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特产

庄河蓝莓

庄河蓝莓,产地位于大连庄河市,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东至栗子房镇砬腰村火石岭屯,西至明阳镇永胜村沙包屯,南至城关街道海洋村,北至塔岭镇隈子村隈子屯。共17个乡镇的121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9′10″—123°31′24″,北纬39°27′52″—40°12′10″。生产面积10万亩。2012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庄河市地处辽宁东南部,属半湿润性大陆性季风气候,兼具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水资源丰富,富含多种对庄河蓝莓生长有利的微量元素;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9.3℃,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429.6小时;空气十分清新,空气质量属于国家一级清洁水平,为确保庄河蓝莓优良品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悠久的生产历史和独特的栽培方式,形成了庄河蓝莓的优良独特品质。庄河蓝莓每100g中含可溶性固形物12-15g, 总酸0.048-0.065g,维生素C 5.4-7.6mg,原花青素300-380mg。 庄河蓝莓果形美观,呈扁圆形,果蒂痕小,大小均匀整齐;呈深蓝色,颜色深浅一致,果粉较厚;有宜人的清香味;庄河蓝莓果肉多汁,营养丰富,甜酸可口。因其上乘的品质及口感,深受消费者欢迎。

庄河大米

庄河大米发展有200多年的历史,从1806年开始种植水稻。200多年来不断改革栽培方式,1955年前,庄河水稻实行有水则水播,无水则旱播的栽培方法。195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育苗插秧。1964年推广大垄单行栽培。已故水稻专家盛文普变拔苗插秧为铲秧移栽在庄河推广应用。90年代新一代水稻专家创新推出了“稀、少、平”这一新的栽培方式。目前,庄河市的水稻生产面积30万亩,其中地理标志产品生产20万亩,全市水稻生产龙头企业13家,加工企业15家,“红果牌”大米和“米根香”有机大米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大奖,庄河大米为促进庄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庄河草莓

庄河草莓,产地位于大连庄河市,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东至栗子房镇砬腰村火石岭屯,西至明阳镇永胜村沙包屯,南至城关街道海洋村,北至塔岭镇隈子村隈子屯。共17个乡镇的129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9′10″—123°31′24″,北纬39°27′52″—40°12′10″。生产面积10万亩。2012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庄河地区地势平坦、土质疏松、酸碱度适中,所产草莓营养丰富、果肉多汁、甜酸适口,在东北及北京地区享有盛誉。2010年中国果蔬协会授予庄河市光明山镇“中国草莓之乡”称号。 新中国成立之初,庄河就引进过草莓,当时称“高丽果”。五、六十年代有不同规模的零星栽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草莓栽培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1992年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政策的推动下,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草莓生产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草莓栽培保护地9万亩,裸地1万亩,年产量20万吨,产值10亿元。庄河市政府计划到2015年全市草莓保护地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30万吨,并全力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庄河草莓”地理标志品牌,增加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庄河山牛蒡

庄河山牛蒡,产地位于大连庄河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起鞍子山乡花院村,西至明阳镇尖山村,南起黑岛镇蔡家村,北至塔岭镇兴隆村。地理坐标:东经122°29′10″—123°17′56″,北纬39°27′52″—40°2′43″。2011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庄河在70年代初期就引进种植山牛蒡,是我国最早引进种植山牛蒡的地区之一。庄河的土壤多为棕壤土和油沙土,非常适合山牛蒡的生长,现在种植面积已达10000亩。 庄河山牛蒡为长条棒锥型、黄白色、有绒毛、无空心、大小均匀,具有独特的清香味,味甘、清脆、鲜嫩,每100克鲜品含蛋白质2.15克、总糖2.2%、脂肪0.2%、灰分1.1%,含磷77mg、1.43mg、钙113.92mg。在同类产品中质量属上乘。“庄河山牛蒡” 凭借独特的香气、脆甜的口味、丰富的营养走俏东南亚市场,风靡日本和台湾、韩国。该产品营养价值高,被人们称为“素中之荤”。庄河市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庄河山牛蒡”地理标志品牌,增加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庄河滑子菇

庄河市生产滑子菇已有近30年的历史,2003年产量已达3万吨以上,2004年可达5万吨以上。现全市共有近2万农户种植滑子菇,平均每户年产量在2吨以上。据庄河市最大的菌种生产企业鸿远生态园总经理林国辉介绍全市2004年种植柄达8000千万块以上,保守数字统计2004年产量达5万吨以上近年来,因市场对滑子菇的需求增大,特别是庄河市所生产的滑子菇因其生态环境特殊,地处山区无污染,水质好,四季温差大,而其生产菇肉质鲜美,营养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庄河市各乡镇不断加大对菇农的扶持,使滑子菇生产逐年增大,现庄河市除7、8两月外都可周年生产。

