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江县特产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传统特色菜肴,属川菜系。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但制作时气候环境十分讲究,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是中国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

大罗黄花

大罗黄花产于巴中市巴州区大罗镇,产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巴州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素有“红军之乡”、“川东北氧吧”之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曾在这里做过艰苦的斗争。大罗黄花种植历史悠久,据《巴中县志》(1994年版)记载:“民国27年,鼎山大罗乡农民开始种植黄花,年产量约2000斤左右。1953年,产黄花3000斤。农业合作化后,由零星种植发展为成片种植,1956年产量增加到6200斤”。 大罗黄花耐寒性强,宜种面积多,在巴州区广泛种植。但过去受产业结构、种植技术等限制,没有集中栽种。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供销社系统将黄花作为多经项目从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大罗黄花得到较大发展,年产量达80000斤。七十年代初,珠江电影制片厂专程到大罗镇拍摄新闻纪录片─《高举红旗抓住纲,大罗黄花分外香》。197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鼎山区供销社“黄花分切育苗移栽法科研项目二等奖”。1989年,大罗黄花通过重庆外贸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 大罗黄花味道香脆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必须的养分,是广大居民烹饪、馈赠佳品。其生产过程中病虫害较少,一般无需使用农药,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当地农户在60多年的种植过程中,通过对原有品种的比较、培育和筛选,确定主栽优良品种─七根须黄花,其品质较国内其他地区种植的五根须黄花明显高出一筹。近年来,巴中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制定“特色农业大市”目标。巴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罗黄花的发展,将其纳入“十二五”规划,确立以“抓大户、建协会、带散户”种植模式,组建大罗黄花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助农增收效应明显。大罗黄花作为当地知名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发展到以大罗镇为核心的周边13个乡(镇)、105个村社,种植面积40000余亩,年产量10000吨,总产值达3000万元,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长赤翡翠米

具有米粒细长,整齐饱满,晶莹润泽,米饭爽口,柔韧软滑,米色及粥色微绿似翡翠。

南江金银花

南江金银花品质独特,色碧、味甘、清香、富硒、天然。经科学鉴定,其内含的绿原酸含量达6.38%,木犀草苷达0.108%,黄酮氨基酸含量居全国金银花之首。

南江山核桃

南江是我国最早种植核桃的地区之一,南江山核桃种植也是南江县历来传统优势产业,栽培历史悠久。南江山核桃产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风景光雾山景区内,以其生态环境优良、品质纯正,产品干果果面光滑、缝合线低平、果大壳薄、核仁饱满、风味香甜而闻名于世。

巴山土鸡

巴山土鸡口味独特、肌纤维弹性好;肉质细嫩,风味清香、营养丰富,其(活鸡)青灰脚、(白条鸡)青灰脚,皮肤呈灰白或灰黄。

南江黄羊

南江黄羊是四川南江县经过7年选育而成,经过长期的选育而成的肉用型山羊品种。具有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繁殖力高、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的特点,而且肉质细嫩、适口性好、板皮品质优。

南江厚朴

南江厚朴是一种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其树皮、根皮、枝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以皮为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物种。南江厚朴高可达20米,枝粗、皮厚、叶大、花白,气香、味辛辣、微苦,以“皮厚,油性重、质细”而著称。

南江杜仲

南江杜仲具有抗衰老、调节血压功能,还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润肠通便、减肥、美容、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补肾壮阳和护肝醒酒等作用。美国哈佛大学胡秀英教授甚至认为,“杜仲是目前世界上最高质量的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降压药物”。

天府龙芽

天府龙芽:四川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四川盆地的盆周山区和盆地丘陵区,呈“C”字型形状分布,雪山之水不仅润泽了巴蜀大地,造就了天府之国,同时这生命之泉也璀璨出香气高长、滋味浓厚、久泡久爽、具有独特个性的甘烈香型优质川茶,得天眷顾的“雪山之水润天府,天府之气催龙芽”,形成了“型秀丽、味甘烈、香高长”的“天府龙芽”品质特色。

