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锣鼓(武宁打鼓歌)

  • 项目编号:
    Ⅱ-27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歌曲形式。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集体劳动,此时往往请两名歌手面对薅草众人进行表演,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随着锣鼓声边唱边舞,薅草众人则从旁和唱。其歌词多为一韵到底,内容则分为“歌头”(俗称“引子”)、“请神”、“扬歌”、“送神”等部分。舞时双手随脚步摆动,左手随左脚,右手随右脚,轻快活泼,柔中带刚。薅草锣鼓曲牌灵活多样,歌师能根据演唱时的时序和天色早晚变换唱词,以活跃气氛,使单调辛劳的农事劳作转为火热欢快的集体活动。
  武宁打鼓歌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系湖北薅草歌传入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音乐形式,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主要分布在江西省武宁县境内各乡镇及修水、瑞昌、德安和周边的湖北阳新、通山等地区,民间鼓匠则主要集中在武宁的船滩、东林、上汤、澧溪、杨洲、鲁溪、横路、罗溪、石门楼等乡镇。
  武宁打鼓歌有着丰富多变的鼓点节奏,它一般为四番鼓,每一番鼓都有轻重缓急的速度变化,节拍有散板、2/4、4/4、3/4、5/4、6/4等类型,可因人、因时、因地而灵活变化。武宁打鼓歌旋律简单明快,基本由上下两个乐句变化构成,羽、徵两个五声调式交替进行,而以羽、徵、宫为骨干音,最后在徵音结束全曲。
  打鼓歌章法结构分合自如,既有长篇叙事诗如360段的《梅花三百六》,也有短篇抒情诗如10段的《十送》、《十想》等,还有一段歌词的小诗,当地人称为“歌崽”。武宁打鼓歌表现手法多样,其中常见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灵活多变的衬字,每段歌词结尾的处理往往出人意料,韵味无穷。按其种类,打鼓歌可分为时政歌、情歌、风俗歌等。
  武宁打鼓歌是历代武宁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民间文学、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如今人们的劳动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打鼓歌正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民俗土壤。受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打鼓歌,与此同时,造诣深厚的艺人年老体衰,相继辞世。武宁打鼓歌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正面临失传的危机,必须尽快加以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武宁县

保护单位:
武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