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特产

丰镇胡麻

丰镇种植胡麻始于东汉,是当地百姓赖依生存的作物之一。 清代末期,丰镇境内有油坊数十家。独特而传统的胡油压榨技术,保持了丰镇胡油的天然品质。胡麻籽的营养成分很高,也独具特色,不含胆固醇,富含纤维和N 3脂肪酸,脂肪酸含有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病的营养成分。 胡麻籽含极丰富欧米伽-3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一汤匙含有3800毫克的奥米茄三脂肪酸,相当于鱼肝油的10倍,但没有腥味、高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弊处。

察右前旗甜菜

察右前旗甜菜属于当地主导优势产业,而且品质特色优于其他同类产品,同时在当地以及全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地域品牌,围绕“察右前旗甜菜”的相关产业也正在不断发展,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正在逐年提升。

乌兰察布莜麦

乌兰察布有着悠久的莜麦种植和食用历史。乌兰察布莜麦外观完整,大小均匀,坚实饱满,富有光泽,品质优良,莜麦磨面后就是莜面,其中后山地区的莜面最为香。乌兰察布百姓创造出上百种莜面的做法和味道,经过搓、推、擀、卷、拨、切等手法和各种土法工具,神奇的变身为蒸饺、鱼鱼、窝窝、山药鱼子、块垒、钝钝、山药丸丸、磨擦擦等几十种风姿各异的莜面美食。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是蒙古四子部落16世纪初由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迁徙到四子王旗境内后经过了人为的本土驯化,自然育种和人工培育等过程选育出完全适应本地区环境条件,适合于本地区游牧的耐粗饲、抗寒、抗逆性强、抗病毒性强的优质肉用型羊,在本地已有三百多年的品系历史。由于四子部驻牧戍边的地区多为“高毕”(蒙古语),其意思为有小灌木丛的地方,中间杂生着多种中药材杂草以及羊草、花苜蓿、野豌豆、冷蒿、马蔺、多根葱等45科几百种植物饲草。这些草木抗旱能力极强,抗风沙、生命力顽强,是北部高原、温差较大的寒冷地区优良的牧草。由于有了“高毕”草原,由此有了“高毕”羊,至今四子王旗的牧民或周边的人们仍称这个地区的羊为“高毕”羊,亦称“戈壁羊”。

商都西芹

商都县芹菜产业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集体制时代,当时的大集体“菜园子”里种的大部分为胡芹,棵大但肉少茎多,后从张家口坝上地区引进芹菜,通过集体菜园子的种植和培养,芹菜的品质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后来大集体制撤销,农户们开始自己种植芹菜。西芹产业的壮大得益于10多年前的“菜篮子工程”和“进退还工程"的实施,这也使得我县成为乌兰察布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县,露地面积8万亩,其中西芹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31万吨,是内蒙古最大的西芹种植基地,被誉为“内蒙古西芹第一村”,并在2006年成功注册“水漩绿韵”蔬菜商标,被国家奥委会指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芹供应基地之一,并注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专用蔬菜字样。

化德大白菜

化德县地处内蒙古大草原南缘,清末民初,清王朝实行“招垦实边”政策,使得山西、河北农民大批涌入境内开荒种地,大白菜基本属于一家一户小面积种植,仅供自家食用,多余的大白菜会拿到集市上出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大白菜生产才有了较大发展。1999年全县水浇地面积恢复到28250亩,2004年达到5.08万亩,随着水浇地面积的扩大,当地大白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全县总播面积70.32万亩,其中以大白菜为主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产量达16.6万吨。通过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目前大白菜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了7.5万亩。据当地传说、流传典故以及老人讲述:在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出征平定漠北和征讨蒙古鞑靼等部落时,途经哈必嘎、万隆店(康保境)入嘉卜寺(化德境内),很多士兵手心和脚心起泡,不能行军、拿不了武器,军中有名老中医建议就地取材,用白菜和板蓝根熬汤服用并擦洗,士兵的病情逐步好转并且很快痊愈。民国22年(公元1933年)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兼第29军军长宋哲元到化德境内视察军务,并在朝阳、嘉卜寺等地部署驻军,部队伙食就以大白菜为主要蔬菜。1958年冬到1959年秋,全县大办公共食堂,社员村民到公共食堂吃集体饭,主要食材也以当地大白菜为主。1977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局在化德县召开全区青贮饲料现场会,推广化德县“立秋贮青草、白露贮山药秧、秋分贮白菜叶”的经验。由此可见,化德大白菜在当地有着悠久的的种植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目前化德县大白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5万亩,年产量45万吨,是乌兰察布以致全内蒙古最大的大白菜生产县。2004年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和产地认定,同年被自治区农牧业厅授予“无公害大白菜生产基地”,产品深受外来商客和消费者的青睐并远销北京、天津、广州、上海、杭州等全国各大城市。