南江大叶茶

人文历史情况:南江种茶历史源远流长。南宋时期就有官方在南江收茶税的记载,明正德年间,茶叶就列为贡品,朝廷以金碑相赐,故南江金碑茶享誉至今。南江县北接陕西,是西北茶商贩运茶叶最近的产茶县,故陕西、甘肃、青海的茶商在南江购销的记载屡见不鲜。南江茶事丰富多彩,南宋期间就有了“以茶易盐”的贸易形势,开设了茶盐交易市场,从事商贸活动,经过南宋和明清时期的茶盐交易活动,南江成了名副其实的茶盐之地。南江的金玉茶、条茶、金尖茶每年数万担沿米仓古道至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周边地区往返南江的盐茶、布匹及日用品的运输也繁忙起来,促进了川北盆周山区的开发,促进了南江的经济发展,出现大量经营茶叶的商家,中间商、经纪人、货栈应运而生,“巴山背二哥”就此出名。以南江“茶盐互市”为中心,辐射出了茶盐运输路线—米仓古道,谱写出了一面悠远而厚重的历史篇章。至今,南江本地人还称陕西、甘肃、青海的茶商为“毛葫芦”,这也是延用了宋、明朝对茶商的称谓。茶商对南江茶的产地和质量评价为,“一金碑、二落垭、早茶出于盐井坝”,四川茶叶界专家这样评论四川茶叶:“历史悠久看蒙山,规模经营看峨嵋,品质优良在南江”。南江大叶茶于1958年首先在流坝乡金台村牡丹园发现,主要分布在南江县赶场镇、上两乡、贵民乡、杨坝镇、小河等海拔800米以上地区。1959年,四川省茶叶研究所派员调查,后又在汇滩乡高岩村发现,1961年进行了产地鉴定。1965年2月,南江大叶茶被中国茶叶协会认定为全国21个地方良种之一。1985年4月经四川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审定为四川省4大地方良种之一。南江大叶茶具有发芽早(二月下旬萌动,三月上旬采茶)、芽头壮、生长快、持嫩性好、发芽整齐、内含物丰富,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1991年贵州省湄潭茶科所引种栽培试验:五龄南江大叶茶生产园比同龄福鼎大白茶生产园鲜叶产量高出45个百分点),经中国茶科所、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川农大、西南农大等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鉴定:南江大叶茶是制高档绿茶的优良品种。1987年,县茶研所在南江县下两镇黄草坪建立了四川省第一个县级茶叶良种场。近20余年来,新一代茶叶工作者又从南江大叶茶优良群株中选育出了南江1号、2号、20号、91号、93号、99号6个优良株系,其中南江2号已审定为国家级良种。四川省农业厅已将南江建立县级茶树良种场项目规划上报农业部。 1987年四川省元顶子茶场和县茶果站以南江大叶茶为原料,共同研制生产的“云顶绿茶”被四川省评为优质名茶,1990年 “云顶茗兰”、“云顶绿芽”分别获中西部地区第一、第三名及四川省“甘露杯”第一名、第四名。1992年“云顶茗兰”、“云顶绿芽”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双银奖、农业部金奖,并收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1995年“云顶茗兰”、“云顶绿芽”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0年获国际(成都)茶博览会双银奖。2008年10月南江被誉名为“中国富硒茶之乡”,今年4月,“南江大叶茶”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证明商标。茶叶产业在南江县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南江大叶茶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专门的规划,并负责协调处理大叶茶产业发展中具体问题。2009年四川省编制的《茶叶优势区域规划布局》中,又将南江列为了“川东北富硒茶产业区”。在南江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南江大叶茶”被列为了高效农业支柱产业,并直接与部门、乡镇、村社综合考核挂钩。二是茶叶产业化初具规模。全县共有48个乡镇种植南江大叶茶,面积超过10万亩,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近100家,其中15家拥有QS认证,已在成都、西安、重庆等大都市建有南江茶叶专卖店,年加工销售茶叶280万kg,实现产值1.7亿元。三是茶叶文化浓厚。至2008年底,全县已成功举办 “南江茶叶节”(4月28日)两届,并将其确定为我县两个重要节庆之一(红叶节、茶叶节)。四是有坚强的技术力量,农业部门设有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和南江大叶茶研究所,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11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9人,还适时从大专院校招聘茶叶专业优秀毕业生,为南江县茶叶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加强了与中国茶研所、四川省茶叶研究所的密切联系,从茶树种质资源鉴定、绿色综合防控、茶叶产品开发、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工以及现代化管理等领域加强合作,促进科技的转化。全县已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巴中市科技进步奖1项。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广大茶农的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的综合素质。五是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四川省元顶子茶场和四川光雾山茗兰茶业有限公司是我县茶叶龙头,自1990年起,以四川省元顶子茶场为代表的茶叶企业就开始了南江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走“公司+农户+基地”等经营模式,使茶农、茶商、茶企、农资经营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基本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为了保障南江大叶茶质量安全和品牌形象,县委、县政府决定由茶叶中心负责茶叶科学化种植生产的技术指导,建立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和标准化生产、管理、加工、销售制度;由质监部门负责对茶叶产品进行安全监管;由工商部门负责茶叶产品市场管理。并委托南江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依法对“南江大叶茶地理标志”的使用进行监管,从制度上保护这一鲜明地域特色名优产品的质量信誉,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