庄河杂色蛤

庄河杂色蛤养殖历史悠久,多年以来一直是庄河地区主要出产的水产品之一。由于庄河市特有的自然环境,这里物产丰富。庄河杂色蛤的烹食方法经历了多少辈人的传承,以其鲜美的味道享誉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当地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在50年代全国大中专院校就把庄河杂色蛤编入教科书,确定庄河杂色蛤为特有品种。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始,庄河杂色蛤养殖开始实行封滩育贝,改变了庄河沿海群众千百年来自由下滩采贝的习惯。庄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50年代初就开始对“庄河杂色蛤”进行了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60年代初,庄河杂色蛤开始呈现高产状态,进入80-9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的杂色蛤人工和养殖新技术的推广。

复州湾海盐

大连复州湾地区有“中国海盐之乡”之称,自清代起就是久负盛名的中国海盐重要产地。由于海域的特殊地理位置、优质的海水资源和广阔的泥质滩涂,这里生产出来的海盐晶莹剔透、色泽白净,晶体氯化钠纯度高,重金属含量极低。复州湾海盐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日晒法制盐工艺,生产工艺无污染,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海水中天然蕴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口感清纯鲜美。复州湾盐场年产日晒海盐近百万吨,是全国四大海盐场之一。

瓦房店黄元帅苹果

瓦房店黄元帅苹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瓦房店市所辖太阳街道,许家屯镇、老虎屯镇、得利寺等25个乡镇28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5.8万亩。2014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瓦房店市许家屯镇水果储藏协会。 瓦房店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是形成黄元帅苹果独特品质的重要条件,瓦房店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千山余脉由东北向南延伸,形成低山、丘陵、平原、陆地和滩涂结合的多种地貌类型,年平均气温8.3—10.3°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无霜期165-185天,平均降水量540-759毫米。栽培面积广,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当地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黄元帅苹果生长。 瓦房店市具有百年苹果栽培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苹果栽培经验,培育出瓦房店黄元帅苹果典型的品质特性:果形端正、果面光滑、果色橙黄、肉质细腻、酸甜适度、清脆可口、耐储运等优良的品质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瓦房店许屯镇水果储藏协会为提升特色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聘请了果树专家组织会员进行标准化 培训,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协会成员利用本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因素,大面积种植;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黄元帅苹果,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广大农民生产黄元帅苹果的积极性。

瓦房店闫店地瓜

瓦房店闫店地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西杨乡杜庄村,南至西杨乡柏屯神山,西至渤海湾,北至西杨乡北海村滨海公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15万亩。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瓦房店禾信蔬菜专业合作社。瓦房店地区栽培地瓜历史悠久,闫店地瓜知名度最高。闫店濒临渤海,属退海滩地,大部分耕地是沙质土壤,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很适合地瓜生长。瓦房店闫店地瓜果实大小适中,颜色好,外观梭形、红皮黄瓤、整体光滑顺溜、口感细腻甜脆、淀粉含量高,即可蒸食又是各种加工食材的优良原料,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目前以闫店为代表的瓦房店地瓜已形成规模化经营,地瓜成了各乡镇的主导产业,全市有数百名地瓜购销经纪人常年运销地瓜。瓦房店地瓜已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新疆各大城市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部分经黑龙江边贸外销俄罗斯。瓦房店市成立了地瓜研究所,研究地瓜栽培新技术,引进地瓜新品种,进行试管脱毒地瓜苗示范栽植。如今闫店“康寿”牌地瓜已在国家注册。全市还建起三家地瓜制品加工厂,年加工地瓜300万公斤,主要产品有淀粉、粉条、粉皮、地瓜小食品、地瓜调料等。地瓜已成为瓦房店市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产业。

瓦房店红富士苹果

瓦房店红富士苹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万家岭镇帽山村,西至驼山乡大魏村,北至李官镇矿洞山村,南至谢屯镇沙山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23.6万亩。2011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大连兴业源福乐多果菜专业合作社。 瓦房店市栽培苹果始于1902年,是全国闻名遐迩的“苹果之乡”,1986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果品生产基地。瓦房店市地处辽东半岛中西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平均气温8.3-10.3℃,无霜期165-185天,平均降水量540-759毫米,中性沙壤土,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造就了该地区苹果独特的品质,特别是红富士苹果高于国内其他产区苹果质量。 瓦房店红富士苹果果实个头大、平均果重200g,果实圆、果形端正、果面平滑、色泽鲜艳,果皮薄、果肉黄白,肉质细、致密,果汁多、酸甜适度、清脆爽口,富含钙、磷、铁、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 近年来,为做强做大苹果产业,瓦房店市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出台了扶持苹果生产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广果树配方施肥、声波助长、苹果套袋、果树授粉、高光效剪枝、顶凌春灌、铺设反光膜、生物和物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新技术。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完善了苹果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和农产品标识标签管理制度。2006年,瓦房店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市),同年又被评为“中国苹果20强县(市)”。目前全市有各类苹果40万亩,2200万株,年产量40万吨,年产值12亿元,苹果产业已经成为瓦房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大连海参

