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特产

民和旱砂西瓜

民和县素称青海“瓜果之乡”, 在全省瓜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西瓜生产遥居全省首位,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栽培经验不断丰富,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生产品种日益增多。解放后又有了新的发展,有的品种闻名全国,销往省内外,享有盛誉。由于在旱砂地里种植,旱砂西瓜因此而得名。种植旱砂西瓜,一般选用光照条件比较好的旱地,然后铺上大沙种植,选用的肥料通常是炕灰和家粪拌匀后施用。其瓜个大皮薄、汁甘如密,有甜透心之美誉,深受消费者欢迎,曾一度在香港市场销售。1981年,地膜覆盖种植瓜试验成功,为西瓜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西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2010年民和旱砂西瓜种植面积达万亩之多。民和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土壤资源,为西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出的西瓜含糖量高,口感清爽脆甜,食用品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

青海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在中医药史上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补品,有“中药三大宝,人参、鹿茸、冬虫草”的说法。有趣的是,这三大宝是中国人几百年来一直作为最高级别的滋补药流传着。更为巧合的是,这三大宝正好是生物界三大类——植物、动物、微生物中的“典型”代表;冬虫夏草在国际上也享有“东方传奇珍宝”的美称。

湟中胡麻

胡麻是一种油料作物,由于湟中胡麻所辖区域海拔高、日照时间长,造就湟中胡麻油风味独特,芳香浓郁,油质清澈的特点。如今,在湟中县拦隆口镇慕家村酩馏酒庄,依旧保留着胡麻榨油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

湟中燕麦

据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为传播中华文明致远吐蕃,将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从任城召至长安,被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经湟中时,曾吃湟中燕麦炒面。燕麦是重要的饲草饲料作物,也是古老的农作物。从栽培地域上看,栽培的燕麦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湟中燕麦,种植历史悠久。湟中县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形成了适宜种植燕麦的区域,种植的燕麦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成熟度高、种质优良,当地群众利用因地制宜的优势,充分利用撂荒地和贫瘠地扩大燕麦种植面积。2015年我县燕麦规模种植面积达23.49万亩,生产燕麦良种3000万公斤,覆盖15个乡镇,燕麦良种率达到了100%,每年向省内外提供良种1000万公斤以上,占全省燕麦良种市场的60%。目前在我县主要推广和应用的品种有加燕2号、林纳、白燕7号、青引1号、青海444等。自2003年来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农区饲草基地建设及复种饲草项目、国家燕麦体系建设、科技富民强县饲草种植等项目的实施,2006年获得了湟中县良种燕麦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省级成果奖。2013年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015年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藏毯

藏毯以青藏高原“藏北羊毛”为原料,手工纺纱、植物染色,采用独特的打结方法手工编织而成。毯面形成自然横向条纹,看上去重重叠叠,层次分明;毯背疙瘩有致,体现了粗犷、古朴、自然之美。其图案优美、色彩协调、手感丰富,富有弹性,质地精良,舒适耐用,集堂皇典雅于一身,荟装饰实用于一体,与当今波斯毯、东方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

互助黄芪

互助黄芪药材以“根条粗长、甜味足、品质优”著称。

互助当归

互助当归药用价值 其性味甘、辛、温,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瘀生新等功效。主治贫血、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素有“十方九归”和“妇科圣药”之说。

互助大黄

互助大黄具有保肝、泻下、利胆、抗菌、止血、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收敛止泻、健胃、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利尿等作用。

互助油菜籽

互助油菜籽粒呈黑褐色、籽粒大,饱满均匀,无虫蛀,耐贮藏,含油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互助油菜粗蛋白g/100g≥18.1,粗脂肪g/100g≥39,钙mg/100g≥400,磷mg/100g≥710。维生素E、微量元素较高,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符合现代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选择需要。

大通蚕豆

1、历史记载:大通蚕豆历史悠久,据“大通大事记”记载,“公元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在大通北川河两岸等地开垦荒地,挖修渠道,引水灌田,种植……蚕豆……作物”。2、历史传说:有个民间传说,相传武则天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他传谕东海龙王三年内不准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龙王压于泰山之下,并贴符子:“若想重登灵霄殿,金豆开花方可归。”太白金星非常同情龙王的遭遇,托梦给人间说:“只须在二月二日这天,将黄豆炒开花即可!”人们便相约着在这一天炒黄豆,秉香祭拜天地。玉帝闻讯金豆开花了,只好将龙王释放。大通地区由于不种黄豆,所以人们只好炒蚕豆。

互助八眉猪

互助八眉猪,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因其额具纵行倒八字纹,故称八眉猪,俗称为“大耳朵”。八眉猪种质资源独特,在青海高原特定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地方猪种,具有适应性强、性早熟、抗逆性好、产仔多、母性好、沉积脂肪能力强、肉质好、能适应贫瘠多变的饲养管理条件、遗传性状稳定、对近交有抗力等特性。被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评定为“无公害瘦肉型猪肉”。

