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羊肉泡馍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代祭祀宗庙、招待上宾时便有“献羔祭韭”、“朋酒斯飨,曰杀羔羊”的礼仪,传沿演变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初,同盛祥饭庄在西安经营牛羊肉泡馍等。在此过程中,饭庄的烹饪师不断创新,将牛羊肉泡馍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美食。同盛祥牛羊肉泡馍料重味醇,肉烂汤...

  楮皮纸制作技艺是传统手工纸生产的重要技艺之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至今仍保留着这种原始的民间手工艺。   北张村坐落在秦岭脚下,由于人多地少,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依靠山区的楮树(俗名“枸树”)资源,以造楮皮纸维持生计。北张村是造纸术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西汉霸桥纸就是...

  红拳是起源并流传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传统武术拳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影响遍及西北、西南、中原、东北等地区,流派有豫红、陇红、川红、滇红等。红拳套势有小红拳、大红拳、太祖红拳、中红拳、太宗红拳、二路红拳、粉红拳、老红拳、长小红拳、月明红拳、关东红拳、关西红拳等三十六路。红拳器械有枪术、棍术、鞭杆、刀术...

  陕西省户县曲子主要流布于户县和眉县等地,它萌芽于明代正德年间,形成于清代初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户县曲子采用清曲坐唱的方式演出,演员不化妆,俗称“地摊子”,多在节庆、庙会、红白喜事等场合演出。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板胡、笛子、四页瓦和撞铃为辅助乐器,...

  高陵洞箫艺术是在继承民间传统管乐器演奏技巧的基础上,于清同治年间,通过胡学忠、胡道满两代艺人的不断创新,吸纳秦腔、曲子、关中道情等姊妹艺术精华的部分而独创的洞箫演奏技法。   高陵洞箫技艺发祥地,是地处关中腹地的高陵县渭河以南的耿镇村。高陵洞箫艺术以“双音代唱、喉音、...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是千余年来流传在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一带专门用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乐。蓝田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南部秦岭北麓,是古长安南通荆楚巴蜀的门户。据史料记载,可容纳千名僧侣的蓝田悟真寺水陆殿在唐代已是官方和民间举办大型佛事的重要地点。在水陆道场等大型佛事活动中,吹鼓乐助兴营造气氛,蓝田...

  先秦时,牛郎、织女二星以星辰形象构成隐喻式的联想出现在古代典籍中,尚未构成故事情节。西汉始,牛郎、织女星宿逐渐演变为民间神话传说。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为了训练水军,在长安斗门沣河东面开凿昆明池,并在池畔东西两侧立牛郎织女石像,二石像隔池相望,上应天象、下顺民意。从此,以牛郎织女故事传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