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五味子

长白山野生五味子100g东北五味子茶颗粒新鲜泡酒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五味子最早以“菋、茎蕏”之名,始见于《尔雅》,因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而得名。作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五味子属作药用约有14种,但功效差异很大。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谓:“今第一出高丽(现长白山地区及辽宁省东部),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五味子分成南北,谓曰:“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者为良”。以上记载说明主产区长白山五味子是五味子中之上品,与今药用北五味子记载相同。建国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所有版本均作收载。

长白山区民间有许多有关“五味子”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长白山地区腹泻蔓延成灾,黄药师奉王母娘娘旨意给百姓治病。黄药师在百草园中找到五味子,撒向长白山,在山岗上、山坡上、草地上、灌木丛中迅速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为了让百姓认识并使用,王母娘娘令八仙过海进行传授。八仙中的曹国舅扮成老道,在鸭绿江边一个宽敞的山洞里住下,天天用五味子泡的水和酒给老百姓治病。在老道的指导下,百姓都用五味子泡水、泡酒喝。这样不仅治好了腹泻,还提高了人们身体的健康水平。由于五味子生长在长白山区,人们就习惯将其称为“长白山五味子”,并被人们认可,成了名贵的药材。

据考证,长白山五味子开发利用已有百余年历史。《长白山汇征录》(宣统元年)卷六药品篇详细记述五味子的性味、功效、采收时间及加工方法,并记载了当时“行销内地,每岁所得价值次于人参”的畅销景象。《临江县志》(1902~1934)记载,“五味子:其形如珠,其色最红,善备五味,故有五味子之称,能止痰补肾,亦为出口药材之大宗。”当时全市有十家山货庄经营长白山五味子。《抚松县人参志》记载,抚松县制药厂和原抚松国营第二参场1985年研制五味子冲剂、五味子浓缩汁、五味子香槟原浆等精深加工制品,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行销各地。

上世纪60年代,长白山五味子驯化栽培成功。本世纪初,随着栽培技术水平提高,人工栽培长白山五味子的面积迅速扩大。2003年10月,长白山五味子主产县长白县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北五味子之乡”。

2、现时状况

(1)资源现状

我国约有五味子属植物19种,长白山区只有长白山五味子1种,是长白山五味子的集中主产地。因保护措施不当,使野生五味子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储量锐减。由约为400万吨。减少到3251吨,2006年,野生长白山五味子年采收量已不足500吨,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2)种植现状

近年来,长白山五味子人工栽培迅速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人工栽培长白山五味子技术体系,制定了五味子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SOP)。到2006年末,白山市辖六个县、市、区栽培面积已达到8.21万亩,而且还计划逐步扩大。预计2007年栽培五味子产量可达970吨左右,占长白山区产量的61%。

(3)科研现状

化学研究方面:长白山五味子以联苯环辛烷型木质素类为活性主成分,包括五味子醇甲等20多种。干果中含柠檬酸、苹果酸及少量酒石酸,还含有单糖类等30多种成分,及较高挥发油成分,油中含水芹烯等10余种成分。

药理研究方面:五味子能够降低肝转氨酶,促进肝细胞蛋白质代谢;提高动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延长睡眠时间;促进脑内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巩固学习记忆;抑制a-葡萄糖苷酶活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促使S180瘤细胞退变和凋亡;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有升高白血球、促进精子发生、保护神经细胞、促进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等作用。

科技创新方面:吉林省各相关科管部门和白山市政府对长白山五味子曾立项10余个,投入总经费500余万元,支持长白山五味子产业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通过科研+企业+基地+农户的机制带动企业和农户投入上亿元,组扩建基地,极大地促进了长白山五味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4)加工现状

吉林省有长白山五味子精深加工企业20余户,其中较大的企业有泉阳泉天然饮品有限公司、六威神实业有限公司、东北虎药业、长白山酒业集团等8户,生产保肝片、五味子糖浆、五味子冲剂、五味子酒、五味子茶共四大系列30多个产品,每年就地转化长白山五味子原料约1500吨,成为带动长白山五味子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5)产品开发

以长白山五味子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的产品有药品、饮品、化妆品和保健品四大系列30多个产品。医药系列产品以保肝护肝药为主;酒和饮料系列产品由于口感清新,保健作用强,成为市场新宠;长白山五味子糖浆由于疗效明显,成为安神保健的保留品种;用长白山五味子木质素生产的抗衰化妆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6)流通情况

长白山五味子占五味子市场份额的60%以上,主要以原药材和制药原料出售全国各省区,需求量逐年上升。20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需求量为1600~1900吨, 2002年以后需求量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2005年增至2500吨左右。每公斤单价由2000年的30元,涨至55元左右,2006年突破150元大关。

白山市是东北地区长白山五味子加工销售集散地,仅靖宇县收购加工长白山五味子的业户达300余户。年交易量1000吨左右,年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

据考证,长白山五味子开发利用已有百余年历史。《长白山汇征录》(宣统元年)卷六药品篇详细记述五味子的性味、功效、采收时间及加工方法,并记载了当时“行销内地,每岁所得价值次于人参”的畅销景象。《临江县志》(1902~1934)记载,“五味子:其形如珠,其色最红,善备五味,故有五味子之称,能止痰补肾,亦为出口药材之大宗。”当时全市有十家山货庄经营长白山五味子。《抚松县人参志》记载,抚松县制药厂和原抚松国营第二参场1985年研制五味子冲剂、五味子浓缩汁、五味子香槟原浆等精深加工制品,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行销各地。

上世纪60年代,长白山五味子驯化栽培成功。本世纪初,随着栽培技术水平提高,人工栽培长白山五味子的面积迅速扩大。2003年10月,长白山五味子主产县长白县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北五味子之乡”。


长白山五味子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200m至800m的平地或坡地,腐殖质层厚≥10cm的壤土或砂质土壤,土壤pH值5.5至6.8。             

(三)栽培管理。

1.育苗移栽:种子繁殖或无性繁殖育苗1至2年,苗期需要遮荫。秋季10月上中旬或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移栽定植,定植密度为10000至14000株/公顷。

2.田间管理:搭设引蔓架,施用有机肥≥45m3/公顷,及时进行修剪,收获前半月内禁止使用各种农药。

3.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采收:每年8月末或9月初,果实变软有弹性、呈红色或紫红色时采收。

2.干燥:自然晾(晒)干或50℃至70℃烘干,至果实含水量≤12%,表面皱缩,呈紫红色或暗红色。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呈皱缩球状颗粒,果实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有网状皱纹。果粒大,肉厚,柔软,油润,有光泽,常显有“白霜”。

2.理化指标:杂质≤1%;五味子醇甲≥0.4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长白山五味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长白山五味子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