互助青稞酒

互助青稞酒是一种清香型白酒,以高原粮食作物青稞为主要原料,经过制曲、浸润原料、蒸煮原料、入池发酵、蒸料出酒、陈酿等几道工序酿造而成,是在古老传统工艺基础上,揉和现代先进的科学酿造而成,青稞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和天然保健药材--冬虫夏草、鹿茸、枸杞等为原料配制而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增香物质,酒香来自生产过程中青稞原料的自然香味,该酒在饮用后有不头疼、不口干、不伤胃的特点。

乐都牦牛肉

牦牛属地球之巅的高寒、无任何污染环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罕见的洁净未受任何污染、空气清洁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半野生半原始珍稀动物,与北极熊、南极企鹅共称为“世界三大高寒动物”。俗称“万能种”的牦牛终身无劳役,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长过程,一生中摄入大量的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草药,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平安马铃薯

平安马铃薯薯块形状呈椭圆和圆形,表皮白色光滑,芽眼较浅,薯肉呈白色,致密度紧,无空心。 马铃薯单株产量高0.88±0.3千克,单株结薯5±2个,单块重0.18±0.1千克,块茎淀粉含量为15%以上,蒸食品味好,粗蛋白含量为2%-3%,植株较耐旱、耐寒,耐盐碱,薯块耐储藏。

互助蚕豆

互助县地处黄土高原的最西部,地势起伏,山川相间,地貌复杂,自然景观垂直变化,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垂直分布,有利农业生产呈立体布局。互助蚕豆籽粒粒大皮薄、饱满均匀,质坚硬,表皮光滑,有光泽,无虫蛀,且变色慢,耐贮藏,商品率高;籽粒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气微,味淡,煮饪品质好,适宜干炒、膨化、油炸,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 。

民和肉牛

民和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们已在此繁衍生息。秦汉以前为羌人所居,西汉时纳入中央政权版籍。自周秦以来,随着羌人游牧民族逐步定居下来,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就将野生动物驯养成为家养动物,牛逐渐被驯养成为生活资源。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国即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河湟地区,羌人由狩猎、畜牧转到农业。清朝二百多年,由于清王朝政治上腐败,煽动民族间相互仇恨,迫使甘肃回族人民离开了自己可爱的故乡,走上背井离乡流落他乡的苦难历程,于1879年定居于民和。由于他们精于养牛,牛成了这里的主营畜牧业。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养牛数量不仅有了发展,牛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牛为耕畜的畜牧业规模越来越大。

互助青海白牦牛

在民间曾有这样一个传说,华热人的祖先华秀居住在西方遥远的巴颜喀拉大雪山下,牛羊众多,草原就显得不够用了。于是华秀带领本部落的老少赶着大群牛羊向彩云飘去的方向出发了。当人们尾随着牛群走至石峡时,眼前却一片惨景。其它的牦牛全部惨死了,此时,从身后那巍峨的雪山深处出现了一头白色的牦牛,雪一样洁白,十分漂亮,它像一团洁白的云团。向石峡口奔去同一条黑色的巨怪角斗,斗得大地沙石飞扬,天昏地暗,白牦牛用它的勇猛和尖利的犄角战胜了巨怪。人们的面前便出现流水潺潺、云蒸霞蔚、苍松翠柏、绿野如茵的仙境,这就是互助北山(现在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阉割后的白牦牛有很强的耐久力,是牧民们出圈驮运的重要工具,一头白牦牛驮负100公斤的重物也能趟过河流,穿越沟壑,攀援高山,是摩托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所不可替代的。另一方面惟有白色方能带来福祉,惟有白色方能净化心灵,所以就将神的灵气、雪山的精神融合在一起,附着于白牦牛之上,成为“吉祥、平安、善良、美好”的象征,由此产生了别树一帜的白牦牛图腾文化。 考证材料:1、青海野牦牛驯育年代,查《史记》、《五帝本记》和青海都兰诺木洪塔里哈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牦牛的踪迹。2、《青海省畜禽品种志》(1983.10)。3、《青海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报告》(1983.10)。4、《青海省畜牧业资源和区划》(四川科技出版社)。5、《农牧业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

民和马铃薯

民和马铃薯传入民和县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约为清末民国初年,民和县河湟地区,民不聊生,土地荒芜,农民都是过着“早上汤、中午光、晚上半汤喝不上”的生活,大批的农民逃亡到山区,开垦荒地,种植马铃薯,因其产量高,耐旱、适用性强,粮菜两用,赖以勉强度日。60年代中期,那时自然灾害频繁,农民生活极度困窘,食物匮乏,马铃薯救了不少人的命,帮人们度过了难关。据传,那时用一口袋洋芋就换回了一个媳妇,土豆竟然到了金贵如此地步了。70年代以来,推广普及马铃薯新品种,因其丰产、品质好,使民和马铃薯生产又得以恢复发展,到“十一五”期末,跃居种植作物之首。民和马铃薯为贫困农民脱毒致富,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山区农民一度高兴地把脱毒马铃薯称为“脱贫马铃薯”。

