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铅山县特产

上饶山茶油

类别:油料 产品名称:上饶山茶油 登记证书编号:AGI00550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 第1635号(2011.8.17) 人文历史简介 上饶山茶油色泽呈金黄色,晶莹透亮,营养丰富,口感极佳。上饶县生产茶油的历史有数千年,从唐天宝年间,茶圣陆羽慕灵山,特往游玩,取其果实,压榨其汁,其汁清香怡人,色泽金黄,以之烹饪食物,味道鲜美,唇齿留香。陆羽得此树,广传于上饶境内,有人问陆羽此树名称,陆羽笑答:“其叶若茶,花连青果,就叫山茶树吧”。自此,山茶油在上饶民间广为流传,有人感慨是上天的恩赐。上饶茶油被列为“贡品”,被历代皇家宫廷作为御膳用油。近年来,上饶县作为我国茶油主要产地之一,油茶林面积达76.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2%,故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

铅山连四纸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已传承了上千年历史,是中唐时伴随着其他竹纸工艺而升华的一种古法技艺。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多处记载了铅山造纸的状况,对铅山的连四纸给予了很高评价。连四纸以立夏前后的嫩毛竹为原料,它们需要经过几个月的日晒雨淋,自然漂白,制作工艺繁复,全凭经验,手工操作,生产周期长达一年。连四纸素有“寿纸千年”之誉。元代以后,我国许多的鸿篇巨著、名贵典籍多采用连四纸印制,许多字画、印谱、拓本也靠它得以传世。明清时期,文人墨客、书画名家若能得到皇帝御赐的铅山正品连四纸,是莫大的荣誉。

铅山红芽芋

类别:蔬菜 产品名称:铅山红芽芋 登记证书编号:AGI01110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2013.4.15) 人文历史简介 铅山盛产红芽芋,种植历史悠久。铅山红芽芋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铅山县志》记载:“明万历《铅书》记‘斋菜有苋、茄、莴苣、芋、莲、姜、萝卜,三者能散秽去积”。 “河口郊区农民早在清咸丰五年(1855)就开始从事商品蔬菜生产,所产蔬菜通过水路远销弋阳、贵溪、九江等地”。《上饶市农业志》记载:“红芽芋产于铅山县紫溪乡,因其芋叶下面靠近芋头的芽色泽呈红色而得名。此芋品质好,淀粉多香味浓,容易煮烂,个头大小均匀,形状规则,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多种氨基酸,是芋类中的珍品。” 铅山竹枝词:“铅山有芋小娘子,软糯爽滑味悠长。 一见红芽沪佬抢,钟情粤客人争尝”。

铅山河红茶

类别:茶叶 产品名称:铅山河红茶 登记证书编号:AGI01105 农业部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13.4.15) 人文历史简介 铅山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铅山茶就成为贡品。《铅山县志》中记载:“早在宋代铅山就出产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明代宣德、正德年间(1426-1521年),铅山又有小种河红、玉绿、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名茶。” 自明嘉靖起,河口即逐步成为南方内陆水运中心和茶纸加工、转运的贸易大市场(《中国通史》),河红茶也由此跻身全国乃至世界贸易大宗。《铅山县志》载:“至万历间(1573-1620年),“河红”茶名声远播,外地商人纷纷来河口、石塘、陈坊等地订购。”据明万历版《信州府志》载:“河红茶乃为国内最著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

黄岗山玉绿

黄岗山玉绿外形细紧微卷,绿润显毫;汤色嫩绿明亮,香味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绿、显芽匀整。 铅山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铅山茶就成为贡品。《铅山县志》中记载:“早在宋代铅山就出产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明代宣德、正德年间(1426-1521年),铅山又有小种河红、玉绿、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名茶”。(明《铅书》)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并推出了一批名茶行销市场,其中河红、玉绿最为走俏。《上饶市农业志》记载:“史称铅山物产,纸外唯茶。清光绪年间,河红年产约4-5万箱(每箱25千克),玉绿2-3万箱。1953年上饶成立茶叶改制委员会,进行河红改制绿茶”。

铁山杨梅

类别:果品 产品名称:铁山杨梅 登记证书编号:AGI00620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635号(2011.9.13) 人文历史简介 铁山杨梅主要产于上饶县铁山乡西岩村、铁山村、洪水村、九狮村、大溪村小溪村及邻近的五府山镇塘里村、揭家村。上饶县铁山乡种植杨梅历史较长,杨梅种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铁山乡的杨梅种植进入鼎盛时期,至今在铁山乡与邻近五府山镇杨梅种植面积达12000亩,是铁山乡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每年的6月中上旬一颗小小的杨梅使铁山这个偏远乡镇人流如织,也因为杨梅使铁山这个偏远乡镇成为远近知名的乡镇,更为铁山乡农民的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上饶县县委、政府大力推进铁山乡和五府山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铁山杨梅”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铁山杨梅”品牌提升,推进“铁山杨梅”的健康快速发展。

上饶白眉

类别:茶叶 产品名称:上饶白眉 登记证书编号:AGI00243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364号(2010.4.2) 人文历史简介 上饶县产茶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曾在上饶凿泉种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饶县的茶叶种植进入鼎盛时期,至今全县茶园达4万余亩。上饶白眉主要产于华坛山、五府山、董团、上泸、尊桥等乡镇,是上饶县的传统特种绿茶。它满披白毫,外观雪白,外形恰如老寿星的眉毛,故而得名。白眉茶外形壮实,条索匀直,白毫特多,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汤色明亮,滋味鲜浓,叶底嫩绿。由于鲜叶嫩度不同,白眉茶分为银毫、毛尖和翠峰三个花色。上饶白眉是采用本地茶树良种上饶大面白制作的当地传统名茶,1985年获农业部优质产品“金牛奖”,1995年,上饶白眉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并被评为中国名茶。

弋阳大禾谷

据史料考证,从唐代开始弋阳人就开始种植弋阳大禾谷,每年岁末秋收后,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和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都蒸大禾米制作加工弋阳年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弋阳县现存较早的同治十年版《弋阳县志》记载:“大禾米白而又长大,以制作加工大禾米,大禾谷米白饭硬制作多团,需三蒸二百舂,弋市米为之食水多,软而适口,省恒称弋阳团子,最驰名外县,士商多远往他处做赠品。”明清时期,只有高官富人才能享用到弋阳禾米制成的弋阳年糕(俗称弋阳大米粿、玛米粿),为历代朝廷贡品。1998年,弋阳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农业抓禾谷”的战略构想,开始大力实施大禾谷产业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