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铜鼓十二调

铜鼓十二调又称“铜鼓十二则,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铜鼓十二调指的是以汉字记音的十二则鼓谱,即是在敲击铜鼓时形成的十二种调子,以镇宁县的铜鼓十二调和贞丰县的铜鼓十二则为主要代表。贞丰县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约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96%,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境内地处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南部,处于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分水岭南坡、苗岭山脉的西段,东接安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濒北盘江与望谟、贞丰两县隔江相望,西邻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连六枝特区、普定县,全县共有35万人,其中布依、苗、仡佬、回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

布依族最早使用铜鼓并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至东汉、魏晋时期。《后汉书·马援传》有关铜鼓的一段记载:马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铜鼓,乃铸成马式,还,上之”,在以后历代文献中,布依族使用铜鼓的记载渐多,如唐代诸谢“聚击铜鼓”,宋代的“夷僚疾病,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元明清时期,布依族使用铜鼓更为广泛,并且已形成习俗,《黔苗图说》:“补笼仲家,贵阳、南笼(今兴义)、安顺三府、定番、广顺二州皆有之。以十二月朔为大节,岁时击铜鼓为欢。掘地即得铜鼓,武侯南征所遗者,重价争购”。《独山县志》:“仲家好楼居......丧祭,凡亲属眷及瓜葛,本村邻舍,男妇,络绎成群,......男女对击铜鼓,木鼓,鼓声相应,稍不合节,罚酒一瓢,饮至昏醉”。乾隆《独山州志》卷三:“丧葬......击铜鼓”。乾隆《贵州通志苗蛮》:“岁时,击铜鼓为欢”。道光《安平县志》:居丧“击铜鼓,邻村闻鼓声毕至”。布依族使用铜鼓的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曾出土一面铜鼓,经考证,是贵州少数民族中唯一的一面属两广类型的灵山型铜鼓。据保存这面铜鼓的余氏家族老人余雁祥介绍:“铜鼓十二则,是家族中老一辈秘传下来的,学习演奏十二则时老人一边念‘口诀’,一边教演奏,以‘口传手授’的方式延续下来。

布依族“铜鼓十二调”主要是家族式的传承,因家族的不同,传承下来的“铜鼓十二则”也有所区别,但总体结构上基本一致。

前段:以⊙ ☓☓│⊙ ─│⊙☓☓│⊙☓ ☓☓│⊙ ─│的节奏作为开始句,敲击鼓心的重槌基本落在强拍上,节奏及敲击部位统一,乐句划分也较明确。中段:鼓点节奏与敲击部位变化较大,其中运用了休止、连音、十六分节奏等手法,结构上采取了减缩、扩充。其特点为:结构不规整,乐句长短相间,竹条演奏加花丰富,鼓点的节奏处于变化较大段落,应该是铜鼓“十二则”鼓点的“华彩段”。结尾:以 ⊙ △│⊙ △│⊙ △│△ ⊙│△ ☓☓│⊙ △│⊙☓ ☓☓│△ ⊙│⊙ ─ ‖的节奏作为结束句,整个结尾句结构规整,节奏及敲击部位较统一。

铜鼓是演奏“十二调”的主奏乐器,也有与皮鼓或锣、镲等乐器配合使用,大多采用单鼓击鼓法,即一人击打一面铜鼓。要求击鼓者心、口、手合一,动作协调连贯、节奏清晰流畅。击鼓前,先将铜鼓用绳索系其“耳”上,然后悬挂在大树上或堂屋中央或用三根木棍支撑而悬吊,一人右手持软槌,左手持竹条,侧站立或侧坐敲击其鼓面、鼓侧和鼓腰。

镇宁县的布依族铜鼓十二调则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组成,合称“十二调”。既用于庆典、祭祖、祭鼓超渡亡魂升天,又作用铜鼓舞蹈的乐队指挥的主要乐器,是布依族中表达内容丰富的打击音乐体系。

作为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铜鼓始终与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样式联系在一起。“十二调”铜鼓乐谱整体结构短小,鼓谱音符排列较稀疏、单一,节奏舒缓,有二分音符的延音、增时。其可以地分辨出“十二则”鼓谱为前段、中段、结尾三大部分。而镇宁的布依铜鼓十二调则是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是在庆典、祭祖、祭祀等仪式中表达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乐。如“祭乐”就有一套传统曲牌,分12段:祭神调、助战调、灭火调、送葬调、迎客调、丰收调、狂欢调等。

布依族铜鼓十二调在贵州少数民族铜鼓音乐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与其他乐器、舞蹈等配合演奏和伴奏,更具有完整的音乐体系,保存了古代音乐中丰富而完整的现存的重要乐种。因此,在古代音乐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是古代音乐作品和古代音乐信息的宝库,并运用和配合多种演奏(唱)的方法,极大丰富了这一“节奏型体鸣乐器”表现的内容和形式。演奏时的十二种谱式,鼓曲正是布依人对社会生活一种独特的认知和情感表达,在现实生活中,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铜鼓艺术与现代社会的文化功能研究提供了丰厚的资料,填补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铜鼓研究领域的空白。

布依族鼓十二调源于古代,流行布依族地区,脉传谱系十分复杂,但均系口传,时至今日,60至70岁的老人也仅知是他的上辈传下,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余氏家族有相对完整的铜鼓十二则传承人,按由老到幼、由上到下顺序:余友贵、余友贵,生、殁时间不详。余宣志:生于乾隆丙子年三月,殁于任午年八月。余九思:生于嘉庆年十五年,殁于咸丰十年;余九春:生于嘉庆年十三年,殁于咸丰十年。余廷珍: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初一,殁于民国十四年腊月初五。余光孺:生于同治十二年二月初十,殁于民国三十八年腊月十七日。余学德:生于光绪三十四年初十,殁于一九八三年腊月初三;余学端:生于一九三二年五月初一。余雁强:生于一九五二年,殁于一九八五年;余雁伟:生于一九五三年三月初一;余雁平:生于民国三十四年七月十三日;余雁国:生于一九四七年三月;余雁伦:生于民国二十七年;余雁奎:生于民国二十年腊月十四日。余天陪:生于一九五六年四月十八日,殁于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九日(出生于望谟县,殁于贞丰县);余天国:生于一九五六年;余天福:生于一九五四年。

因“铜鼓十二则”是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传承,同时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布依族“铜鼓十二调”正面临着传承危机,主要表现在:家族中的继承者相继去世以后,由于传承的范围仅限于家族内部,传承传播面较窄,传承受限。加之,由于当下强势文化的冲击,家族中多数青年外出打工,对传统铜鼓文化并不十分关心,至今只有极少数的老年人还能敲击铜鼓“十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