大连海参(古称辽参),产于大连沿海的一种海刺参,又名『海鼠』『海黄瓜』,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六亿年。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经,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曰海参。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被视作为中餐的灵魂之一。

大连鲍鱼

大连是中国皱纹盘鲍的主产地。皱纹盘鲍俗称『四孔鲍』和『鲍鱼』,是鲍科中的优质品种,有『海味之冠』的美誉。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欧洲人早年间,也把鲍鱼作为一种活鲜食用,誉作『餐桌上的软黄金』。

大连虾片

大连虾片用当地特产的蜢虾熬制,蜢虾味道鲜美,无需添加味精等调味剂,被称为“海中自来鲜”工艺,同时由于虾肉含量较高,大连虾片既营养又美味,被列为“中华名小吃”。

大连河豚

在那海水酣睡的宫殿里,铺满了多少奇珍异宝。“鱼中之王”——大连河豚,花纹鲜艳,活力充沛,生长迅速,鱼肉洁白滑嫩、晶莹透明,鱼皮柔滑细薄、有弹性,口感鲜美,是海鲜佳品。

岫岩软枣猕猴桃

目前,岫岩软枣猕猴桃生产面积5000余亩,产量400万公斤。已建设起集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新型农居城镇化社区等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农业综合体——世界最大奇异莓(软枣猕猴桃)科技示范园区”,已惠及7个乡镇4157户贫困农户,带动12605位农民脱贫。

大连油桃

油桃是脆桃的代表之一,外表通常光滑无毛,与软桃熟软的口感不同,油桃的果肉结实,吃起来清脆爽口,甘甜清香。大连地区的油桃产品,肉质细腻,清甜多汁,美味可口,是浪漫夏季地首选水果哦。可与水果榨汁,可制成甜品。

大连栉孔扇贝

栉孔扇贝是黄渤海区的独有原生物种,大连东濒黄海,西临渤海,水质良好,潮流湍急,砾石泥沙底质为主,海域状况非常适合栉孔扇贝的生长,这使得大连成为栉孔扇贝重要的原产地。据《大连水产志》(1994年)记载:大连沿海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主要采捕自然繁生的栉孔扇贝,水产自然资源调查显示,大连全市自然繁生的栉孔扇贝资源面积约2.8万公顷,资源量2300多吨,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海县和金州东部、市区南部浅海带、旅顺口区。

大连大樱桃

大连地处北半球温带地区,寒冷的冬季为樱桃生长提供了最佳的需寒量,其漫长的温和气候又为果实口感提升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大连樱桃种植有百年历史,素有“古城春果第一枝、大连樱桃甲天下”的美誉。大连樱桃栽培历史悠久,已有百年历史,每年3月份开始是大连温室大棚樱桃成熟的季节,大连樱桃品种众多,味道正宗,营养丰富,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绿色无污染。

旅顺海带

“旅顺海带”主要是龙塘街道和铁山街道的海域范围。这一海域处于黄海和渤海对流的狭长海区,海水温度低,水下礁石密布暗流密集,有利于水体交换,海水不易污染,对海带生产十分有利,而且这里生长的海带体长而宽,叶片厚,颜色正,褐藻胶、甘露醇、碘等成份含量高,是既是很好的绿色食品,又是制碘企业、海藻化工企业的首选原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一直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得利寺大樱桃

得利寺大樱桃源于1908年 种植历史悠久 是辽南大樱桃种植的起源地 是辽东半岛露地大樱桃种植的临界点 这里的大樱桃为何如此让人惦记? 它清甜可口、果型圆润、皮脆肉厚 其品质、口感、营养、功能、颜值 在所有樱界数一数二 是中国设施樱桃栽培第一镇 有中国樱桃之乡之美誉

瓦房店海参

瓦房店全市海参生态增养殖面积45万亩,海参养殖年产量1.2万吨,现有海参育苗室近6000栋,育苗水体达700余万立方,海参苗种年产量14.5亿头,全产业链产值60亿元,从业人员20余万人,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突出,瓦房店海参被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10月,中国渔业协会授予瓦房店“中国辽参故乡”称号。

