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南靖县特产

漳平青仁乌豆

漳平青仁乌豆产于福建省漳平市,栽培历史近百年,据说在解放前由漳平新桥农民从漳州某中药店买到少量种子试种繁殖培育而成,1956年被列为全国名贵大豆良种(《漳平县志》1990年)。漳平青仁乌豆引进种植已百年,被列入福建省大豆地方品种(《福建大豆地方品种志》)。主产地海拔170-300米,主产区属河谷冲积地,土壤疏松肥沃,温光充足,适宜大豆生长。该品种属秋大豆类型,有限结荚习性,茎直立,株型收敛,叶色浓绿,花紫色,茸毛棕色,荚熟时黑褐色,籽粒扁椭圆形,百粒重23-25克。一般立秋前播种,生育期105天左右。种皮黑色,子叶绿色,种脐黑色,脐中带有一条白色小勾线,形成了漳平青仁乌豆的显著特征。 青仁乌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营养丰富,种皮颜色乌黑,内仁碧绿,花青素含量高达30毫克/千克以上,品质上乘。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食用滋补保健,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故又名“清凉乌”,可入药,在《本草纲目》中仅用乌豆作单方治病的处方就达59条之多,涉及内科、妇科、外科、五官科以及药物中毒等,用途广泛,通常作为清凉性滋补强壮药来应用,也可制做凉茶,还是很好的食品佐料,如青仁乌豆炖猪脚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保健佳肴。在市场上倍受青睐,售价每公斤30-40元,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于民国初期,从闽北建阳一带引进种植已近百年(最早产于双洋中村,由邓观金从建瓯水吉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的生产历史——1990年县志),逐步取代当家品种“菜茶”。漳平水仙茶制法与闽北水仙制法相仿,同时也结合了闽南铁观音制法。用一定规格的木模压制成方形茶饼,称为“水仙茶饼”。具有香味独特、幽兰似桂,汤色金黄透亮,叶底肥厚黄亮,并具有较好的保健等功能。水仙茶饼创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源于双洋镇中村,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畅销于各地,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展示(2000年)。 由于水仙茶品质优异,一直得以保持发展,成为我市优势农产品之一。并且在继承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开展新工艺应用研究。引进推广了空调制茶、微波干燥、冷冻茶生产等多项茶叶新技术,使品质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茶叶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3年以来主要生产漳平水仙茶4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漳平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涵盖漳平水仙茶主产区。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把漳平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漳平水仙茶在评比中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福建乌龙茶

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19世纪初乌龙茶的产制亦由福建扩展至粤东及台湾。福建乌龙茶产品花色具备各自的品质特征,细分为闽北水仙、闽北乌龙、闽南铁观音、闽南色种、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等系列产品。

福建百香果

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种植百香果的地区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当地的土壤环境和降雨量与广西类似,所以出产的百香果在品质上近似于广西百香果,被称为百香果中的后起之秀。

永定红柿

永定红柿原为野生植物,果实细小,青黑色,客家话称它为“猴椑子”,也叫“山猴椑”,后经嫁接培育成为人工种植的果树。永定红柿是永定特殊气候条件下.经过数十代柿农历时500余年逐步驯化栽培选育而成,它具有株型结构紧凑、耐脊、耐寒、耐旱、寿命长、产量高、品质优、效益高等特点。株产500kg以上,树龄百年以上的红柿果树随处可见。1994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红柿”。其特征特性是树体高大,树形结构紧凑,枝条粗长,棕黄色;叶片大,广椭圆形,色浓绿,无毛茸,有光泽;花中小,黄白色,雌雄同株;果实中大,单果重120-180g。果形扁圆略方,成熟果黄绿色,带少量红晕,后熟果果皮鲜红,有薄果粉。萼片中大4片,三角形,呈中心捏合状卷曲。生长势、抗逆性强,嫁接苗三年始果,七年盛产。丰产,稳产,经济寿命长;3月萌芽,果实8月中旬至11月下旬成熟,需采后脱涩,11月中下旬开始落叶。在永定气候条件下,海拔在300~800m之间柿果品质最优,耐贮运,原因主要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累积;海拔300m 以下地区栽培产量虽高.但果实生长不充实,品质较次,不耐贮。在90年代初的山地开发热潮中,永定红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我县的特色果品和支柱果业。县政府还扶持果农自建烤房5000余个,鼓励果农加工柿饼,年加工柿饼10万斤的村超过10个,实现产业链的延伸,确保果农增产增收。

永定六月红早熟芋

永定早熟芋栽培历史悠久,乾隆《永定县志》记载“芋:大者数斤,小者如卵,呼之早芋”。许多客家美食以早熟芋作原料,如芋子包、芋子粄等,1990年在永定峰市乡泥角村发现变异株,经过多年选育实验,1995年定名“六月红”早熟芋(闽认菜2004002),“六月红”早熟芋是我国最早成熟的芋子品种,是永定独具特色的地方优良品种。 永定“六月红”早熟芋典型特点如下:该品种属多子芋类型。株高10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总叶片数16-17叶,叶为盾形,互生,叶柄和叶缘边呈紫色,叶脉绿色,单株结芋数一般8-12个,单子芋重60克左右,子芋呈卵型,皮薄,白芽,肉乳白色,肉质细嫩、粘滑,品质优,商品性好。“六月红”早熟芋独具风味,肉质细嫩、粘滑,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E含量5.2mg/kg以上,淀粉含量6.5g/100g以上,蛋白质含量1g/100g以上。 永定“六月红”早熟芋是永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品种,该产业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永定县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预计到2016年种植规模为4.5万亩,直接带动农户每亩增收2500元。

和溪巴戟天

和溪巴戟天栽种历史悠久,在20世纪60年代,由野生转人工栽培获得成功,经过和溪人民长期的摸索和各方专家的精心培育,目前培育出了巴戟天优良品种“和溪1号”、“和溪2号”、“南科号”,并掌握了五年一生产周期的一套育苗、种植管理经验,之后和溪镇迅速掀起种植热潮。和溪巴戟天成品呈扁圆柱形,条粗0.8-1.5cm,皮色黄,肉质呈紫白色,味甘甜,其突出特点是质软、肉厚、心细等独特的外观特征,为巴戟天中上品。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等功效,对治疗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等均有一定效果。 被誉为巴戟天之乡的和溪镇,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所产的巴戟天品种优良,质量上乘,素有盛誉。1992年经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和生物教研室论证,和溪生产的巴戟天与各地对比含有效成分最高。2011年,“和溪巴戟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前,和溪镇许多群众在从事巴戟天的栽培、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工作,全镇巴戟天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产量450吨,种植户500多户,年创产值1000万元以上,有漳州巴戟天酒业有限公司、漳州聚善堂中药材基地等多家巴戟天加工企业和栽培基地,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已形成产业规模。全镇拥有一支100多人巴戟天外销队伍。和溪巴戟天畅销省内外,销售范围遍布全国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