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塘下村特产手信 ...更多

义乌南枣

义乌南枣乌黑透红,表面有光泽,颗粒完整,枣身干爽,枣纹匀称,手握不粘个,成把握摇有响声,枣核剪开有枣仁。

义乌红糖

义乌种植糖蔗、加工红糖的历史可追溯到清·顺治年间(1644~1661),距今已有340多年。据史料记载,初时由佛堂燕里村人贾惟承(1604~1670)客游闽越,模仿糖车之式,教人栽培甘蔗,制为红糖,邑民享其美利,至今庙祀。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义乌县志》亦有“蔗糖:墨者近始习熬”的记载。清·嘉庆七年(1820)《义乌县志》载:“糖蔗,俗呼沙糖。其蔗似黍,秆可啖,俗称糖梗”。 上世纪50~90年代初期,义乌糖蔗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红糖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1997义乌被农业部、国家计委列入国家“九五”第一批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县(市),1999年义乌被认定为红糖之乡。

芦塘下村文化遗产 ...更多

浙江是活字印刷术的故乡,毕昇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在杭州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农学家王祯为了克服胶泥活字“难于使墨,率多印坏”的缺点,于元大德二年(1298)左右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术。浙江家谱中,谱籍地为金华地区的存世家谱大约有...

抬阁跷是民间传统祭典活动。每逢正月十八、五月初八,值甲村于正月十五(五月初五)举行接驾活动。敲锣打鼓列队到双林寺接傅大士佛像,回村设祭,昼夜值守。正月十六(五月初六)供族人唪经朝拜。正月十七(五月初七)举行杨昂活动。凌晨开始分户在祭堂领红回...

傅大士传说是以历史人物傅翕(497年—569年,字玄风)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学。千百年间,以东阳郡乌伤县为流传中心,在中国(包括台湾)、日本民间广为流传,甚至于出现在大量的文献典籍之中。 傅大士传说根植于民间,是通俗易懂的原生态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