瓦房店虾皮

“瓦房店虾皮”在当地和全国市场上享有 “金勾虾皮”的美称。奉天通志记载:“辽海渔业自魏晋时已兴盛。……盖辽海四达,天然海产荟萃之地”。《瓦房店市志》、《复县志》、《大连水产志》均有记载。原来的加工方式是原始传统的加工工艺,大锅煮烫,自然晾晒。21世纪初,随着人们市场品牌意识的提高,政府品牌战略的推动,“瓦房店虾皮”的生产加工工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开始从传统的原始加工方式向工厂化精深加工工艺转变,从鲜品原料到成品采用全物理加工过程,从而“瓦房店虾皮”的产品质量得到很大提高,食品安全卫生得到保障。由于“瓦房店虾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制作,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其产品质量上乘,色泽金黄品相好,肉质坚实,极富弹性,味道鲜美。

虎平岛海参

旅顺有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奉天通志记载:“辽海渔业自魏晋时已兴盛,盖辽海四达,天然海产荟萃之地”。据旅顺口区志记载:1907年始于的潜水器,(其设备由舢板、压气装置、导气管和信号绳等组成。)时有8套。分布于方家屯会(今铁山、江西镇)2套、三涧堡会(今三涧堡镇)4套、营城子会(今甘井子区营城子镇)1套和市区1套。用于潜水员潜入一定深度浅海海底采捕海参、鲍鱼和香螺等海珍品。渔期每年5月开始,中间除繁殖保护期外,直至年末均可作业。旅顺解放初期,有16套,1985年经区水产局批准使用15套,其中龙塘镇8套、铁山镇4套、三涧堡镇2套、江西镇1套,全部为海水养殖单位用于采捕海参等海珍品。 “虎平岛海参”生产加工历史悠久。虎平岛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黄渤海交界处,水交换量大,浮游生物和藻类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类较多,海参被列为“海产八珍”之一,其中辽东半岛周围海域出产的海参为最佳。辽参之所以名声远扬,与产地较低的水温直接有关。据‘区志’查阅,1949年生产海参干41吨,到1985年生产海参干0.5吨,潜水器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致使野生海参数量逐年减少。进入90年代,海参育苗成功之后,池塘养殖、底播增养殖、海参产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到2013年海参产量达1405吨。从海参产业发展史看,就是一部海参生产加工的历史。海参加工可追溯至旅顺解放前,渔民无冷冻冷藏设备,鲜海参除当时吃用和销售外,大部采用锅煮、盐腌、加拌草木灰日晒的原始加工工艺,50-70年代初,海产品加工的是盐干制品。70年代中期,冷冻冷藏库建设,海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扩大,从鲜品原料到成品采用全物理加工过程,有盐渍海参、冷冻品、熟制品等。进入新世纪前后,大批水产加工企业开始走向上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的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开始从传统的原始加工方式向工厂化精深加工工艺转变,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及市场品牌意识的提高,政府品牌战略的推动,海参加工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加工工艺发生根本性变化。 虎平岛海参品质优良,2010年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和大连市无公害产地,同年,“旅顺海参” “旅顺鲍鱼”获得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产品。2011年“虎平岛”牌海参获得大连市著名商标,2012年通过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2010—2011年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在7频道每日农经栏目中播出“有讲究的海参”,获得“真野生、更营养、敢为天下鲜”和“大脚海参”的美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顺人们不但延续“交九”(九九81天)吃海参的传统习俗,在日常生活中朋友聚会、婚庆晚宴等重要活动也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有条件的人们吃海参胶囊,海龙涎口服液等精深加工产品。 通过走访询问年长者。要吃海参哪里找,最好海参虎平岛,吃海参有啥好处,都说:“不感冒、少得病、提高免疫力,保障身体健康。”有一位年龄78岁老人说:“我每天早饭前吃一个海参,已有十余年,现在身体没啥病,吃海参比吃保健品好、确实起作用,食补比药补好。”

金州海蛎子

金州渔业历史悠久,由于金州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金州海蛎子的烹食方法经历了金州多少代人的承传,烹食方法达三十多种,其中以生、煮、炸、烤吃为多,其鲜美的味道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金州,“炸蛎黄”为宴席名肴。自1982年引进太平洋牡蛎并取代大连湾牡蛎等成为牡蛎主要生产品种之后,“金州海蛎子”也从此声名鹊起,成为“炸蛎黄”的“新主人”。牡蛎素有“海底牛奶”之称,营养丰富,肉鲜味美,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牛磺酸及钙、磷、铁、锌等多种成份,为此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许多人唯独钟情于牡蛎。《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西方称其为“神赐魔食”,东瀛则认其为“根之源”。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雅士都与牡蛎结下了不解之缘:意大利的维多利亚皇帝餐餐不离牡蛎;拿破仑一世在征战中喜食牡蛎,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病后每日吃一盘牡蛎以加快康复;宋庆龄也经常食用牡蛎,以保持容颜之美。

