙山土陶从繁荣走向衰退。195...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早在周初,巴国已制作贡茶献给周王室。在茶叶栽培和制作由西南向东部扩展的过程中,地处荆楚武陵之腹的古丈县,恰好处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一个初始辐射过度带上。河西白鹤湾战国楚墓群发掘的文物中,就有茶壶、茶盏、茶灶等明器。古丈县...

  保靖松花皮蛋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分布在保靖县的碗米坡镇、迁陵镇、普戎镇、比耳镇、水银乡、涂乍乡、毛沟乡、清水坪镇、野竹坪镇、清水乡、阳朝乡、复兴镇、大妥乡等土家族聚居的乡镇以及周边邻近的永顺县、花垣县、龙山县、吉首市、古丈县。酉水从县西往东...

  相传明朝初年,初徙湘西古丈县的土家勇士鲁力卡巴的后裔,经常遭受官匪欺扰。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村寨青壮一齐出动,杀向敌阵。敌人惊恐万状,朦胧中见来的尽是些骑着高头大马的壮汉,刀光剑影,风声鹤唳,吓得魂飞魄散,不战而溃。从此,山寨安宁,六畜...

  苗族团圆鼓舞流行于古丈县河蓬乡民族传统舞蹈,产生于汉代之前,源于苗族古代祭祀活动。据《古丈坪厅志・民族卷》记载:“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皆衣优伶五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剪五色纸两条盘于背,男...

  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   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

  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妇女在婚礼仪式中演唱的一种叙事加抒情的长歌。哭嫁歌流布于湘、鄂、渝、黔等省市的土家族聚居地区,而湘西古丈县是以土家语演唱哭嫁歌的主要地区之一。   土家族哭嫁歌,历史悠久。清代改土归流后,“兴哭”、“哭发”作为土家族婚俗的主要内容而盛行。清代诗人...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老的口头文学形式,其内容包括开天辟地、战争迁徙、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神话传说、爱情故事、情歌礼辞、丧葬火把、苗医苗药以及天文哲学等。苗族古歌的传播有两种形式:口头演述和抄本流传。   苗族古歌源远流长。自苗族先民三苗、灌蔸、南蛮、武陵蛮,到宋时的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