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揭阳铁枝木偶戏)

  • 项目编号:
    Ⅳ-92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铁枝木偶(纸影戏)传入粤东有七百年左右的历史,是潮汕地区戏剧艺术的奇葩。晚清以前,纸影戏叫“竹窗纸影”,以牛皮雕成各种人物形状,彩色装饰,表演时台内置一油灯,台面装一竹框,以透明白纸糊之,以为投影之所,故名“竹窗纸影”。至清末,改影现为形现,即牛皮雕形而为木偶造型,背部及两手穿铁线三条作为操纵,台前改挂绣幕,成木偶戏,普遍仍称纸影戏、皮猴戏或圆身戏。木偶戏从属于地方剧种,当地皆为潮音班。晚清至民国时期,揭阳铁枝木偶戏十分普及,在渔湖范围内有近三十班。
  潮音戏班实行童伶制时,揭阳许多著名的潮剧艺人都来自纸影班。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纸影戏曾被视为“四旧”而销声匿迹。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纸影戏才有演出市场,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揭阳市

保护单位:
揭阳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