旅顺海虾米

“旅顺海虾米”是旅顺地区极富地方特色的海味品之一,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认知度很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在当地和全国市场上享有 “金勾海米”的美称。“旅顺海虾米”加工生产历史悠久,“旅顺海虾米”所用的原料脊尾褐虾、脊尾白虾等小型虾资源十分丰富,由于质量优良鲜度好、数量大,在食用、销售不及的情况下,20世纪初,当地的人们便逐步开展了“旅顺海虾米”的小作坊式加工生产。同时将“旅顺海虾米”推向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旅顺口区志》就有脊尾白虾(干制品为上等海米)的记载。从此“旅顺海虾米”作为加工生产的特色海味品迅速推开。21世纪初,“旅顺海虾米”的生产加工工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开始从传统的原始加工方式向工厂化精深加工工艺转变,从鲜品原料到成品采用全物理加工过程。

普兰店黄蚬

普兰店黄蚬学名为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俗称黄蚬。普兰店黄蚬在美食历史上可追溯到清代,沿海一些渔民将鲜活的黄蚬掰开,享受肥厚的肉身和鲜美的汁液。现代烹饪中适宜于凉拌,煮,辣炒等多种方法,最绝的吃法是炭火烤。将吐净砂子的黄蚬放于炭火之上,温红的炭火,灿黄的蚬壳,诱人的肉香迷蒙的热气,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顷刻当黄蚬被烤熟,就要及时从炭火上小心地取出,用手搛起滚热的蚬肉。普兰店黄蚬最绝的并非是肉,而是体内的汁水,老辈人认为这是食之精液。鲜美的汁液,令人回味无穷,人间的美食,羡煞旁人。清代郭麟曾在《桂枝香?黄蚬》中以“俊味江乡堪数”来称道它的美味。而普兰店人对黄蚬的钟爱只能以“胜却人间无数”,“快乐似神仙”来表达品尝美味那一时刻的心情。如此,举国上下烧烤店都有类似烤制普兰店黄蚬的这道饕餮美味。

海洋岛海参

早在几百年前,我国人民就把刺参作为一种珍贵的海味,列为“八珍”之一。海洋岛海参,以海参品质优于其它海域最为著名。清末赵学敏编纂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辽东产之海参,体色黑褐,肉嫩多刺,称之辽参或海参,品质极佳,且药性甘温无毒,具有补肾阴,生脉血,治下痢及溃疡等功效,因其药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海洋岛海参生长在10~40米的海域,海洋岛海域由于水深,海参生长期均在5~7年以上,并有六排刺海参分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海洋岛海参生长周期长,肉厚、刺粗、口感香醇,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参中极品,以作为国宴的“特供品”。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廖玉麟研究员编著的棘皮动物门、海参纲,1997年,科学出版社发行的丛书中查到,1932、1950-1956年,张风灜、廖玉麟等研究员在海洋岛采集的海参标本记载。从标本采集的时间记载,已有80余年以上的历史。

旅顺洋梨

旅顺口区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属南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合旅顺洋梨生长,成就了“旅顺洋梨”独特优良的品性。旅顺洋梨葫芦形,果皮呈黄绿色,果点少而小,果肉乳白色,果核小,石细胞少,采后须经一周后熟后,果皮变为金黄色,品质最佳,肉质细腻,柔软多汁,可溶性固物13%~14%,总酸1.6~3.0g/kg酸甜适口,香味浓郁,是梨中佳品。梨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含量为0.5~3mg/100g,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心肌活力,降低血压;所含的配糖体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对咽喉有养护作用;其有较多糖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易被人体吸收,增进食欲,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梨性凉并能清热镇静,常食能使血压恢复正常,改善头晕目眩等症状;食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从而防癌抗癌:梨中的果胶含量很高,有助于消化、通利大便。

普兰店蚆蛸

蚆蛸又称之为章鱼、八爪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章鱼科章鱼属(Octopoda)。因其头上长有八腕,且腕间有膜相连,长短不一,腕上具有2行无柄的吸盘,吸盘无柄,所以称作“八腕类”。蚆蛸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蚆蛸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

金州毛蚶

毛蚶的食用、营养和药用价值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元代画家倪云林在《云林堂饮食制度集》里,就有毛蚶食制的记录:“以生蚶劈开,逐四、五枚,旋劈,排碗中,沥浆于水,以极热酒烹下,啖之。不用椒盐等。劈时,先以大布针刺,口易开”。清《医林纂要》:“蚶,补心血,散瘀血,除烦醒酒, 破结消痰”。 毛蚶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较高,有化痰、软坚、散瘀、消积等功效,可治痰积、胃痛、嘈杂、吐酸、癥瘕、瘰疬、牙疳等病症,现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金州毛蚶的现代增养殖及开发可见于《金县志》:“1959年,……,生产鲅鱼、带鱼、毛蚬子等罐头,年产约30吨”。1985年,毛蚶的产量已达到1182.6吨。2007年,金州区政府投入30万元专项资金,对相关育苗企业进行扶持,成功解决困扰渔业生产多年的魁蚶、毛蚶底播增养殖苗种问题。投放毛蚶苗1亿粒,新增毛蚶养殖面积666.7公顷,进一步加大了底播增养殖结构调整力度。