互助葱花土鸡

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的护宫大臣—海鳖,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林木葱笼,便住在一个深潭中不走了。这时,正好天宫有一只凤凰,也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海鳖和凤凰统治着这里的飞禽走兽。他们还兴风作浪,飞禽走兽忍受不了百般折磨。一天夜里,就在他们要登基的时候,忽然从东方来了一只神鸡,落到最高的那个山峰上,就“喔喔喔!喔喔喔!”叫了几声,神鸡一叫,东方破晓,海鳖和凤凰就一下动不了啦!他们立刻变成了两块巨石。从此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景象,那只神鸡也就没有回去,在这里繁衍生息,神鸡天亮前鸣叫的习惯代代相传下来。现在的互助葱花土鸡据说是哪只神鸡的后代。考证材料:青海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报告 1983年10月。

民和羊肉

民和县位于青海东部边陲,地处甘青两省交界,海拔相对较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人类居住,养羊历史近3000年左右,是历代移民不断迁居而推动发展,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丰厚,文化遗存、民族和谐、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构成多元化文化特征,呈现出原始与神秘、美丽与古朴、环保与原生态、宜居与旅游等特点,东沟瀑布、三川杏雨、允吾梨花、黄河古渡、野花宝山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日渐显现。七里寺药水泉、娘娘天池、古鄯古城等都有着神奇而美丽的传说。长期以来,勤劳的农人沿用游牧生活的优良传统发展养羊业,生长在这种特定的气候环境下的饲草资源草质坚硬、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纤维和动物体所需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乐都绿萝卜

乐都绿萝卜肉质根含水量93.54%,维生素C20.11mg/100g,总糖2.06%,多糖4.31%,肉质细嫩,甜脆,多汁,不易糠心。与以往种植的青萝卜相比较,青萝卜皮厚质硬,因含芥辣油,具有辣味,口味不佳,不宜生食,肉质根含水量91%,维生素C14mg/100g,总糖0.8%,多糖2.3%,贮藏后易糠心。

乐都柴皮大蒜

乐都大蒜蒜瓣外皮呈紫红色,瓣少而肥大,辣味浓厚,品质佳。乐都县位于青海高原东部的温暖灌区,该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的生长。种植的乐都紫皮大蒜蒜瓣紧实、口感好、辣味适中,并且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

乐都长辣椒

乐都长辣椒,皮薄肉厚,辣味适中,味香口感好,个体长大,营养丰富,深受山东广大消费者都的青睐。经检测,干物质为9.49%,比山东高4.49个百分点;每100克中辣色素含量为0.05毫克,比山东高0.02毫克;每100克中维生素C含量为109.3毫克,比山东高47.3毫克。

乐都大樱桃

据记载乐都区500多年前已有沙果、花檎、软儿梨、小冬果、杏等果树。1994年乐都区从山东引进大樱桃,品种有红灯、早大果、美早三个主栽品种和先锋、拉宾斯、艳阳、秦樱一号、大紫、雷尼等授粉品种,2010年乐都大樱桃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商标认证。乐都大樱桃果实单果重10-12克,果汁多,果肉厚,含糖量高。2009年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检测分析:乐都大樱桃果实平均单果重10g,含总糖21.03%,总酸3.57g,蛋白质1.59%,钙482.46 mg/kg ,铁37.63 mg/kg,维生素C 0.89 mg/kg。乐都大樱桃的地域保护范围为青海省乐都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9′-102°47′,北纬36°16′-36°40′东西宽64公里,南北长76公里,幅员面积3050平方公里。产地适宜种植范围东经102°09′-102°47′,北纬36°22′-36°37′,面积2050平方公里,涉及乐都区的高庙、洪水、碾伯、雨润、高店、寿乐、共和、下营、城台、蒲台、曲坛等乡镇。

昂思多矿泉水

昂思多矿泉水,产于青藏高原海拔3860米马阴山下昂思多镇,历20万年史前岩层磨砺,经长达25年深循环作用蕴化,融入了大自然丰富的矿物质成分,由地质层深处自涌出地表; 属罕见的天然涌泉。“昂思多”藏语意为“水源地”、“河谷上游”之意。

乐都沙果

“乐都沙果贵德的梨,享堂的西瓜甜似蜜”,享誉省内外的乐都沙果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青海特色水果。乐都沙果个头较大、果汁多、味道鲜美,果实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风味独特。沙果的管理简单,需肥量少、修剪量少,易于栽培。川水地带气候条件为种植沙果的最佳适宜区,更具环境优势,主要表现在果实8月15日即可成熟,着色好,口感好。其果实色泽艳丽,味道鲜美,颇受人们欢迎。

乐都藏香猪

乐都藏香猪,是青海海东乐都县的特产。乐都藏香猪每年3—12月进入林区,以各类野生植物及药材为食物,饮用南山积雪,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其肉质鲜美、质量上乘。已成为乐都药草台旅游景区一大招牌特色食品,深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