河套向日葵

河套向日葵种植历史悠久,建国前在农村中曾经零星种植染葵,可作染料染土布,食用甚少。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染葵逐渐绝迹,被食用葵种所代替。7O年代前,河套地区的向日葵多在屋前屋后、地边地堰等零星种植。972年,巴彦淖尔市农研所利用重盐碱地种植向日葵47亩,单产98.2公斤,同年杭锦后旗四支公社新永大队、红星公社红星二队也在重盐碱地上种植1700亩,单产75公斤,1973年,内蒙农研所在临河区狼山公社迎胜三队利用多年弃耕地种植100亩,单产65公斤。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从1972年开始大片种植,1973-1974年,临河杭后两区县共种1.8万亩(全市2.96万亩)。1975年,全市发展到34900亩,单产51公斤,总产1785000公斤。1978年,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河套向日葵生产得到迅猛发展,由单种发展到套种。1979年专种90000亩,套种80000亩,共170000亩。1980年河套向日葵面积猛增到620000亩,其中专种307500亩,总产47737000公斤。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单种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粮油草套种(小麦套葵花、葵花套草木樨)面积。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培肥了地力。到1981年,全市向日葵总面积达674800亩,其中专种面积318000亩,套种面积356800亩。1985年发展到1158000亩,套种与专种面积大体相等,平均单产1615000公斤,总产186960000公斤。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农业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大力开发河套向日葵生产,积极培育、引进、推广油葵优良品种,扩大油葵种植面积,加强科技推广,改进耕作条件,增加物质投入,使向日葵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地方品牌不断出现.“河套三道眉”、“星火花葵”,上世纪九十年代誉满全国.进入国际市场。向日葵是巴彦淖尔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巴彦淖尔市种植向日葵面积2400000亩,平均亩产250公斤,其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1/3,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主导作用,并使我市成为国内外众多葵花加工企业的大型原料区域。

河套巴美肉羊

河套巴美肉羊产于巴彦淖尔市农区的乌拉特前旗、中旗、后旗、五原县、杭锦后旗和临河区,它是多个品种杂交的产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当地政府就有计划的引进了林肯、盖茨、罗姆尼等半细毛羊对当地蒙古羊进行杂交改良。1978年又引进新疆细毛羊、强毛型奥美羊,通过人工受精技术开展大面积杂交,形成一定数量的毛肉兼用细杂羊,到1992年开始采用德美羊级进杂交,又形成一定数量的接近肉用羊理想型标准的群体。前后经过近50年的杂交改良,逐渐形成了适合舍饲圈养、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羔羊肥育增重快、性成熟早,特别是对巴彦淖尔农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生产方式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巴美肉羊品种。2007年经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国家农业部第878号公告予以正式命名和公告。

河套番茄

20世纪以前,在河套地区一直有少量的番茄种植以供农民自己食用。由于我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糖份的积累,优良的土壤和洁净的黄河水、无污染的空气使得番茄的营养品质越来越优渥,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河套番茄”。河套番茄不仅是蔬菜还可以当水果来直接食用,老少皆宜独具特色。我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番茄产业,但是一直没有做起来,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骨干企业带动。最早的番茄加工企业是1994年底引进的第一家番茄加工企业——台湾泰顺,其他企业都是作为国有糖厂、啤酒厂的下设分厂而存在,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最终出没有形成规模。到20世纪末,番茄产业在巴彦淖尔市一直处于小规模开发阶段,番茄种植面积维持在20000—30000亩左右。

四子王旗杜蒙羊肉

四子王旗杜蒙羊肉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特产。四子王旗是我区19个边疆少数民族旗及33个牧业旗之一,全旗草原面积有2983万亩。2005年培育出黑头白身的杜蒙肉羊。新品种羊是以南非杜泊羊为父本、蒙古羊为母本,继承了杜泊羊高繁殖率、3个月就出栏、胴体品质好和蒙古羊的体质结实、适应性强等特点,肉、皮均为优质品。

乌兰察布马铃薯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马铃薯科研起步早、发展快,全国第一个脱毒种薯组培室就建在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又是马铃薯的主产区,也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区,种植面积稳定在420万亩左右,2009年3月乌兰察布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都”,并且成功的举办了两届全国马铃薯文化节。2013年,“乌兰察布马铃薯”列全国100大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第38位,地理标志综合价值相对指数75.49。2015年,“乌兰察布马铃薯”荣获201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价值评估17位,品牌强度836,品牌价值105.66亿元,这对于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知名度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察右中旗红萝卜(察右中旗胡萝卜)

“察右中旗红萝卜(察右中旗胡萝卜)”以下简称“察右中旗红萝卜”,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特殊的气候条件、特色的种植方式下形成的独特的冷良蔬菜品种和绿色健康食品。该产品以皮红(红皮、红肉、红心)色鲜、质嫩、条形好、可溶性糖、水分含量高、口感好,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丰富而驰名中外。

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属保健酒类系列产品。自一七三九年创始至今,鸿茅已经跨越了四个世纪。十八世纪悬壶济世,十九世纪清廷珍贡,二十世纪创业扬名。其品质优良,酿造工艺独特,口味醇正,采用优质纯粮发酵,精心酿制而成。始创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