旅顺脉红螺

旅顺脉红螺生产历史悠久,在当地俗称红里子,是优良的地方海洋贝类特产品种。《奉天通志》记载:“辽海渔业自魏晋时已兴盛。……盖辽海四达,天然海产荟萃之地”。旅顺口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水域水质条件,形成旅顺脉红螺特有的优良品质,其壳大而坚硬,壳面偏棕红色,有棕色或紫棕色斑点,壳口大,壳内面橘红色,有光泽,壳高与壳宽之比小。肉质肥嫩味鲜美,口感细腻爽滑,营养价值很高,从而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青睐。素有“盘中珍珠”的美称。2005年以来,在海洋牧场的建设中,旅顺开展了旅顺脉红螺底播增值试验和筏式笼养试验,脉红螺幼贝经底播增值1—2年,壳高达7—8厘米,回捕率为30% 。为进一步保持旅顺脉红螺的优良品质特性,扩大品牌效应,富民强区,推进旅顺脉红螺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旅顺口区建立了旅顺脉红螺生产保护区基地4处,保护区面积30万亩,平均年产量4000吨左右,年产值2亿元左右。

瓦房店葡萄

瓦房店葡萄,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至瓦房店万家岭镇帽山村,西至瓦房店驼山乡大魏村,南至瓦房店市谢屯镇沙山村,北至瓦房店市李官镇矿洞山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9°20′~40°07′,东经121°13′~122°16′。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瓦房店市盟田农业联合会。瓦房店市地处辽东半岛中西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平均气温8.3-10.3℃,无霜期165-185天,平均降水量540-759毫米,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造就了该地区独特的水果品质,是著名的水果之乡。据《复县县志》及《瓦房店市志》记载,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军攻占复州卫,其将领即派人去辽阳向努尔哈赤进献多种时鲜珍果,足见当年复州水果之盛。民国十二年,复县农民孙天发因栽植了包括葡萄在内的各种水果树两万多株,被奉天省公署授予二等奖章。这也是瓦房店市有历史记载以来第一次大面积栽植葡萄的开始。瓦房店葡萄因色泽鲜亮,皮薄、肉嫩、口感甜爽、风味清香、营养丰富而久负盛名。葡萄果实含糖度20%以上,经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农产品安全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检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维生素C、维生素E等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同类产品。在政府的推动引导下,葡萄生产已由原来的配角变成了主角。由于葡萄市场价值的不断提升,葡萄产业已遍及各个乡镇,成为大部分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瓦房店市许屯镇和老虎屯镇的巨峰葡萄已经成功登上了国际水果的舞台,土城乡的红提葡萄也远销俄罗斯市场,国内外两个市场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美誉度。

庄河牡蛎

庄河牡蛎历史悠久,有县志文字记载就以“蛎子”闻名。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蛎肉肥晶晶”的俗谚。《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许多人唯独钟情于牡蛎。西方称其为“神赐魔食”,日本人则认其为“根之源”。半个多世纪以来,牡蛎一直是庄河地区盛产的海产品之一。由于庄河特有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物产丰饶,庄河牡蛎的烹食方法经历了多少辈人的传承,烹食方法达三十余种,其中以生、煮吃为多,其鲜美的味道家喻户晓,深受消费者喜爱,也受到国外消费市场的青睐。庄河牡蛎产业已成为庄河特色产业的品牌,荣获辽宁“特产之乡”称号。

旅顺赤贝

旅顺赤贝增养殖历史悠久,是优良的地方贝类海鲜特产品种。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水域水质环境条件下,经过增养殖管理,形成旅顺赤贝特有的优良品种,贝壳大,坚厚、壳面白色,棕色绒毛状壳皮,肉质红嫩,出肉率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国内外很多消费者认可和青眯。旅顺赤贝的食用方法经历了多少辈人的传承,以其鲜美的味道享誉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当地有“生吃赤贝”的习俗。1983年,根据国家农业部下达的科研课题,开展赤贝人工育苗与增养殖技术研究和试验。1986年赤贝人工育苗与增殖技术研究和试验均通过鉴定,平均每立方米水体育出赤贝幼贝200-300万枚,成活率为10%,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利用浮筏进行中间育成和筏式笼养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开展推广底播增养殖。