剑门关土鸡

剑门土鸡在剑门山区已有上千年历史。《齐民要术》引汉《广志》道:“鸡有胡髯,五指,金餃,反翅之种,大者蜀,小者荆,白鸡金骰者鸣长,倍于常鸡”,可见川陕交界剑门关一带养鸡历史悠久。相传在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姜维被魏将钟会、邓艾打败后,退到险隘剑门关。当时姜维军中兵疲不能战,马乏不能骑,眼看蜀北屏障剑门危在旦夕,剑门一地方官向姜维献计:闭关三日不战,号令百姓宰杀家禽,以肉汤犒赏兵士,以鸡骨喂战马,待兵马体力恢复再战。此计确实很灵,使士兵和战马体力迅速得到恢复。三日之后,姜维仅引五千兵将杀下关去,大败钟会,使魏兵倒退数十里下寨,解了剑门危急。又传当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途经剑门,因身体疲劳,又思贵妃,寝食不安,在这束手无策的时候,当地一官员派人送来一碗新鲜的土鸡汤,玄宗顿时胃口大开,龙颜大悦。千百年来,剑门土鸡的烹调方法多样化,逐步形成了特色显著的地方名产。

巴中柞蚕蛹

巴中柞蚕蛹主要产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川陕两省交界的米仓山南麓,柞林土壤富含锌、硒元素,海拔500~1000米,森林、草地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柞叶洁净无污染,养殖环境纯天然原生态,所产巴中柞蚕蛹蛹形大小整齐,蛹体饱满完整,色泽均匀,口感绵柔,蛹香味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空山马铃薯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空山马铃薯起源于巴中市通江县空山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光辉灿烂的红军精神,造就了空山马铃薯独特的品质和历史文化。《通江县志》记载:“全县盛产洋芋,种植历史悠久...县委、政府整合资源,优惠政策,把洋芋作为县域业特色农业产业来抓,全力打造‘空山马铃薯’品牌。” 马铃薯是巴中市域内的传统产业,因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粮、菜、饲兼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户生产中的重要作物,绵延千里大巴山。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西实行战略转移到巴中后,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以通、南、巴、平为中心的,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空山洋芋”作为红军军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先念主席逝世后,他的骨灰就撒播在这层层山峦、连绵不断的青山绿水中。 空山马铃薯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其种植面积、总产、单产逐年上升,品种逐步扩大到菜用型和加工型,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门路。“十一五”初,巴中市开始探索空山马铃薯地膜高厢栽培技术和春、秋两季种植模式,2010年,全市空山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8.5万亩,鲜薯产量达到48.2万吨,比大面积马铃薯平均单产高411公斤/亩,单产提高28%。 巴中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把空山马铃薯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了“区域发展、种薯先行、科技兴薯、产业推进”的思路以及“4个2”的发展目标。以农业部“2010年通江县农业综合开发新增脱毒马铃薯良种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在通江县空山乡修建了空山马铃薯科研所、原原种气调库、种薯储存库、原原种生产智能高架棚和原原种生产防虫网室,在龙池、中坝村建设了3000亩的空山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点,为大力发展空山马铃薯奠定了丰厚的种子资源和丰富的品种基础。“十二五”开局以来,全市以“马铃薯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为锲机,狠抓空山马铃薯产业基地建设,在20多个乡镇建立生产基地11万亩,力争“十二五”末,建成脱毒原种繁育基地2000亩,种薯生产基地2万亩,商品薯生产基地5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70亿元。空山马铃薯作为市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正在实现“土豆豆”向“金豆豆”的蜕变,产业发展前景广阔。