旅顺鲍鱼

旅顺鲍鱼,学名“皱纹盘鲍”,俗称鲍鱼、四孔鲍、紫鲍、将军帽,古称鳆,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旅顺鲍鱼是我国分布8种鲍鱼中个体最大、品质最好、价值最高、自然产量最大的主要经济种类。旅顺鲍鱼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自汉代以前即有鲍鱼交易。清朝时期宫廷中有所谓全鲍宴,在满汉全席中旅顺鲍鱼占有重要位置。旅顺鲍鱼是国宴的必备佳肴,身价最高,品质最好,含有丰富的球蛋白,中医认为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品,多吃无妨,吃后没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旅顺鲍鱼即可生食又可熟吃,烧炒汆均可,尤以食原壳鲍鱼为最佳。旅顺鲍鱼以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生产技术,优质的产品,广阔的市场,已成为当今水产业的重要产品,发展前景无限。

大连紫海胆

大连紫海胆资源分布海域自然生长有丰富的海带、裙带菜等海藻类,可为海胆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海水温度和盐度适宜,保证了海胆的品质。海域水深和底质适宜、海水透明度高,为海胆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优越的环境条件不仅促成了大连紫海胆的独特品质,也促进了大连紫海胆增养殖产业的大发展。大连紫海胆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为上等的海鲜美味,可以生食,也可以加工成冰鲜海胆、酒精海胆和海胆酱等;而且还是名贵的营养滋补品和中药材。我国很早就有有关海胆药用价值的记载,《本草原始》记载海胆有“治心痛”的功效,近代中医药学认为:海胆性味咸平,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的功用。海胆的外壳药材名“海胆”,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耳炎等。此外海胆壳还可制成工艺品。大连沿海目前是国内大连紫海胆的最主要产区,产量可占至全国同类产品的90%以上。

辽宁绒山羊

辽宁东部地区农民饲养山羊历史悠久。在沈阳新乐遗址,发现辽沈大地在7000年前就已经有猪、羊饲养。辽宁绒山羊是在辽东地区优越的生态条件下,经过民间长期自群选育形成的地方品种。1955年11月首先在盖县被官方发现。1959年,辽宁省农业厅组织全省开展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被专家们认定为优良地方品种,时称盖县绒山羊。1964年8月,农业部领导电告辽宁省农业厅:“辽宁要从全国出发,繁育好盖县绒山羊,支援各地”。1980年,在全国统一的畜禽品种调查中,发现在盖县周围的岫岩、凤城、宽甸等地也有类似的绒山羊,所以改称辽宁绒山羊,并在盖县建立辽宁省绒山羊种羊场。此后,经过20多年的系统选育,辽宁绒山羊产绒量居世界白绒山羊之冠,有“国宝”美誉。

大连红鳍东方鲀

东方鲀属鱼类俗称河豚鱼,是鲀形目中种类最多、经济价值最高的一个大类,在我国沿海分布约有18种,红鳍东方鲀就是其中最为名贵、毒性最小的一种。自古以来中华美食家对河豚鱼的评价远远胜过燕窝、鱼翅、鲍鱼等“海八珍”。河豚鱼肌肉洁白如霜,滑腻似脂,滋味腴美,香鲜畅神,营养丰富。中医药学还认为,其味甘,性温,有毒,入足厥阴经,“主补虚,去湿气,理脚腰,去痔疾,杀虫”,可以消肿、去疳、降血压,恢复体力,对于麻风、癌瘤、心血管疾病亦有显效。大连民间素有喜食河豚的风俗,河豚鱼在大连地区可谓家喻户晓,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艇巴肘”。河豚的味道鲜美,无与伦比,有着“百鱼之王”之称。

大连虾夷扇贝

大连市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养殖已经近30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成为大连市海水养殖的支柱和优势产品。虾夷扇贝营养丰富,是贝类水产品的重要品种,其闭壳肌蛋白质构成特殊,据分析每百克含有63.7克蛋白质、3克脂肪、醣类15克、钙47毫克、磷886毫克、铁2.9毫克。虾夷扇贝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EPA能够大大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血管硬化的现象。DHA不仅可以促进智力开发和提高智商,并且可以降低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从扇贝闭壳肌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具有破坏癌细胞的功效。另外,扇贝还具有滋阴、补肾等作用,对身体虚弱、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病有很好的疗效。

大连裙带菜

大连裙带菜来源于朝鲜。1934年,关东州水产试验场从朝鲜采集裙带菜投放到大连老虎滩、菱角湾一带海域试养,获得成功。翌年,养殖的裙带菜蔓延到周边海区,生长十分繁茂。大连裙带菜人工养殖始于1961年,大面积人工养殖始于1981年,80年代末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连引进日本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加工方法,使大连地区裙带菜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裙带菜的药用价值早为古人认识,近现代,经人们探索发现裙带菜富含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癌物质等。特别是大连裙带菜地域优越、品质优异、色泽纯正、口感鲜爽、营养丰富,日益为广大消费者青睐。精加工的裙带菜及其风味食品成为人们的馈赠佳品。

旅顺大樱桃

旅顺大樱桃,产地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至龙王塘街道黄泥川村,西至双岛湾街道大甸子村,南至铁山街道陈家村,北至长城街道赵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7′-121°28′,北纬38°40′-39°10′。栽植面积10.2万亩。2010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大连市旅顺口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樱大桃是北方成熟最早的水果,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旅顺大樱桃栽培历史悠久,自上个世纪引进栽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旅顺口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大樱桃最佳栽植区之一。旅顺大樱桃品种齐全,现有红灯、佳红、梅枣、雷尼、先锋等75个品种,不同的熟期和不同的风味迎合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旅顺大樱桃果个大、色泽艳丽、光泽度好,果实的可食部分为88%,果肉含糖量高,风味独特,甜酸适口,维生素含量丰富。大樱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调气活血,平肝去热,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旅顺大樱桃已成为旅顺口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旅顺口区已成为大连种植樱桃品种最多、拥有标准化樱桃示范园最多的地区,先后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和“中国名优果品金质奖”。2009年,中国果品之乡暨果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授予旅顺口区为"中国大樱桃之乡"称号。旅顺口区紧紧围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大板块,全力提升旅顺大樱桃产业化水平,努力打造旅顺大樱桃国际化品牌,逐步走出一条以农业促旅游、以旅游促招商、以招商促发展的新路子。

鞍山君子兰

鞍山君子兰,主产地位于鞍山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鞍山市高新区魏家屯、立山区陈家台村、鞍山市君子兰花卉中心、千山区二台子村、千山区后峪、千山区中所屯等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2°10′~123°41′,北纬40°27′~41°34′。2009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鞍山市农民君子兰花卉专业合作社。鞍山君子兰是80年代中期,鞍山君子兰爱好者用日本兰做母本、用鞍山本地的君子兰珍品“圆头短叶和尚”做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功培育出的君子兰优良新品种。鞍山兰的特点是:株型适中,株体为元宝座,叶片顶端呈圆形,排列对称整齐。花葶挺拔直立,箭秆粗壮,夹箭现象少。花期较长,花朵大,呈金红色。鞍山兰耐高温,无休眠期,可在高温条件下生长,且叶片不徒长,株形不变样,适合北南方地区莳养。 “鞍山君子兰”有鞍山兰、佛光兰、金丝兰、白花、太空兰等八大系列百余个品种。鞍山君子兰以其典雅庄重的株型、宽厚的叶片、艳丽的花朵受到中外花卉爱好者的青睐。近10年来,鞍山君子兰在国内外各类花卉博览会上共获得金奖、银奖等200余项.1996年在香港举办的第十一届花虫鱼博览会上获特别大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君子兰专题展中获两项金奖,2003年在香港国际花卉展览会上,鞍山“百花君子兰”、“佛光兰”获最佳君子兰奖、“鞍山兰”获最具特色奖,2005年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鞍山兰”获一等奖, 2007年“曙光兰牌”鞍山君子兰在第四届盆栽花卉交易会上获特别金奖,2008年迎奥运七博会上鞍山君子兰获得特别大奖并被冠以“花王”称号。目前,鞍山君子兰产量已占全国50%以上,君子兰产业正在向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君子兰已经成为鞍山市的一张名片。

岫岩滑子蘑

岫岩滑子蘑,产地位于鞍山市岫岩县,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红旗乡等24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22°52′~123°41′。北纬40°~40°39′,2008年获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岫岩满族自治县蔬菜生产管理局。滑子蘑又称滑菇、珍珠菇,是典型的低温菇类。由于出菇要求温度较低,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我国北方较寒冷地区适宜栽培。岫岩县地处辽东半岛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7.4℃,年降雨量775.8~933.8毫米 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滑子蘑生长。岫岩县滑子蘑人工种植始于1978年,1980年至1997年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到1998年全县种植量已突破1000万盘,2011年达到7500万盘,产量15万吨。滑子蘑菌盖淡黄色,成熟期金黄色,菌盖表面有一层极粘滑的粘胶质,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岫岩滑子蘑口感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游离氨基酸、铁、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干滑子蘑每100克中含有粗蛋白35克,高于香菇和平菇,附着在滑子蘑菌伞表面的粘性物质是一种核酸,经常食用可增强肌体免疫力。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是我国滑子蘑主要产区之一。1998年岫岩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滑菇第一县”、石灰窑镇被授予“中国滑菇第一镇”荣誉称号“,2005年岫岩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优秀基地县”, 2010年6月,“全国第九届食用菌博览会暨鞍山?岫岩蘑菇节”在岫岩成功举办,2011年9月,岫岩成功举办第二届蘑菇节。2011年2月岫岩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一县一业”示范县称号。滑子蘑生产已成为岫岩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